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豆象旋小蜂为膜翅目旋小蜂科寄生性昆虫,行动敏捷,善跳跃,雌雄异型,在山东省主要寄生于合欢豆象,少量可寄生植食性广肩小蜂。其一年发生代,历经多个寄主,世代不整齐,在寄主寄生的种子内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羽化...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背景技术:1、豆象旋小蜂为膜翅目旋小蜂科寄生性昆虫,行动敏捷,善跳跃,雌雄异型,在山东省主要寄生于合欢豆象,少量可寄生植食性广肩小蜂。其一年发生3代,历经多个寄主,世代不整齐,在寄主寄生的种子内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羽化时雄蜂早于雌蜂,喂食10%蜂蜜后雄蜂可存活5~8天,雌蜂13~20天。成虫寿命与湿度正相关。雌蜂可连续产卵6~8天,每个寄主产卵1~5粒,共可产卵60粒左右。每头寄主只能羽化一头成虫,产卵在幼龄寄主上通常不能完成发育。在武汉地区的调查中发现,其越冬代广泛寄生于合欢豆象,发生量各地不一。在后续寄主测试中,发现其对常见仓储害虫绿豆象和常见园林食叶类害虫女贞球象有较好的寄生特性,开发潜力较大。2、目前豆象旋小蜂缺少可应用的扩繁方法。与此同时,女贞球象为鞘翅目象甲科昆虫,是城市园林植物女贞、小叶女贞和金森女贞的重要食叶害虫。在长江流域每年春季发生,局部地区发生量大,发生高峰时期可将叶片吃光。常见防治方式为化学防治,但因植物为城市绿化树种,长期喷药污染环境、危害人群,且易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由于女贞球象在长江流域一代一年仅发生一代,周期较长,不适合进行实验室扩繁;目前研究报道中专性寄生象甲类寄主的天敌较少,且缺乏有效可控的扩繁技术,对女贞球象的天敌防治研究一直处于空白。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大量繁殖豆象旋小蜂(寄生蜂),其具有代际时间较短,雌蜂存活时间较长,寄生能力强特点,且该豆象旋小蜂偏好寄生象甲类害虫(尤其是女贞球象),对防治园林食叶类害虫女贞球象具有重大意义。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1)将蘸有蜂蜜水脱脂棉固定在培养管的管盖的纱网上,然后将装有成对的豆象旋小蜂成虫的培养管垂直放置于培养箱内培养5~24h,再将培养管放入低温保存4~5周且每周补喂食1~2次,其中,每次补喂食时,从低温环境中将培养管取出,用滴管滴在管口脱脂棉上供给蜂蜜水营养,补喂食2h后放回(低温保存可显著延长雌雄小蜂存活寿命,雌蜂可存活20~35d,雄蜂可存活15~20d);5、2)挑选绿豆象寄主,然后从低温环境中将管装的豆象旋小蜂取出,打开管盖向每个培养管放入30~40粒带有绿豆象寄主的绿豆后盖好,待温度回升至25°以上后,用滴管滴在管口脱脂棉上供给蜂蜜水营养,并将培养管平放于上述培养箱内(便于雌蜂寻找合适位置以进行交配产卵),交配后2~3d可观察到产卵行为,每6~7d可更换寄主15~20粒/雌蜂进行重复交配和产卵(产卵后注意补充蜂蜜水并保持湿度。一头雌蜂可数次交配产卵,最长可存活3~4个月。若雄蜂死亡,可补充新羽化雄蜂。如未重新交配,雌:雄性比从全为雌蜂逐渐过渡为雌雄数量相似,随后全为雄峰。寄主如长期不更换或寄主较小,可产生小个体雄峰,体长约为普通雄蜂的1/2,体积约为1/3,可和雌蜂正常交配,但寿命较短)。6、3)产卵后定期更换寄主,更换下的寄主联同绿豆单独放置于新管内,平放于上述培养箱中或置于室温环境,至下一代羽化(从雌蜂产卵至下一代羽化完成周期长度约23~35d)。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豆象旋小蜂成虫的收集和培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8、a.于越冬代(秋冬季节)采集合欢种荚,在第一个羽化高峰收集豆象旋小蜂成虫,剥出被寄生的合欢种子,放入密闭透明自封袋中平铺放置。室温下或提高温度到25℃以上催促寄生蜂羽化(室温或25℃以上可有效催促寄生蜂羽化),羽化出的成虫用吸虫器取出,放入20~40目网眼的带盖透明培养管内,每管放入雌雄各两头成虫;9、b.秋季羽化后剩余的合欢种子内为进入冬眠状态的蜂蛹,冷藏干燥保存这一批种子,低温应维持在7~8℃(高温不超过15℃),并在进入春季后提高温度至25℃以上,使剩余越冬蜂蛹羽化,采用相同的方式收集羽化成虫。10、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纱网的孔径为20~40目,低温保存温度为8~10℃。