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水果的糖分高、水分多,采后水果作为活的有机体,没有母体供给养分,其防御能力减弱,若不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易受病腐菌感染,大大降低了水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常采取一些保鲜措施来控制采后水果的腐烂以及维持其贮藏品质。常见的保鲜技术...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背景技术:1、水果的糖分高、水分多,采后水果作为活的有机体,没有母体供给养分,其防御能力减弱,若不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易受病腐菌感染,大大降低了水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常采取一些保鲜措施来控制采后水果的腐烂以及维持其贮藏品质。常见的保鲜技术可分为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三大类。化学保鲜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高效、低耗能的优势,在果蔬保鲜领域应用广泛。但化学保鲜剂的用量难以准确控制,容易导致化学物质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长期使用化学保鲜剂也会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导致保鲜效果差,且化学保鲜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化学保鲜剂的使用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排斥,其应用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因此寻找安全、高效且环保的保鲜技术用于取代化学保鲜剂,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利用肠膜明串珠菌的发酵产物对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固定,再与海藻酸钠结合,对水果采后病害进行防治的菌剂,及该菌剂的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2、一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包括含乳酸菌的交联体溶液和海藻酸钠;所述交联体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所述海藻酸钠与交联体溶液中干物质的质量比为1:(3~5)。3、进一步的,所述乳酸菌为肠膜明串珠菌。4、一种上述的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将交联体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得菌剂;所述交联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分离肠膜明串珠菌发酵生成低聚糖得到的发酵液中的菌体,得到菌体,与含葡聚糖和甘露醇上清液;脱除上清液中的杂质后,使用催化剂,促使低聚葡萄糖和甘露醇脱水醚化,得醚化产物溶液;将所得醚化物与所得肠膜明串珠菌结合,得交联体。5、进一步的,所述交联体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6、a.分离肠膜明串珠菌发酵生成低聚糖得到的发酵液中的菌体,得到菌体,与含低聚葡萄糖和甘露醇上清液;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除上清液中的杂质后,蒸发浓缩,得低聚葡萄糖和甘露醇的混合物溶液;7、b.将混合物和三氯化铁混合,控制反应体系内的压强在10mpa以下,在搅拌中加热反应,得醚化产物溶液;8、c.然后于醚化产物中加入草酸,调节温度值至110~120℃继续反应1~2h,得接枝产物溶液;9、d.将菌体加入0.1~0.5%v/v的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将接枝产物加入菌体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得反应液;于反应液中加入钙化合物,在28~35℃、120~140r/min的条件下交联2~3h,得交联体溶液。10、进一步的,步骤b所述三氯化铁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7~9);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80~100℃,反应4~5h。11、进一步的,步骤c所述草酸与醚化产物的质量比为1:(5~8)。12、进一步的,步骤d所述菌体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4~6g/l;所述加入钙化合物后的体系中的钙离子浓度为0.5~1mol/l。13、进一步的,步骤d所述菌体与接枝产物的质量比为1:(3~4)。14、进一步的,步骤d所述于接枝产物中加入钙化合物是将接枝产物中的铁离子置换为钙离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于反应液中加水,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钙,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沉淀,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含氯化钙的接枝产物。15、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将上述的菌剂中的海藻酸钠与交联体溶液混合,在10min内喷洒于采后水果表面,常温静置干燥。16、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7、1、本发明的海藻酸钠保持干燥,且与交联体溶液分离存储,可极大地延长保存期限,且成胶过程在水果表面进行,对水果的附着能力好,胶层薄而均匀。18、2、本发明将肠膜明串珠菌的发酵产物低聚糖和甘露醇进行醚化,使低聚糖上具有更多支链,增加与菌体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其和菌体的结合,且低聚糖与甘露醇之间的醚化产物覆盖在水果表面,可对水分进行捕获,有利于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19、3、本发明的低聚糖和甘露醇,不需要额外购买,也省去了复杂的分离过程,来源更容易,工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原料与肠膜明串珠菌的亲和性更强。20、4、本发明在低聚糖和甘露醇醚化后加入草酸进行反应,使低聚糖上产生羧基,使接枝产物更容易捕获肠膜明串珠菌的菌体,且不容易脱离,从而实现对菌体的保护,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效果更好。21、5、本发明的催化剂三氯化铁贯穿了低聚糖的醚化与接枝步骤,避免了更多催化剂的引入,且容易分离,使产物的组成成分更加明确,杂质更少。22、6、本发明的催化剂三氯化铁通过与碳酸钙反应而把铁离子置换成钙离子,从而实现铁离子的分离回收,简单易得且收率高。23、7、本发明的本发明的钙离子的加入不仅能实现铁离子的分离回收,还能促进接枝产物与菌体的交联,同时在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时,还能够与海藻酸钠反应,使菌剂凝胶化,并且食用钙离子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实现了钙离子添加物的多功能的充分利用,产品中的杂质更少,性能可控性更强。24、8、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分离、洗涤和干燥的步骤少,条件容易达到,可极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更高,便于工业化放大。技术特征:1.一种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含乳酸菌的交联体溶液和海藻酸钠;所述交联体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所述海藻酸钠与交联体溶液中干物质的质量比为1:(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肠膜明串珠菌。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交联体溶液与海藻酸钠混合,得菌剂;所述交联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分离肠膜明串珠菌发酵生成低聚糖得到的发酵液中的菌体,得到菌体,与含葡聚糖和甘露醇上清液;脱除上清液中的杂质后,使用催化剂,促使低聚葡萄糖和甘露醇脱水醚化,得醚化产物溶液;将所得醚化物与所得肠膜明串珠菌结合,得交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体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三氯化铁和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7~9);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80~100℃,反应4~5h。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草酸与醚化产物的质量比为1:(5~8)。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菌体的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4~6g/l;所述加入钙化合物后的体系中的钙离子浓度为0.5~1mol/l。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菌体与接枝产物的质量比为1:(3~4)。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于接枝产物中加入钙化合物是将接枝产物中的铁离子置换为钙离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于反应液中加水,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钙,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沉淀,分离去除沉淀后,得含氯化钙的接枝产物。10.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剂中的海藻酸钠与交联体溶液混合,在10min内喷洒于采后水果表面,常温静置干燥。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包括菌剂,该菌剂含乳酸菌的交联体溶液和海藻酸钠,将菌剂中的海藻酸钠与交联体溶液混合,在10min内喷洒于采后水果表面,常温静置干燥即可。本发明的乳酸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对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固定,延长水果保存时间,抑制霉菌滋生,有效减少水果病害发生。技术研发人员:窦勇,胡佩红,翁晓斌,董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
- 上一篇:一种福袋生产设备及福袋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肉制品腌制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