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落果收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油茶同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具有多年的种植利用历史,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据统计,我国油茶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年,中国茶油产量达.万吨。年完成油茶种植.万公顷、改造.万公顷,茶油...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落果收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背景技术:1、油茶同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具有2000多年的种植利用历史,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据统计,我国油茶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中国茶油产量达100.90万吨。2022年完成油茶种植13.33万公顷、改造26.67万公顷,茶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中国油茶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国油茶果产量连创新高的主要驱动力。2、油茶种植规模巨大,油茶果的采摘成为一项新的挑战。目前,油茶果的采收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采收、机械采收、自然落果采收。人工采收不会损伤花苞,但是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有遗漏。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加和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机械采收虽然效率高,但是机械对于地形和采摘环境有一定要求,而且油茶是花果同期植物,油茶果成熟时正值油茶初花期,一旦采用机械化采摘器,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花苞,使来年结果率降低,油茶产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自然落果采收则成为了一种良好的选择。3、自然落果采收不仅可以持续收集落果,且收集到的都是成熟高品质的落果,还可以完全适应油茶树的生长环境,不会损伤花苞。因为自然落果采收具备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所不具备的优势,是一种对于油茶果采收的良好选择,可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款能够自动收集油茶籽的收集装置,否则靠人工从地面上拾取同样费时费力;收集装置应能够透风漏水,以防止收集到的油茶籽变质腐烂;收集装置应能够根据树冠大小,调节收集范围及收集网的倾斜度;收集装置应能够方便拆装以减小人工作业成本。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整个倒伞状机构包括若干伞骨(3),与每一根伞骨(3)下端连接的锁止机构(1)、安装于每一个锁止机构(1)下方的支撑腿(4)、连接于若干支撑腿(4)之间的固定装置(2),固定铺装于若干伞骨(3)上方以及若干支撑腿(4)上端内部的收集网(6)以及安装于收集网(6)最下端的转运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包括安装在所述支腿(4)上端内孔中的卡齿弹簧(102)、安装于卡齿弹簧(102)上端且与所述支撑腿(4)上端内孔形成滑动连接的卡齿(101)、固定连接在伞骨(3)下端并与卡齿(101)啮合的伞骨棘轮(305);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卡树左半圆(204),与卡树左半圆两端采用可拆卸铰链连接的卡树右半圆(205),内端固定连接于卡树左半圆(204)和卡树右半圆(205)所形成的外圆柱面周围且与支撑腿(4)数量相等的若干外滑套(202),一端套装在外滑套(202)内部并与外滑套(202)形成滑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腿(4)的上端固定连接的若干伸缩杆(201),安装于外滑套(202)外端螺钉孔处的伸缩固定螺钉(203),安装在卡树右半圆(205)上的套筒内可旋进旋出的紧固螺栓(206)、安装在卡树右半圆(205)上的套筒内滑动且带有紧固弹簧(207)的工字形紧固杆(208);所述伞骨(3)包括空心柱状的末端伞骨(301)、套装在末端伞骨(301)外部且与末端伞骨(301)形成滑动连接的空心柱状的中段伞骨(302)、套装在中端伞骨(302)外部且与中端伞骨(302)形成滑动连接的空心柱状的棘轮伞骨(305)、两个伸缩按钮(303)、两个伸缩弹簧(304