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化工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及其应用,用于提高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的桶混兼容性。、吡唑醚菌酯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作用于细胞色素合成过程,阻碍正常的电子传递。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化工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及其应用,用于提高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的桶混兼容性。背景技术:1、吡唑醚菌酯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作用于细胞色素合成过程,阻碍正常的电子传递。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等作用。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喹啉铜是一种喹啉类保护性低毒杀菌剂,属有机铜鳌合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使用安全等特点,对真菌、细菌性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喹啉铜制剂喷施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药膜,与植物亲和力较强,耐雨水冲刷能力强;药膜缓慢释放具有杀菌活性的铜离子,有效抑制病菌的萌发和侵入,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喹啉铜制剂主要防治因细菌及各类真菌引起的病害,如荔枝的霜疫霉病、包心菜的黑腐病、葡萄霜霉病与黑痘病、各类瓜的霜霉病及炭疽病、梨的黑斑病和黑星病以及轮纹病、莴苣细菌性角斑病等。3、悬浮剂是非水溶性的固体有效成分和相关助剂在水中形成高分散度的粘稠悬浮液制剂,是水基性制剂中重要的、性能优良的农药制剂之一,具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一度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在国内外发展极为迅速,并已部分取代了可湿性粉剂和乳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4、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将喹啉铜制剂与其他药剂混合在一起桶混使用,合理的混用具有扩大防治谱,增加药效等优点。尽管合理的农药桶混具有上述优点,但喹啉铜的桶混存在许多技术人员熟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喹啉铜制剂与其它含有金属离子的药剂混配使用时出现。由于喹啉铜自身的性质,使得喹啉铜制剂在与存在如锌、锰、铁等金属离子的药剂混合时出现絮凝物沉淀,导致喹啉铜制剂桶混兼容性较差,使得喹啉铜田间桶混不易实现。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散润湿助剂及其应用,用于提高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的桶混兼容性。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高分散润湿助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含50-65份改性聚羧酸盐、5-8份ph缓冲剂和8-14份含有叔丁基氧羰基的化合物;其中,所述改性聚羧酸盐中包含硼酸醇酯基团以及硅氧烷基团。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聚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所述不饱和脂肪酸、肉桂酸、(e)-3-己烯二酸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酯、3-羟基-5-辛二酸和不饱和硼酸醇酯与链转移剂混合均匀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升温至70-100℃,后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5h,待反应结束,将体系降温至室温,并调节ph至7~9,即得所述改性聚羧酸盐。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饱和脂肪酸为碳原子数为6-8的单烯基羧酸。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e)-3-己烯二酸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酯的结构如式i所示:7、。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饱和硼酸醇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9、s1:在除水除氧处理后的反应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后,加入无水乙醚和金属镁,冷却至0-2℃,再加入碘单质至溶液回流;向体系中滴入含有2倍金属镁质量的卤代烯烃与所述无水乙醚的混合液,保持体系温度在0-2℃进行格氏反应2-3h;所述10、s2:在另一除水除氧处理后的反应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后,加入质量与s1中所用卤代烯烃质量相同的硼酸烷基酯和无水乙醚,将体系冷却至-80~-70℃后,将s1所得产物冷却至0-2℃后滴入其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超过-65℃,搅拌3-5h,使体系温度回升至0℃,然后加入酸性溶液,室温下反应1-1.5h后萃取干燥浓缩;11、s3:将s2所得产物与所述无水乙醚混溶,向其中加入二元醇和干燥剂,在室温下反应12-16h后,过滤出干燥剂,旋蒸出溶剂后,将粗产物进行减压蒸馏即得所述不饱和硼酸醇酯。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不饱和硼酸醇酯时,s1中所述卤代烯烃为溴代丙烯、1-溴2-丁烯、5-溴-2-戊烯中的至少一种;s2中所述硼酸烷基酯为硼酸三甲酯、硼酸三乙酯、硼酸三丙酯中的至少一种;s3中所述二元醇为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2,3-丁二醇、1,3-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饱和脂肪酸、肉桂酸、(e)-3-己烯二酸双(三甲基甲硅烷基)酯、3-羟基-5-辛二酸和不饱和硼酸醇酯的投加摩尔比为1:0.4-0.6:0.1-0.3:0.2-0.3:0.15-0.2。14、在制备所述改性羧酸盐时,发明人通过调整上述几种聚合单体的使用摩尔比,发现几种聚合单体支架不同的使用摩尔比最终得到的改性聚羧酸盐分子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导致所得高分散润湿性助剂的分散稳定性不佳。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聚合单体引入的侧链基团不同,极性不同,亲油亲水性不同,其在所述改性聚羧酸盐分子中的占比发生变化时,与所述高分散润湿性助剂中含有的ph缓冲剂解离出的阴阳离子以及所述含叔丁氧羰基的化合物之间形成分子间作用力,导致所述高分散润湿性助剂的分散稳定作用以及润湿性得不到很好的施展,从而影响了其应用效果。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改性聚羧酸盐时,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改性聚羧酸盐时,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和异丙醇等。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所述改性聚羧酸盐时,所述光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等。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h缓冲剂为草酸盐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液、草酸钙缓冲液、四硼酸钠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叔丁氧羰基的化合物为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n-叔丁氧羰基-l-蛋氨醇(boc-nh)、2-(叔丁氧甲酰氧亚氨基)-2-苯基乙腈 (boc-on)中的至少一种。20、一种本发明上述高分散润湿助剂的应用,将所述改性聚羧酸盐、ph缓冲剂和含叔丁基氧羰基的化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向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中加入占体系总质量4-10%的所述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并向其中滴加三乙胺或三乙胺盐酸盐调节体系ph成碱性即可。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悬浮剂由10%吡唑醚菌酯原药、30%喹啉铜原药、防冻剂4%、消泡剂0.3%、触变剂0.2%、防腐剂0.1%和软水构成,其中所述防冻剂、消泡剂、触变剂、防腐剂均为本领域常用试剂。2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高分散润湿助剂具有以下几点优势:23、1,自制的改性聚羧酸盐作为高分散润湿性助剂的主体部分,利用所述改性聚羧酸盐分子中苯环的大π键与硼酸醇酯中硼原子的p轨道形成p-π共轭体系,结合烷基的存在,能够有效增强所述改性聚羧酸盐的极性,更加高效牢固地与待分散粒子结合,实现优异的分散性能;所述改性聚羧酸盐分子中含有的硼酸醇酯环提供了一定的润滑性,与亲水的羟基,有效提高了所述高分散润湿性助剂在体系中的润湿性;24、2,本发明还结合ph缓冲剂和含有叔丁基氧羰基的化合物,一方面,利用叔丁氧羰基与喹啉铜结构中的叔胺基结合实现螯合屏蔽,避免喹啉铜快速地与金属离子螯合产生絮凝;另一方面,ph缓冲剂的存在可以协助叔丁氧羰基对叔胺基的结合,同时也能与改性聚羧酸盐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体系的分散稳定剂,并在农药应用领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药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