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采收装置,具体为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白玉菇别称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可人工进行批量种植,现有专利技术cn.中提出,在对白玉菇进行采收时,成熟的白玉菇推出出菇车间来到包装车间采收,采收时需要两名操作人员配合,一名...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采收装置,具体为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背景技术:1、白玉菇别称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白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可人工进行批量种植,现有专利技术cn202121009444.3中提出,在对白玉菇进行采收时,成熟的白玉菇推出出菇车间来到包装车间采收,采收时需要两名操作人员配合,一名人员拿住栽培瓶,另一名人员双手捧住白玉菇轻轻搬动,白玉菇就采下来了,但是使用人工采收白玉菇,采收效率较为低下,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成本,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白玉菇出菇培育用采收装置。2、该采收装置通过设置采收爪,当采收爪移动到白玉菇外侧时,利用电气伸缩杆带动连动杆向右移动,使连动杆逐渐的收缩,进而带动夹爪收紧,方便夹爪对白玉菇进行夹持采收,通过伺服电机二带动轴杆转动,使连接杆带动采收爪翻转180°,同时伺服电机一带动丝杠反向转动,使滑块向右移动,使采收爪移动到收集筐的上方,将采收的白玉菇放置到收集筐中。3、其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设置压紧板,利用伺服电机一带动丝杠转动,使滑块沿着丝杠向左移动,使压紧板移动到培养瓶的上方对培养瓶进行压紧,若培养瓶在转移的过程中难免外部存在硬度较高的杂质,而该装置的压紧板上并未设置缓冲结构,在压紧的过程中易导致培养瓶的损坏,且采收爪翻转的过程中,采收的白玉菇上同样易掉落杂质在装置的内侧,不易进行清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所述固定架中套装有伺服电机,且固定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之间活动套装有偏转轴,所述偏转轴的外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偏转杆,所述偏转杆的末端装配有采收爪,所述弧形槽的内侧套装有气囊,所述夹持座中开设有与气囊相匹配的空腔,且夹持座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充气泵。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中开设有用于容纳伺服电机的装配腔,且固定架与夹持座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4、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杆和采收爪与弧形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采收爪的末端位置与夹持座的前端位置相对应。5、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外部呈与弧形槽相匹配的弧形,且气囊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摩擦纹。6、进一步的,所述偏转轴的两端以及伺服电机驱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同步轮,两组所述同步轮之间套接有同步带。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与同步带相匹配的贯通开口,且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柱位置相对应的凹口,凹口中套装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0、1、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通过夹持座和充气泵以及气囊和摩擦纹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将夹持座和弧形槽移动至培养瓶的外侧,之后充气泵工作并将外部空气输入夹持座内侧的空腔中,继而使得气囊充气膨胀,与培养瓶的外部贴合,对培养瓶进行限位固定,气囊配合摩擦纹增强对培养瓶的限位效果,同时通过气囊自身的形变能力,避免过度的挤压培养瓶导致培养瓶损坏,提升了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工作过程中对培养瓶的保护效果。11、2、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通过底板和废料盒以及偏转杆和采收爪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通过采收爪将白玉菇夹持后,偏转轴可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带动偏转杆和采收爪偏转,对白玉菇进行采收,采收过程中的残渣掉落时,从固定架、夹持座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并落入底板内侧的废料盒中,完成全部的采收工作后,拉动废料盒外部的拉环即可将废料盒抽出,对残渣进行处理。技术特征:1.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座(5),所述夹持座(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中套装有伺服电机(15),且固定架(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固定板(12),两组所述固定板(12)之间活动套装有偏转轴(9),所述偏转轴(9)的外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偏转杆(10),所述偏转杆(10)的末端装配有采收爪(11),所述弧形槽(6)的内侧套装有气囊(7),所述夹持座(5)中开设有与气囊(7)相匹配的空腔,且夹持座(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充气泵(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中开设有用于容纳伺服电机(15)的装配腔(16),且固定架(1)与夹持座(5)之间通过连接柱(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杆(10)和采收爪(11)与弧形槽(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采收爪(11)的末端位置与夹持座(5)的前端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7)的外部呈与弧形槽(6)相匹配的弧形,且气囊(7)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摩擦纹(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轴(9)的两端以及伺服电机(15)驱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同步轮(13),两组所述同步轮(13)之间套接有同步带(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开设有与同步带(14)相匹配的贯通开口,且固定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与连接柱(3)位置相对应的凹口,凹口中套装有废料盒(4),所述废料盒(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涉及采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槽。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通过夹持座和充气泵以及气囊和摩擦纹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将夹持座和弧形槽移动至培养瓶的外侧,之后充气泵工作并将外部空气输入夹持座内侧的空腔中,继而使得气囊充气膨胀,与培养瓶的外部贴合,对培养瓶进行限位固定,气囊配合摩擦纹增强对培养瓶的限位效果,同时通过气囊自身的形变能力,避免过度的挤压培养瓶导致培养瓶损坏,提升了该白玉菇培育采收装置工作过程中对培养瓶的保护效果。技术研发人员:林少强,涂晓红,黄美云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技术研发日:20231019技术公布日:2024/5/19
- 上一篇:一种适合山地旱作小麦耕深自动调节开沟与镇压
- 下一篇:一种手持虫子捕捉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