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培造雾器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气雾培造雾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气雾培造雾器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植,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培造雾器。、气雾培,即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其栽培原理是通过喷雾装置将营养液(含有植物所必须营养成分的水溶液,其中大部分为水)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气雾培技术可以使...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种植,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培造雾器。背景技术:1、气雾培,即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其栽培原理是通过喷雾装置将营养液(含有植物所必须营养成分的水溶液,其中大部分为水)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气雾培技术可以使作物产量快速增长,生长效率可以成倍提升,气雾培技术以人工创造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是一种避免了传统栽培技术使用土壤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高新农业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作物的增长潜力,使植物生长速度得到大大提高。2、目前植物工厂种植气雾培所使用的造雾器,主要采用高压水泵,将营养液加压,通过高压管输送到植物根部安装的雾化喷嘴来制造气雾提供给植物生长需要。这种方式弊端是成本高,喷嘴容易堵塞,高压泵运行时噪音大,管子容易破裂等问题,而且维护困难。3、超声波造雾方式是新型的造雾方式,其利用超声波将营养液制成雾气,雾气通过传送管道输送到生长植物的根系,解决传统气雾培利用高压喷嘴制造气雾,出现的喷嘴堵塞不造雾,高压水泵噪音大,压力管子容易破裂等问题。但是现有的超声波造雾方式很难适用于船上和车上等不稳定的环境下持续稳定使用。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雾培造雾器,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2、一种气雾培造雾器,包括:3、造雾支撑件,其设置在预定安装处,为其他部件提供稳定支撑;4、超声造雾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造雾支撑件内的营养液雾化;5、导流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以控制所述造雾支撑件内的所述营养液量;6、雾气输送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造雾支撑件内雾化后的所述营养液输送至气雾培箱内供植物高效吸收。7、优选地,所述造雾支撑件包括造雾外部支撑件和造雾内部支撑件,所述造雾外部支撑件设置在预定位置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件提供支撑。8、优选地,所述造雾外部支撑件包括造雾外部支撑壳和安装支撑脚,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呈矩形壳状,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通过连接的所述安装支撑脚设置在预定位置。9、优选地,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的顶面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置有检修盖。10、优选地,所述造雾内部支撑件包括造雾内部支撑壳,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呈球形壳状,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嵌装在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内,所述开口与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顶面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检修口贯通。11、优选地,所述超声造雾件包括浮力支撑件和雾化件,所述浮力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并且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营养液上,所述雾化件在所述浮力支撑件上对所述营养液进行雾化作业。12、优选地,所述浮力支撑件包括浮球,所述浮球总体呈圆环状,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并且所述浮球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所述营养液上,为所述雾化件提供浮力支撑。13、优选地,所述雾化件包括造雾支撑板和造雾头,所述造雾支撑板呈圆板状,所述造雾支撑板嵌装在所述浮球内圈上,所述造雾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通孔,多个所述支撑通孔在所述造雾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所述造雾头嵌装在所述支撑通孔内,多个所述造雾头与多个所述支撑通孔逐一对应。14、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进水件、出水件和回流件,所述进水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输送营养液,所述进水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排出所述营养液,所述回流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气雾培箱内的一部分气雾冷凝水回流至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15、优选地,所述雾气输送件包括输送动力件和输送导向件,所述输送动力件和所述输送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并且所述输送动力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鼓风,将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雾化营养液经所述输送导向件向所述气雾培箱输送。16、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7、1)本发明气雾培造雾器结构设计合理、造雾效率高、气雾细小、造雾过程无噪音、能够适应船上和车上等晃动环境下稳定造雾需求;18、2)本发明气雾培造雾器设置了造雾内部支撑壳、浮力支撑件和雾化件,所述浮力支撑件在球形的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为所述雾化件提供浮力支撑;当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带动其内部的营养液晃动时,所述浮力支撑件带动所述雾化件随着所述营养液晃动,在晃动过程中,使所述雾化件一端始终浸没在所述营养液中,实现雾化件在晃动营养液中持续稳定造雾;19、3)本发明气雾培造雾器设置了造雾支撑板和造雾头,圆形的所述造雾支撑板能够有效增多造雾头安装数量,有效提高造雾效率。20、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技术特征:1.一种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雾支撑件包括造雾外部支撑件和造雾内部支撑件,所述造雾外部支撑件设置在预定位置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件提供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雾外部支撑件包括造雾外部支撑壳和安装支撑脚,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呈矩形壳状,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通过连接的所述安装支撑脚设置在预定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的顶面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置有检修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雾内部支撑件包括造雾内部支撑壳,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呈球形壳状,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嵌装在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内,所述开口与所述造雾外部支撑壳顶面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检修口贯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造雾件包括浮力支撑件和雾化件,所述浮力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并且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营养液上,所述雾化件在所述浮力支撑件上对所述营养液进行雾化作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支撑件包括浮球,所述浮球总体呈圆环状,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并且所述浮球浮在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所述营养液上,为所述雾化件提供浮力支撑。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造雾支撑板和造雾头,所述造雾支撑板呈圆板状,所述造雾支撑板嵌装在所述浮球内圈上,所述造雾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通孔,多个所述支撑通孔在所述造雾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所述造雾头嵌装在所述支撑通孔内,多个所述造雾头与多个所述支撑通孔逐一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进水件、出水件和回流件,所述进水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输送营养液,所述进水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为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排出所述营养液,所述回流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气雾培箱内的一部分气雾冷凝水回流至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10.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培造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输送件包括输送动力件和输送导向件,所述输送动力件和所述输送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并且所述输送动力件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鼓风,将所述造雾内部支撑壳内的雾化营养液经所述输送导向件向所述气雾培箱输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培造雾器,包括:造雾支撑件,其设置在预定安装处,为其他部件提供稳定支撑;超声造雾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造雾支撑件内的营养液雾化;导流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以控制所述造雾支撑件内的所述营养液量;雾气输送件,其设置在所述造雾支撑件上,将所述造雾支撑件内雾化后的所述营养液输送至气雾培箱内供植物高效吸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造雾效率高、气雾细小、造雾过程无噪音、能够适应船上和车上等晃动环境下稳定造雾需求。本发明气雾培造雾器还设置了造雾支撑板和造雾头,圆形的所述造雾支撑板能够有效增多造雾头安装数量,有效提高造雾效率。技术研发人员:黄嵘,李正谋,赵炎平,安毓辉,刘志兵,赵卫中,单家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9

一种气雾培造雾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