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灌溉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果园灌溉是果园种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是从水源地引水灌溉,由于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非常严重,且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对较干旱地区的果园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大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灌溉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背景技术:1、果园灌溉是果园种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是从水源地引水灌溉,由于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非常严重,且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对较干旱地区的果园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2、现有技术中,大规模果园占地面积大,占地区域中地形多有变化,既可能包括靠近流水的富水区域,也可能包括斜坡上的水分流失较快的区域,且果园自身所处地域将水、光照环境亦存在差异,常见的果园灌溉中,对于灌溉周期、用水量等细节依赖种植者经验调整,对灌溉具体措施把控不准确,容易造成植株成长不佳,影响经济效益。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输出侧设置有检测桩和喷淋桩;3、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设置有液料箱,所述收纳腔的下方设置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和泵机,所述搅拌仓的下方设置有转接仓,所述机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盒;4、所述检测桩和喷淋桩的底部均设置有地桩,所述检测桩和喷淋桩的中部均设置有串接杆,所述检测桩的底部设置有湿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桩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喷淋桩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中串接有调节阀。5、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腔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护盖,所述收纳腔的下内壁设置有探针,所述探针采用镂空结构,所述探针内部镂空与搅拌仓相连通,所述搅拌仓与探针连通处设置有电控阀,所述驱动电机的中轴延伸至搅拌仓内部并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搅拌杆与驱动电机中轴固定连接,所述液料箱中至少设置有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下方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卡接有封口,所述通孔与探针一一对应设置。6、进一步的,所述泵机设置在转接仓内部,所述转接仓侧面铰接有仓门,所述泵机的输入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设置有机械阀门和密封盖,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分别与搅拌仓和泵机相连通,所述转接仓的一侧设置有接管面板上均匀设置有接管接口和接线接口,所述接管面板的外侧铰接有盖板,所述接管接口与泵机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接线接口与控制盒电连接。7、进一步的,所述地桩的上方设置有通槽,所述串接杆由中空管装结构构成,所述串接杆通过螺纹串联设置在检测桩和喷淋桩中部,所述检测桩的通槽中穿插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穿过通槽和串接杆与湿度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土壤中,所述连接导线与接管接口插接。8、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桩的通槽中穿插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皮中包裹有引水管和控制线,所述引水管和控制线在接管面板处分线并分别与接管接口和接线接口相连,所述控制线与调节阀电连接。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表面倾斜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上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外侧设置有防护膜和防尘罩,所述控制盒基于plc控制器设置,所述控制盒与电控阀、驱动电机和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连接导线与湿度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控制线与调节阀电连接。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内包含有定时器和联网模块,所述控制盒的底部通过接头接口结构连接有外接线,所述联网模块通过外接线联网。11、进一步的,所述机箱、检测桩和喷淋桩分组设置于果园中,每组中设置有一个机箱、一个检测桩和不少于三个喷淋桩。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3、1.该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通过设置机箱、检测桩和多个喷淋桩,构成多组灌溉设备,对果园内植株进行分组处理,在组内对各个植株进行灌溉处理,以保证对每个植株的灌溉效果,同时设置液料箱,将必要的灭虫剂及液态肥料混入灌溉用水中,保证灭虫及施肥效果,减轻人工负担,保证灌溉效果;14、2.该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通过设置检测桩对果园中各个片区内的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对果园中各个片区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控,以获取如低洼地、山区背阴等局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及温度变化,及时了解果园中各处植株对灌溉的需求变化,配合控制盒形成记录,对后续灌溉处理提高调整依据,提高灌溉作业精度,保证果园内植株生长需要。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输出侧设置有检测桩(2)和喷淋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护盖(1101),所述收纳腔(11)的下内壁设置有探针(1102),所述探针(1102)采用镂空结构,所述探针(1102)内部镂空与搅拌仓(13)相连通,所述搅拌仓(13)与探针(1102)连通处设置有电控阀(1103),所述驱动电机(15)的中轴延伸至搅拌仓(13)内部并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搅拌杆(14)与驱动电机(15)中轴固定连接,所述液料箱(12)中至少设置有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下方均开设有通孔(1104),所述通孔(1104)的内部卡接有封口(1105),所述通孔(1104)与探针(1102)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16)设置在转接仓(17)内部,所述转接仓(17)侧面铰接有仓门,所述泵机(16)的输入端设置有三通管(1601),所述三通管(1601)的一端设置有机械阀门(1602)和密封盖(1603),所述三通管(1601)的另两端分别与搅拌仓(13)和泵机(16)相连通,所述转接仓(17)的一侧设置有接管面板(1604)上均匀设置有接管接口(1605)和接线接口(1606),所述接管面板(1604)的外侧铰接有盖板,所述接管接口(1605)与泵机(16)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接线接口(1606)与控制盒(18)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21)的上方设置有通槽(2101),所述串接杆(22)由中空管装结构构成,所述串接杆(22)通过螺纹串联设置在检测桩(2)和喷淋桩(3)中部,所述检测桩(2)的通槽(2101)中穿插有连接导线(201),所述连接导线(201)穿过通槽(2101)和串接杆(22)与湿度检测传感器(23)和温湿度传感器(24)电连接,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23)的探头延伸至土壤中,所述连接导线(201)与接管接口(1605)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桩(3)的通槽(2101)中穿插有连接管(301),所述连接管(301)外皮中包裹有引水管(302)和控制线(303),所述引水管(302)和控制线(303)在接管面板(1604)处分线并分别与接管接口(1605)和接线接口(1606)相连,所述控制线(303)与调节阀(32)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8)表面倾斜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上述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外侧设置有防护膜和防尘罩,所述控制盒(18)基于plc控制器设置,所述控制盒(18)与电控阀(1103)、驱动电机(15)和泵机(16)电连接,所述控制盒(18)通过连接导线(201)与湿度检测传感器(23)和温湿度传感器(24)电连接,所述控制盒(18)通过控制线(303)与调节阀(32)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8)内包含有定时器(101)和联网模块(102),所述控制盒(18)的底部通过接头接口结构连接有外接线(103),所述联网模块(102)通过外接线(103)联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检测桩(2)和喷淋桩(3)分组设置于果园中,每组中设置有一个机箱(1)、一个检测桩(2)和不少于三个喷淋桩(3)。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果园的智能灌溉装置,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机箱的输出侧设置有检测桩和喷淋桩,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内部设置有液料箱,收纳腔的下方设置有搅拌仓,搅拌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搅拌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和泵机,搅拌仓的下方设置有转接仓,机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盒;通过设置机箱、检测桩和多个喷淋桩,构成多组灌溉设备,对果园内植株进行分组处理,在组内对各个植株进行灌溉处理,以保证对每个植株的灌溉效果,同时设置液料箱,将必要的灭虫剂及液态肥料混入灌溉用水中,保证灭虫及施肥效果,减轻人工负担,保证灌溉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孙秀路,韩明明,段福义,刘杨,冯亚阳,李金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 上一篇:一种缠网装置和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