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真菌采集装置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野外真菌采集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野外真菌采集装置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野生菌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野外真菌采集装置。、食用菌以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低热量和具保健作用而被人们视为食品中的珍品,素有山珍佳肴之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菌的需求量明显增多,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迅猛发展。、对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传统的采集方式为采集人员使...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野生菌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野外真菌采集装置。背景技术:1、食用菌以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低热量和具保健作用而被人们视为食品中的珍品,素有山珍佳肴之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菌的需求量明显增多,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迅猛发展。2、对于野生食用菌的采集,传统的采集方式为采集人员使用布袋、网、篮、框等容器临时存储在野外采集到的真菌,上述存储容器在存储真菌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大量真菌堆积在一起,使堆积在一起的真菌内部的温度、湿度均发生变化,进而对后续的野生菌样本的研究造成不良影响。3、对此,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3918402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野生食用菌采集装置,包括泡沫框体、泡沫框体外袋、带孔泡沫隔板,所述泡沫框体外袋设置附件袋、框体盖子并通过背带扣设置背带;所述泡沫框体底部设置冰袋室,带孔泡沫隔板通过固定卡与冰袋室对应;所述带孔泡沫隔板上通过泡沫隔板间隔形成存放室。进而为采集到的真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存储环境。4、由于该装置整体采用背包式设计,由使用者背在背上进行携带,在采集真菌时,需要使用者先卸下该装置,然后才能将采集到的真菌存储于该装置的内部;然而由于野生真菌在野外一般不会存在小范围高密度分布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者使用上述采集装置采集真菌时,往往需要使用者反复脱卸与穿戴该装置对采集到的真菌进行存储,存在使用便捷性差的缺陷。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便捷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野外真菌采集装置,包含:防护壳体、把手、一对车轮、一对支撑立柱与存储模块;2、把手固定设置在防护壳体的顶部;3、一对车轮转动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底部,一对车轮分列于防护壳体的两侧;4、一对支撑立柱固定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底部,用于支撑防护壳体;5、存储模块设置在防护壳体上,用于存储野生菌样本。6、进一步,存储模块包含:上料通道、进料口、出料口、存储腔体、若干个存储组件、承载壳体与若干个通风孔;7、存储腔体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部,存储腔体沿防护壳体的轴向竖直设置;8、上料通道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部,上料通道沿防护壳体的轴向竖直设置,用于传输野生菌样本;9、进料口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上,进料口贯穿防护壳体的外壁与上料通道的内腔底部连通;10、出料口开设在上料通道的内壁上,出料口位于上料通道的内腔顶部,出料口贯穿上料通道的内壁与存储腔体的内腔顶部连通;11、承载壳体设置在存储腔体的内部,承载壳体的周向边缘与存储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承载壳体与存储腔体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匹配,承载壳体将存储腔体分隔为储料腔与通风腔,通风腔位于承载壳体与存储腔体的内腔底壁之间;12、若干个存储组件设置在储料腔中,若干个储料组件与存储腔体的内壁相连,若干个存储组件沿存储腔体的轴向由存储腔体的内腔顶部至存储腔体的内腔底部方向依次排列,用于存储野生菌样本;13、若干个通风孔开设在承载壳体上,用于连通储料腔与通风腔。14、进一步,承载壳体的内腔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承载壳体的顶部采用开放式设计,承载壳体的顶部端口面向若干个存储组件,用于承载野生菌样本。15、进一步,存储组件包含:若干个隔板、若干个铰链机构与若干个弹性件;16、若干个隔板分别设置在存储腔体的内腔的四周侧壁上,任一个隔板的头端与存储腔体的内壁相连,若干个隔板围绕存储腔体的中心轴圆周阵列分布,任一个隔板的尾端与存储腔体的中心轴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零;17、若干个铰链机构分别连接若干个隔板与存储腔体的内腔的四周侧壁,用于将隔板的头端与存储腔体的内壁铰接;18、若干个弹性件分别设置在若干个隔板上,若干个弹性件与存储腔体的内壁相连,用于支撑若干个隔板处于闭合状态。19、进一步,若干个隔板均朝向存储腔体的内腔底部倾斜,当若干个隔板处于闭合状态时,任意一对相邻的隔板的侧边相互抵接,由若干个隔板合围而成的缓存腔体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缓存腔体的底部端口的内径小于缓存腔体的顶部端口的内径。20、进一步,缓存腔体的底部端口的内径大于野生菌样本的最大外经,缓存腔体的底部端口的内径小于野生菌样本的最大外径与野生菌样本的最小外径之和。21、进一步,还包含:气压调控模块,气压调控模块设置在防护壳体上,气压调控模块与通风腔以及上料通道相连。22、进一步,气压调节模块包含:气压调节腔体、活塞、换气孔与一对通风组件;23、气压调节腔体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部,气压调节腔体沿防护壳体的轴向设置;24、活塞滑动设置在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中,活塞与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径向截面形状相匹配;25、换气孔开设在防护壳体的底部,换气孔贯穿防护壳体的外壁连通活塞与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底壁之间的腔体;26、一对通风组件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任一个通风组件与通风腔以及上料通道相连。27、进一步,通风组件包含:装配腔体、第一排气管、电控阀门、第二排气管与单向阀;28、装配腔体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部;29、第一排气管固定设置在装配腔体的内部,第一排气管一端连通活塞与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顶壁之间的腔体,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腔连通;30、电控阀门设置在第一排气管上,用于控制第一排气管的流量;31、第二排气管固定设置在装配腔体的内部,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活塞与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顶壁之间的腔体,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上料通道的内腔顶部连通,用于将活塞与气压调节腔体的内腔顶壁之间的腔体中的空气传输至上料流道内;32、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排气管上,用于限制流经第二排气管的空气的流向。33、进一步,还包含:弹力带,弹力带套设在防护壳体的外壁上。3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野外真菌采集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35、1、本装置通过采用拖拽式运输方案,利用车轮来承担本装置自身的大部分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装置通过采用拖拽式运输方案极大的减轻了本装置的自身重量对使用者造成的负担,同时方便使用者对野生菌样本进行采集以及存储,无需使用者在采集野生菌样本的过程中频繁对本装置进行穿戴以及脱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便捷性差的缺陷。36、2、本装置通过在存储腔体内部设置若干个存储组件对由存储腔体内腔顶部滑落向承载壳体内腔中也野生菌样本进行分层缓冲,减轻在野生菌样本在滚落至承载壳体内腔的过程中受到的损伤。37、3、本装置通过将承载壳体的内腔以及缓冲腔体的轴向截面形状均设计为倒梯形,使存储于承载壳体的内腔中或缓存腔体中的野生菌样本的菌盖均汇集于承载壳体的内腔底部或缓存腔体的内腔底部,且菌柄呈放射状分布,使野生菌样本之间保持足够的存储间隙,方便空气流通;其次,存储于承载壳体内腔顶部或存储于缓存腔体内腔顶部的野生菌样本的菌柄插设于上一层的缓存腔体的底部端口中,以阻止存储于上一层缓存腔体内的野生菌继续经底部端口滑落,从而使存储于每一层缓存腔体内或存储壳体的内腔中的野生菌样本保持较大的存储空间。38、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野外真菌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