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改善养殖大口黑鲈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是一种肉食性淡水鱼类,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流域,自年引入我国台湾,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背景技术:1、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是一种肉食性淡水鱼类,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流域,自1983年引入我国台湾,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抗逆性及适温性强,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传统养殖下的大口黑鲈受养殖密度、投饵量、水质等因素的影响,鱼肉的土腥味较重,影响消费。淡水鱼中主要的土腥味物质为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如何降低土腥味物质含量,提高鱼肉品质是大口黑鲈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技术实现思路1、益生菌(probiotics)一般是通过定殖在宿主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益生菌能够黏附在宿主肠道上皮细胞上,并能够清除或减少致病菌的黏附,抑制致病菌。现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还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抑制肠道炎症,护肠道粘膜屏障,调节养殖水质。但未有任何报道益生菌可降低淡水鱼土腥味物质的含量。2、本技术发现通过将特定的不同益生菌按一定配比复配,添加至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后可显著降低养殖大口黑鲈的土腥味物质,同时也可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基于该发现,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含有该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可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产性能、形体指标和土腥味物质(肌肉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3、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降低大口黑鲈土腥味和/或改善生长性能的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包括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混合菌剂。4、可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活菌数(单位质量体积或单位质量的菌落数)比为0.8~1.2:3.8~4.2:0.8~1.2:0.8~1.2混合。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1:4:1:1混合。6、可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为保藏号cgmcc no.22764的凝结芽孢杆菌,菌株号为凝结芽孢杆菌bcn019,该菌株为专利文献(2021 1 1335753.4)中公开过的菌株。7、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也可采用市购商品,例如可采用购自购自均瑶润盈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菌株zk1。8、可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为保藏号cctcc no:m 2020125、cctcc no:m 2017342、cctcc no:m 2020127及cctcc no:m 2017399的植物乳杆菌的混合物,四种植物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0.8~1.2:0.8~1.2:0.8~1.2:0.8~1.2混合;进一步地,四种植物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1:1:1:1混合。9、其中,cctcc no:m 2020125(202111652039.8)、cctcc no:m 2017342(201810724365.7)、cctcc no:m 2020127(202111652014.8)及cctcc no:m 2017399(201711405499.4)均为专利文献公开过的菌株。10、可选的,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保藏号cctcc no:m 2017398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号为zjuf w1,该菌株为专利文献(202211722201.3)中公开过的菌株。11、可选的,所述嗜酸乳杆菌为保藏号cctcc no:m 2020124的嗜酸乳杆菌,该菌株于2020年6月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zjuf w3。该菌株的16s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12、可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以其在饲料中的总活菌数为109~1010cfu/kg添加至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13、可选的,所述复合饲料添加剂以喷洒方式添加至养殖大口黑鲈饲料颗粒表面。14、可选的,所述土腥味包括:肌肉中土臭素和肌肉中2-甲基异莰醇含量中的至少一个指标。15、可选的,所述生长性能包括养殖大口黑鲈存活率、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中的至少一个指标。改善养殖大口黑鲈生产性能和形体指标包括提高养殖大口黑鲈存活率、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及降低养殖大口黑鲈肝体比和脏体比。16、可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还包括载体,所述复合菌剂附着于所述载体上。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中可以还包括用于附着菌剂的载体,也可以仅以等量菌剂混合。17、可选的,所述载体为脱脂乳粉和/或乳糖,例如可采用质量比1:1的脱脂乳粉和乳糖作为载体,至于载体的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可按照常规方式处理。18、可选的,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粗蛋白质量百分含量为18~30%;粗脂肪质量百分含量为5~10%。