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姜黄素,一种提取自天然产物姜黄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集医用、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化合物。姜黄素在医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均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姜黄素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受到越...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姜黄素,一种提取自天然产物姜黄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集医用、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化合物。姜黄素在医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均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姜黄素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姜黄素相关产品,包括粉末胶囊、浓缩液以及片剂等。但其低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2、微胶囊是一种包埋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将液滴或固体颗粒包装到连续的外壳中,该外壳由保护封装材料构成,用于保护内部物质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微胶囊主要用于挥发性物质和环境敏感物质的封装,壁材、芯材和制备方法的选择对微胶囊的稳定特性和释放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层层自组装方法是制备微胶囊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该方法可精确控制微胶囊的尺寸、形状、成分、厚度和结构。层层自组装法是指带有相反电荷的壁材在带电模板上交替沉积,自组装形成聚电解质微胶囊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微乳液作为模板,这类模板粒径较小,尺寸均一,制备条件温和。4、然而,传统的以微乳液为模版的微胶囊,一般以液态油脂为芯材,对活性物保护和释放控制能力差,常通过壁材的选择来保护和控制活性物的释放,通常还需要大量的壁材或者外加填充剂来保持微胶囊的固体形态,活性物负载量低。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具有优越的氧化稳定性,延长了姜黄素微胶囊的储存期限。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还具有明显的缓释行为,有利于姜黄素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率。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所述姜黄素微胶囊的组分及含量为:姜黄素1.1wt%-3.8wt%,单硬脂酸甘油酯52wt%-57wt%,大豆卵磷脂5wt%-10wt%,大豆分离蛋白27wt%-35wt%,亚麻籽胶1.5wt%-5.82wt%;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芯材,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壁材。4、以一定比例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组成微胶囊的芯材,在室温下呈固态,固态的芯材减少了姜黄素和外界环境的接触,氧化稳定性更好;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按一定比例,使得静电吸附作用增强,采用层层自组装的原理形成壁材,增加稳定性。5、本发明还提供了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6、s1将单硬脂酸甘油酯溶解成液体,随后加入大豆卵磷脂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混合物a;7、s2将姜黄素加入至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油相;8、s3 将大豆分离蛋白搅拌分散于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至步骤s2中得到的油相中继续搅拌,随后立即调节ph值至3.0-4.0,得姜黄素初乳;9、s4将亚麻籽胶搅拌溶解于水中,调节ph值至3.0-4.0,得亚麻籽胶溶液;10、s5 将步骤s4中得到的亚麻籽胶溶液加入至步骤s3中得到的姜黄素初乳中搅拌,得姜黄素多层乳液;11、s6 将步骤s5中得到的姜黄素多层乳液冷冻干燥,得姜黄素微胶囊。12、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按6: 1 - 9 : 1组成。13、经过实验发现,此比例范围内,对姜黄素的溶解能力强。14、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姜黄素和混合物a(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按1:15 - 1:50组成。15、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油相中的混合物a(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按1 : 0.42 - 1 : 0.6组成。16、此比例范围内,大豆分离蛋白能充分乳化固态油脂,姜黄素初乳稳定性好。17、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姜黄初乳中的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的质量按1 : 0.05- 1:0.2组成。18、此比例范围内,静电吸附作用强,姜黄素多层乳液的稳定性好。19、优选地,步骤s1和s2中,所述溶解的温度均为65-75℃,步骤s3和s4中,搅拌的温度均为65-75℃。20、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水的质量比为1:10,搅拌的速度为4000-8000 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 min;步骤s4中,所述亚麻籽胶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步骤s5中,搅拌的速度为4000-8000 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 min。21、优选地,步骤s3和s4中,选用1 mol/l hcl溶液调节ph值。22、优选地,步骤s6中,冷冻的温度为-80℃,冷冻干燥时间为48小时。23、有益效果24、(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姜黄素微胶囊的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无溶剂残留,原料价廉易得,整体可行性高。25、(2)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姜黄素封装于固态的芯材中,减少了姜黄素和外界环境的接触,具有优越的氧化稳定性,延长了姜黄素微胶囊的储存期限。26、(3)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使用的所有原料均为粉末,冻干后成型性好,姜黄素的负载量高,具体可参考《food hydrocolloids》期刊中2023年发表的prepar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rcumin-loaded debranched starch/ mesona chinensispolysaccharide microcapsules: loading levels and in vitro release。文中姜黄素的负载量为5.38mg/g,换算成百分比为0.538%,远小于本申请的姜黄素负载量。27、(4)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按一定比例形成固态芯材,该芯材的晶型为无序的混晶结构,可提高固态芯材对姜黄素的溶解能力,提高姜黄素的负载量,同时还可减少储存过程中姜黄素的泄漏。28、(5)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以一定比例的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为复合壁材,利用静电自组装的原理,提高壁材的乳化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减少芯材中姜黄素和外界环境的接触,提高姜黄素微胶囊的化学稳定性。29、(6)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采用固态芯材和复合壁材,增加释放过程中姜黄素向胃肠消化液中溶出的难度,通过固态芯材和壁材比例的控制,可以调节姜黄素的释放,达到缓释效果,提高生物利用度。30、(7)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微胶囊可以在水性基质中溶解分散均匀,安全性高,适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技术特征:1.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微胶囊的组分及含量为:姜黄素 1.1wt%-3.8wt%,单硬脂酸甘油酯52wt%-57wt%,大豆卵磷脂5wt%-10wt%,大豆分离蛋白27wt%-35wt%,亚麻籽胶1.5wt%-5.82wt%;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芯材,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壁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6 : 1 - 9 :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姜黄素和混合物a的质量比为1:15 - 1:5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a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 : 0.42 - 1 : 0.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的质量比为1 : 0.05 - 1:0.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中的溶解的温度均为65-75℃,步骤s3和s4中搅拌的温度均为65-7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水的质量比为1:10,搅拌的速度为4000-8000 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 min;步骤s4中,所述亚麻籽胶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步骤s5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4000-8000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 min。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和s4中,选用1mol/l hcl溶液调节ph值。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冷冻的温度为-80℃,冷冻干燥时间为48小时。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微胶囊,所述姜黄素微胶囊的组分及含量为:姜黄素1.1wt%‑3.8wt%,单硬脂酸甘油酯52wt%‑57wt%,大豆卵磷脂5wt%‑10wt%,大豆分离蛋白27wt%‑35wt%,亚麻籽胶1.5wt%‑5.82wt%;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大豆卵磷脂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芯材,大豆分离蛋白和亚麻籽胶组成姜黄素微胶囊的壁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姜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无溶剂残留,原料价廉易得,整体可行性高;制备出的姜黄素微胶囊,姜黄素的负载量高、释放性缓慢且具有优越的氧化稳定性,有利于姜黄素在人体小肠中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及延长姜黄素微胶囊的保存期限。技术研发人员:黄娟,柳东辰,王清丁,安沈楠,徐梦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理工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1

一种高稳定性的姜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