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桑树病虫害防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近年来随着桑树多元化发展产业的倡导,在生产应用领域,无论对桑叶还是桑果的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确保桑树生产资料的品质,作为桑园病虫防控是关键,要改善桑园的病虫防控技术则是前提。长久以...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桑树病虫害防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背景技术:1、近年来随着桑树多元化发展产业的倡导,在生产应用领域,无论对桑叶还是桑果的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确保桑树生产资料的品质,作为桑园病虫防控是关键,要改善桑园的病虫防控技术则是前提。长久以来,桑园的病虫害防治都是一味遵循传统,依赖化学农药,不但杀伤了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了桑园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桑叶、桑果品质的降低。同时,逐渐积累的农药残留不仅毒害了家蚕,给制种、保种生产造成了困难,还极大地影响到桑树资源材料的产品加工利用。因此,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将从根本上提升桑树生产资料的品质和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对发展多元化、高质量蚕桑产业具有重要保障、推动意义。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2、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利用物理火焰高温作用对树体病、虫及有害生物进行灭杀,消除了化学农药施用时造成的残留和空气污染危害。3、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具体地,针对定植前桑苗消杀,对桑苗要求为去叶、剪顶,剪顶处距离根颈部30-40cm,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进行通体消杀,即完成对桑苗病虫害的防治;4、针对桑园消杀,要求桑园伐枝清园,伐枝后树桩高度为60-80cm,拳头状树形。利用高温火焰对树桩及周围地面进行消杀,即完成对桑园病虫害的防治。5、优选的是,高温火焰燃剂为石油液化气或者煤气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火焰高度≥15cm。6、优选的是,桑苗的枝干没有叶子;桑园伐条后整体灭杀的植株状态要求为植株生长进入缓慢期或休眠期,为无新芽、无新叶发生。7、优选的是,桑园灭杀在夏季、冬季伐枝清园后进行。8、优选的是,桑园伐枝后要将伐条搬离出桑园,并将桑园内的落叶、杂草清理干净。9、优选的是,病害严重的桑园,对桑园进行2次消杀,第二次消杀方向与第一次消杀方向相反。10、优选的是,对桑园植株的具体消杀方法为对每株桑进行上下、正反顺序消杀,最后对拳头处、茎与根的交接处易隐藏病菌虫卵处进行重点消杀。11、优选的是,正向从上到下消杀用时2-3s,反向从下到上消杀用时2-3s,在拳头处或茎根交接处环绕消杀1-3s。12、用于上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的喷火装置,其包括第一喷火装置和第二喷火装置,利用第一喷火装置对桑苗植株进行均匀消杀;利用第二喷火装置对桑园植株进行均匀消杀。13、优选的是,第一喷火装置包括:14、正面消杀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喷火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喷火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若干第一驱动辊,若干所述第一驱动辊平行设置,并相邻两根第一驱动辊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喷火组件至少包括两组第一喷火机构,第一喷火机构沿着第一驱动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喷火机构包括若干第一喷火头,若干所述第一喷火头沿着第一驱动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火组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一防火板;15、背面消杀机构,其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喷火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喷火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若干第二驱动辊,若干所述第二驱动辊平行设置,并相邻两根第二驱动辊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喷火组件至少包括两组第二喷火机构,第二喷火机构沿着第二驱动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喷火机构包括若干第二喷火头,若干所述第二喷火头沿着第二驱动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喷火组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第二防火板;16、承接板,其位于第一驱动组件的末端,并位于第二驱动组件的始端,承接板位于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下方;17、摆动机构,其包括摆动杆、摆动电机和伸缩杆,所述摆动杆与所述摆动电机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摆动杆上;18、其中,桑苗被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至第一驱动组件的末端时,桑苗的一端落在承接板上,伸缩杆伸长,并在摆动电机的摆动作用下穿过第一间隙以将桑幼苗拨动至反面喷洒机构,伸缩杆收缩,摆动电机驱动摆动杆复位以为拨动下一批桑桑苗做准备。