);所述末端伞骨(301)、中段伞骨(302)以及棘轮伞骨(305)之间通过按压伸缩按钮(303)使伸缩弹簧(304)伸长缩短,从而实现三段伞骨之间的伸缩和固定;所述转运门(5),包括门框(501)、可绕安装与门框(501)下面铰接处旋转的门(502)、安装在门框(501)内且一端与门框(501)焊接的控制弹簧(503)、与控制弹簧(503)另一端焊接且安装在门框(501)内可滑动的滑块(504)、一端与滑块(504)铰接而另一端与门(502)铰接的连杆(505);所述收集网(6),包括网(602)、安装在网(602)径向上的拉链(601)、安装在网(602)中央处的挂钩(60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适应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树龄、不同树距下的油茶果的落果采收;可以防止掉落收集到的果实发生霉变;减少了人工参与收集成熟掉落的油茶果的作业过程,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收集到的油茶果的质量,极大增加经济收益。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包括若干伞骨(3),与每一根伞骨(3)下端连接的锁止机构(1)、安装于每一个锁止机构(1)下方的支撑腿(4)、连接于若干支撑腿(4)之间的固定装置(2),固定铺装于若干伞骨(3)上方以及若干支撑腿(4)上端内部的收集网(6)以及安装于收集网(6)最下端的转运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包括安装在所述支腿(4)上端内孔中的卡齿弹簧(102)、安装于卡齿弹簧(102)上端且与所述支撑腿(4)上端内孔形成滑动连接的卡齿(101)、固定连接在伞骨(3)下端并与卡齿(101)啮合的伞骨棘轮(305);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卡树左半圆(204),与卡树左半圆两端采用可拆卸铰链连接的卡树右半圆(205),内端固定连接于卡树左半圆(204)和卡树右半圆(205)所形成的外圆柱面周围且与支撑腿(4)数量相等的若干外滑套(202),一端套装在外滑套(202)内部并与外滑套(202)形成滑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支撑腿(4)的上端固定连接的若干伸缩杆(201),安装于外滑套(202)外端螺钉孔处的伸缩固定螺钉(203),安装在卡树右半圆(205)上的套筒内可旋进旋出的紧固螺栓(206)、安装在卡树右半圆(205)上的套筒内滑动且带有紧固弹簧(207)的工字形紧固杆(208);所述伞骨(3)包括空心柱状的末端伞骨(301)、套装在末端伞骨(301)外部且与末端伞骨(301)形成滑动连接的空心柱状的中段伞骨(302)、套装在中端伞骨(302)外部且与中端伞骨(302)形成滑动连接的空心柱状的棘轮伞骨(305)、两个伸缩按钮(303)、两个伸缩弹簧(304);所述末端伞骨(301)、中段伞骨(302)以及棘轮伞骨(305)之间通过按压伸缩按钮(303)使伸缩弹簧(304)伸长缩短,从而实现三段伞骨之间的伸缩和固定;所述转运门(5),包括门框(501)、可绕安装与门框(501)下面铰接处旋转的门(502)、安装在门框(501)内且一端与门框(501)焊接的控制弹簧(503)、与控制弹簧(503)另一端焊接且安装在门框(501)内可滑动的滑块(504)、一端与滑块(504)铰接而另一端与门(502)铰接的连杆(505);所述收集网(6),包括网(602)、安装在网(602)径向上的拉链(601)、安装在网(602)中央处的挂钩(603)。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包括锁止机构(1)、固定装置(2)、伞骨(3)、支撑腿(4)、转运门(5)、收集网(6),所述机构可以在展开的状态下,实现在无人情况下持续自动收集掉落的油茶果实;在收束的情况下,实现占据空间最小,便于搬运。锁止机构(1)用来调整伞骨(3)和支撑腿(4)之间的角度,从而改变伞面倾角;固定装置(2)负责整个机构的展开和收缩以及机构与树之间的固定;伞骨(3)具有伸缩功能,可以更好地降低机构的体积或扩大机构的接果面积;支撑腿(4)用于支撑整个机构;转运门(5)用于后续对收集到的油茶果的转运;收集网(6)作为机构的伞面,用于接收落果,还可以漏水漏风,防止积水和果实的霉变。油茶树最适宜生长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该机构完全可以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树间距、不同树龄下生长的油茶树的果实采摘,不会损伤花苞,收集的都是成熟高品质油茶果,极大减少劳动力的参与,解决采摘困难、采摘效率低下和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许静,涂嘉欣,陈平录,刘木华,周文伟,彭诚皓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农业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6

一种用于收集油茶果自然落果的倒伞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