19、满足上述要求的其中一种原料组分包括:鱼粉、豆粕、鱼油、大豆油、小麦粉、酵母粉、卵磷脂、复合矿物质、复合维生素、氯化胆碱、诱食剂、防霉剂、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20、可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养殖大口黑鲈饲料的原料包括:鱼粉50~55%,豆粕粉10~15%,鱼油2~5%,大豆油2~5%,小麦粉15~25%,酵母粉2~5%,卵磷脂2~5%,复合矿物质1~3%,复合维生素1~3%,氯化胆碱0.1~0.5%,诱食剂0.1~0.5%,防霉剂0.1~0.5%,抗氧化剂0.01~0.1%,维生素c 0.1~0.5%。21、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养殖大口黑鲈饲料的原料包括:鱼粉52%,豆粕粉11.6%,鱼油3%,大豆油3%,小麦粉20%,酵母粉3%,卵磷脂2.5%,复合矿物质2%,复合维生素2%,氯化胆碱0.25%,诱食剂0.3%,防霉剂0.1%,抗氧化剂0.05%,维生素c0.2%。22、再一方面,本技术的复合益生菌添加剂还可改善大口黑鲈的肉品质成分(脂肪酸、氨基酸组成等)。因此,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在制备改善大口黑鲈营养成分的养殖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23、可选的,所述改善大口黑鲈营养成分包括提高并优化养殖大口黑鲈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改善肌肉质构中至少一个指标。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大口黑鲈土腥味和/或改善生长性能的养殖大口黑鲈饲料,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混合菌剂。25、可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0.8~1.2:3.8~4.2:0.8~1.2:0.8~1.2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1:4:1:1混合。26、最优选的,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包括由保藏号cgmcc no.22764的凝结芽孢杆菌;保藏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0125、cctcc no:m 2017342、cctcc no:m 2020127及cctcc no:m 2017399的植物乳杆菌、保藏号cctcc no:m 2017398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保藏号cctcc no:m 2020124的嗜酸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1:1:1:1:1:1:1混合而成的混合菌剂。27、各菌剂可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菌粉,然后按活菌数等量混合,例如,可将各菌剂先制备成等活菌数的菌粉,然后再按等质量比将菌粉混合,等质量混合的菌粉其活菌含量基本也保持在等量水平,制备得到的混合菌剂中活菌数浓度在109~1010cfu/g。复合菌粉可采用无菌水溶解后喷洒在饲料颗粒的表面。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大口黑鲈土腥味和/或生长性能的养殖大口黑鲈饲料,包括所述的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29、可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鱼粉50~55%,豆粕粉10~15%,鱼油2~5%,大豆油2~5%,小麦粉15~25%,酵母粉2~5%,卵磷脂2~5%,复合矿物质1~3%,复合维生素1~3%,氯化胆碱0.1~0.5%,诱食剂0.1~0.5%,防霉剂0.1~0.5%,抗氧化剂0.01~0.1%,维生素c 0.1~0.5%;以及如上成分基础上按照109~1010cfu/kg添加的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除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外,其他均为常规养殖鱼类饲料原料。30、进一步地,一种养殖大口黑鲈饲料,包括:鱼粉52%,豆粕粉11.6%,鱼油3%,大豆油3%,小麦粉20%,酵母粉3%,卵磷脂2.5%,复合矿物质2%,复合维生素2%,氯化胆碱0.25%,诱食剂0.3%,防霉剂0.1%,抗氧化剂0.05%,维生素c 0.2%;以及如上成分基础上按照109~1010cfu/kg饲料添加的复合饲料添加剂。31、可选的,所述养殖大口黑鲈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32、第一步:将除卵磷脂、鱼油和氯化胆碱外的其他固体原料混合,混合原则如下:按照原料占比从小到大逐级定量均匀混合,然后再将所得混合物充分混匀;33、第二步:将卵磷脂溶于鱼油中,然后与充分混合后的固体混合料继续混合均匀;34、第三步:将氯化胆碱溶于水中,然后将所得水溶液加入如上的混合料中,继续混合均匀;35、第四步:将混合料烘干,得颗粒饲料。36、第五步:将所述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溶解于无菌水中后喷洒至饲料颗粒的表面。3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124,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zjuf w3。于2020年6月2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可与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及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混合,用于改善大口黑鲈的生产性能、形体指标和土腥味物质(肌肉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38、本发明发现将该复合益生菌添加剂添加至养殖大口黑鲈的饲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39、(1)本技术中,通过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各菌株之间协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大口黑鲈体内肌肉中土腥味物质的含量,包括肌肉中土臭素和肌肉中二甲基异莰醇均得到显著改善。40、(2)本技术中,通过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各菌株之间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养殖大口黑鲈形体指标,提高养殖大口黑鲈生产性能。41、(3)本技术中,通过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各菌株之间协同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水平,改善大口黑鲈肌肉质地及肌肉纤维直径,肌肉硬度、弹性、内聚性等质地属性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改善大口黑鲈肉综合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