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稻田恶性杂草的方法。、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杂草的滋生蔓延,与水稻争夺水肥,恶化田间小气候,诱发各种病虫害,对水稻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是影响稻苗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稗属物种( ...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稻田恶性杂草的方法。背景技术:1、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杂草的滋生蔓延,与水稻争夺水肥,恶化田间小气候,诱发各种病虫害,对水稻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是影响稻苗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稗属物种( echinochloa spp.)大多为田间杂草,分布广泛,属于世界性恶性杂草。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对我国稻田的危害,位居农田15种严重危害杂草之首。 2、除草剂的使用是目前控制农田杂草的重要手段。由于稗草与水稻均属禾本科植物,生态生物学特征相似,使用除草剂难以达到控制稗草的目的。随着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稗等耐药性强的植物,逐渐成为较难控制的稻田杂草。长期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并没有控制住草害,草害问题日显突出,甚至导致农田土壤环境不断恶化。稗是一年生恶性杂草,种子生产力极高。在生态防除方面,目前主要通过淹水、凋落物覆盖等控制稗草种苗出土或生长,但是这些方法难以达到控制稗草的目的。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除稻田内稗草的方法难以达到控制稗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2、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一、选择地块:选择种植水稻、且受稗属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块作为处理对象;4、二、监测株高:水稻插秧1-2个月后,开始监测水稻和稗草的株高,在一个2m2小样方内分别随机选择3-10株,垂直测定地表到植株最顶端的高度,取3-10株的平均值,计算稗草与水稻的高度差;5、三、观察种子:观察稗草果穗上种子的发育情况,整穗采集种子、除杂风干后,用萌发法测定种子活力,种子能够萌发视为有活力,计算有活力种子的比例,确保在步骤四实施前果穗上的种子几乎没有脱落;6、四、刈割稗草:当稗草平均高度超过水稻3厘米以上时,在不破坏水稻植株前提下,剪掉所有稗草植株;7、五、利用稗草:重复步骤四1-6次,将割掉的所有稗草材料带出地块,用于制作青贮饲料或直接饲用,避免杂草种子再次进入农田;8、六、种子测产:连续7天很少有稗草株高生长超过水稻时,测定经步骤五处理后单位面积稗草种子的产量,完成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9、1、本发明是在田间多年观测稗草和水稻生长规律基础上创立的,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且能大幅降低稗草种子生产力;10、2、技术实施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激素或农药,将割下的稗草植株进行充分利用,生态环保,且满足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要求;11、3、本发明用到的观测、刈割等方法简便易懂,易于推广应用。技术特征:1.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水稻插秧1个月后,开始监测水稻和稗草的株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水稻插秧1.5个月后,开始监测水稻和稗草的株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水稻插秧2个月后,开始监测水稻和稗草的株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一个2m2小样方内分别随机选择6株,垂直测定地表到植株最顶端的高度,取6株的平均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重复步骤四5次。技术总结降低稻田稗种子生产力的方法,涉及一种降低稻田恶性杂草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防除稻田内稗草的方法难以达到控制稗草的问题,方法:一、选择地块;二、监测株高;三、观察种子;四、刈割稗草;五、利用稗草;六、种子测产。本发明是在田间多年观测稗草和水稻生长规律基础上创立的,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且能大幅降低稗草种子产量;不使用任何激素或农药,且将割下的稗草植株进行充分利用,生态环保、符合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要求;本发明用到的观测、刈割等方法简便易懂,易于推广应用。本发明属于稻田恶性杂草的防除领域。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姜明,武海涛,邹元春,张文广,王路遥,潘媛,张旭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小型农业开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可起垄覆膜滴灌的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