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驱动,尤其涉及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播种机的滚筒轮与下种机构之间有传动机构,滚筒轮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动力,使下种机构排出种子。此外,下种机构的底部还设置有开沟器,由于需要调节开沟深度,所以下种机构和开沟器能在播种机上升降调节,因此滚筒轮与下种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需要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驱动,尤其涉及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背景技术:1、播种机的滚筒轮与下种机构之间有传动机构,滚筒轮转动时,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动力,使下种机构排出种子。此外,下种机构的底部还设置有开沟器,由于需要调节开沟深度,所以下种机构和开沟器能在播种机上升降调节,因此滚筒轮与下种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需要能适应下种机构的升降,为此提出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驱动链轮在下种机构升降时能够自适应调节,维持对下种机构的驱动。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链轮与播种机下种机构的输入轴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壳体内还设置有涨紧链条的涨紧件;壳体上开设有滑移导孔,所述输入轴穿过滑移导孔后连接第二链轮;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环套组件,环套组件与滑移导孔滑移配合,以适应所述输入轴随下种机构的升降。3、进一步地,所述环套组件包括套筒和两个弹性挡圈,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内,套筒外设置有两环形槽,两弹性挡圈分别安装在两环形槽内,且两弹性挡圈分别位于壳体的内外两侧,限制套筒的轴向位移。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轮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播种机下种机构的输入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在播种机的机架上,壳体通过套筒与播种机的机架相连。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挡圈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垫圈,弹性挡圈通过垫圈与壳体抵紧。6、进一步地,所述涨紧件包括涨紧簧片,涨紧簧片整体为拱状;涨紧簧片的一端为铰接端,铰接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涨紧簧片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涨紧簧片中部的拱形外凸部分与链条弹性抵接。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插柱,涨紧簧片的铰接端卷绕成圆形并套设在所述插柱上。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移面,涨紧簧片的活动端卷曲为弧形,且活动端的外弧部分抵在滑移面上,使活动端可沿滑移面滑移。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在壳体上开设有滑移导孔,播种机下种机构的输入轴穿过滑移导孔后连接第二链轮,输入轴与滑移导孔之间有环套组件;当下种机构升降时,输出轴与输入轴的中心距变化,此时输入轴通过环套组件在滑移导孔内滑动,使壳体能适应输出轴与输入轴的中心距变化,并由涨紧簧片将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链条涨紧,从而使得下种机构升降调节后,驱动链轮机构能够维持对下种机构的驱动。技术特征:1.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链轮(2)和第二链轮(3),第一链轮(2)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4)连接,第二链轮(3)与播种机下种机构(6)的输入轴(7)连接;第一链轮(2)与第二链轮(3)之间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壳体(1)内还设置有涨紧链条(8)的涨紧件;壳体(1)上开设有滑移导孔(9),所述输入轴(7)穿过滑移导孔(9)后连接第二链轮(3);所述输入轴(7)上套设有环套组件,环套组件与滑移导孔(9)滑移配合,以适应所述输入轴(7)随下种机构(6)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组件包括套筒(10)和两个弹性挡圈(11),所述输入轴(7)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10)内,套筒(10)外设置有两环形槽(12),两弹性挡圈(11)分别安装在两环形槽(12)内,且两弹性挡圈(11)分别位于壳体(1)的内外两侧,限制套筒(10)的轴向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2)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3)与播种机下种机构(6)的输入轴(7)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10)固定在播种机的机架(5)上,壳体(1)通过套筒(10)与播种机的机架(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圈(1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垫圈(13),弹性挡圈(11)通过垫圈(13)与壳体(1)抵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件包括涨紧簧片(14),涨紧簧片(14)整体为拱状;涨紧簧片(14)的一端为铰接端(15),铰接端(15)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涨紧簧片(14)的另一端为活动端(16),涨紧簧片(14)中部的拱形外凸部分与链条(8)弹性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插柱(17),涨紧簧片(14)的铰接端(15)卷绕成圆形并套设在所述插柱(17)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滑移面(18),涨紧簧片(14)的活动端(16)卷曲为弧形,且活动端(16)的外弧部分抵在滑移面(18)上,使活动端(16)可沿滑移面(18)滑移。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播种驱动链轮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链轮与播种机下种机构的输入轴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壳体内还设置有涨紧链条的涨紧件;壳体上开设有滑移导孔,所述输入轴穿过滑移导孔后连接第二链轮;所述输入轴上套设有环套组件,环套组件与滑移导孔滑移配合,以适应所述输入轴随下种机构的升降。本技术的驱动链轮在下种机构升降时能够自适应调节,维持对下种机构的驱动。技术研发人员:张今旗,蔡健,朱祺杰,吴垚,张建成,张栩畅,周彦辰,浦敏杰,王梦龙,蒋志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悦田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5/19
- 上一篇:一种插秧机防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风电一体自动倒虫灭虫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