19、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20、第一、本发明利用高温火焰进行桑园病虫防控,可有效对桑树或类似桑树木本植物的苗木进行种植前病虫处理或种植园的病虫防治。本发明以无害的物理防控技术为切入点,以桑树为研究对象,针对长久以来困扰桑树农药残留严重的问题,从生产中为害严重的病害和虫害入手进行多次试验研究,使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得到明显控制。本发明可操作性强、简单且易掌握,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本发明是在掌握了病害的发病规律与虫害的生活习性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使防控更具计划性和针对性,适宜在更多相似木本植物中推广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21、第二、本发明可用于防控具有在枝干、树皮、叶片、茎基部或缝隙中越冬的习性的病菌、幼虫及虫卵。如桑灰色膏药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里白粉病、桑叶枯病、桑褐斑病、桑赤锈病等主要在枝条、老叶上越冬,为害枝条、叶片的病害;如桑虱、桑象虫、桑尺蠖、斜纹夜蛾、桑毛虫、野蚕、桑蟥、桑螟、堆砂蛀、红腹灯蛾、桑蓟马、桑木虱、桑叶蝉、桑蚧壳虫、桑梢小蠹、黄星天牛和蜗牛等主要集聚在树干或枝条上产卵的害虫。22、第三、本发明利用第一喷火装置对桑苗进行喷火消杀,能够减少人工喷火消杀时出现错漏情况,使得消杀更加的均匀,并能够更加合理的掌控消杀时间,避免时间掌控不对而造成的过度消杀而对桑苗造成烧伤。利用第二喷火装置对一定直径的树桩进行一次消杀即可完成消杀,提高了消杀效率,并且也使得消杀更加均匀。23、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技术特征:1.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定植前桑苗消杀,对桑苗要求为去叶、剪顶,剪顶处距离根颈部30-40cm,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进行通体消杀,即完成对桑苗病虫害的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火焰燃剂为石油液化气或者煤气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火焰高度≥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桑苗只留主干,主干上没有叶子;桑园整体灭杀的植株状态要求为植株生长进入缓慢期或休眠期,为无新芽、无新叶发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桑园灭杀在夏季、冬季伐枝清园后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桑园伐枝后要将伐条搬离出桑园,并将桑园内的落叶、杂草清理干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病害严重的桑园,对桑园可进行2次消杀,第二次消杀方向与第一次消杀方向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桑园植株的具体消杀方法为对每棵植株进行上下、正反顺序消杀,最后对拳头处、茎与根的交接处易隐藏病菌和虫卵的地方进行重点消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向从上到下消杀用时2-3s,反向从下到上消杀用时2-3s,在拳头处或茎根交接处环绕消杀1-3s。9.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的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喷火装置和第二喷火装置,利用第一喷火装置对桑苗植株进行均匀消杀;利用第二喷火装置对桑园植株进行均匀消杀。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喷火装置包括: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和桑园防治病虫害的物理方法与装置,具体地,针对定植前桑苗消杀,对桑苗要求为去叶、剪顶,剪顶处距离根颈部30‑40cm,利用高温火焰对桑苗进行通体消杀,即完成对桑苗栽植前病虫害的防治;针对桑园消杀,要求桑园伐枝清园,伐枝后树桩高度为60‑80cm,利用高温火焰对树桩及周围地面进行消杀,即完成对桑园病虫害的防治。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喷火装置和第二喷火装置,利用第一喷火装置对桑苗植株进行均匀消杀;利用第二喷火装置对桑园植株进行均匀消杀。本发明利用高温火焰可有效对桑树或类似桑树的木本植物的苗木、园地进行病虫防治。技术研发人员:崔秋英,邱长玉,林强,王平阳,王霞,张雨丽,黄旭华,蒋满贵,张朝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 上一篇:四自由度机械臂仿人工式智能喷雾施药小车
- 下一篇:一种朱顶红组培繁殖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