11、再进一步地,所述蜂蜜水的浓度为10%。12、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绿豆象为大龄幼虫的绿豆象或蛹期的绿豆象。13、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和2)中,每管最佳配比为两到三对豆象旋小蜂。14、再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的温度为20~3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扩繁的豆象旋小蜂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16、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7、将多个带壳蛹的女贞球象放入带盖透明管内,将多对豆象旋小蜂转移至管内,水平放置于温度20~30℃,湿度60~80%的培养箱内以进行交配产卵,交配后2~3d可观察到产卵行为,产卵后15d能够观察到女贞球象蛹壳内出现白色幼虫,产卵后30~35d羽化。18、再进一步地,所述豆象旋小蜂为2~3对,所述豆象旋小蜂的寄生率为40~6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20、本发明探索了一种尚未应用的寄生蜂类的人工培育、保存、扩繁方法,使其可在人工环境下使用易于获取的替代寄主顺利完成生活史,培育条件易于达成。寄生蜂雌蜂在有食物供应下可存活较长时间,可多批次产卵,易于保存种源。这种寄生蜂在园林植物食叶类害虫女贞球象的上的寄生率较好,可提供一种天敌防治的选择,其多寄主寄生特点具有潜在的后续天敌开发能力。21、本发明可指导采集豆象旋小蜂,并通过实验室扩繁这种新型寄生蜂,并应用在园林害虫女贞球象的防治上。已开发的常见寄生蜂多寄生鳞翅目害虫,可寄生鞘翅目的寄生蜂种类较少。这种寄生蜂在寄主测试中表现出偏好寄生象甲类害虫,代际时间较短,雌蜂存活时间较长,寄生能力具有较大潜力,可开发为新型生防天敌种类。因此种寄生蜂寄主较多,也可通过本方法制备大量寄生蜂,进一步测试寄主种类,并筛选出其他鞘翅目象甲类寄主,具有潜在的天敌防治应用价值,为园林虫害天敌防治新举措。技术特征:1.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豆象旋小蜂成虫的收集和培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纱网的孔径为20~40目,低温保存温度为8~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水的浓度为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绿豆象为大龄幼虫的绿豆象或蛹期的绿豆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每管最佳配比为两到三对豆象旋小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的温度为20~30℃。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扩繁的豆象旋小蜂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象旋小蜂为2~3对,所述豆象旋小蜂的寄生率为40~60%。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应用,该方法将装有成对的豆象旋小蜂成虫的培养管垂直放置于培养箱内培养,再将培养管放入低温保存且每周补喂食1~2次,挑选绿豆象寄主,然后从低温环境中将管装的豆象旋小蜂取出,打开管盖向每个培养管放入30~40粒带有绿豆象寄主的绿豆后盖好,将培养管平放于上述培养箱内交配,产卵后定期更换寄主,更换下的寄主联同绿豆单独放置于新管内,平放于上述培养箱中或置于室温环境,至下一代羽化。本方法制备大量寄生蜂,进一步测试寄主种类,并筛选出其他鞘翅目象甲类寄主,具有潜在的天敌防治应用价值,为园林虫害天敌防治新举措。技术研发人员:毛润萍,于静亚,王志华,董立坤,裴张新,刘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9

扩繁豆象旋小蜂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女贞球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