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茧机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家蚕养殖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使用塑料折簇营茧的蚕茧采收机械。、家蚕吐丝营茧是在簇具上进行的,蚕茧外部的茧衣浮丝粘附在簇具上,蚕茧采收就是将蚕茧从簇具上分离出来并收集,同时保证采茧过程中,蚕茧不被用力挤压和污染。簇具常用的有塑料折簇和方格簇。、塑料折簇是以树脂为原料,通过挤塑...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家蚕养殖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使用塑料折簇营茧的蚕茧采收机械。背景技术:1、家蚕吐丝营茧是在簇具上进行的,蚕茧外部的茧衣浮丝粘附在簇具上,蚕茧采收就是将蚕茧从簇具上分离出来并收集,同时保证采茧过程中,蚕茧不被用力挤压和污染。簇具常用的有塑料折簇和方格簇。2、塑料折簇是以树脂为原料,通过挤塑定型,制成具有波浪形褶皱的塑料网,在蚕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塑料折簇较柔软、易变形、形状欠规则等问题,其蚕茧采收很困难,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3、目前,自动采收蚕茧的设备多适用于方格簇,对于塑料折簇,由于其结构原因,设计用于塑料折簇的蚕茧采收装置较为困难。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使用塑料折簇营茧的,相比纯粹人工采收能够大幅提高采茧效率的采茧机,且装置简单,易于维护。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茧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有一对可开合的安装架,分别是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各有间隔布置的两片,两片上安装架之间并排安装有相等有效工作长度的上传送辊和上毛刷辊,上毛刷辊的入口前设置有上齿梳,上齿梳的梳齿位于上毛刷辊的刷毛间隙之间;两片下安装架之间并排安装有相等有效工作长度的下传送辊和下毛刷辊,下毛刷辊的入口前设置有下齿梳,下齿梳的梳齿位于下毛刷辊的刷毛间隙之间;上、下齿梳的梳齿均向上、下毛刷辊相交位置折弯,上、下梳齿之间的间距小于蚕茧尺寸;下传送辊和下毛刷辊均为主动辊。3、所述两片上安装架和两片下安装架对应铰接,即一片上安装架和位置对位的一片下安装架铰接,另一片上安装架和位置对位的另一片下安装架铰接。铰接的方式下,在上安装架上可直接连接一手动抬杆进行手动开合,降低成本。4、所述上安装架相对于下安装架可升降设定高度而开合。所需要的设定高度以方便放入塑料折簇而确定。上安装架的升降装置可采用有导轨配合的气缸升降,或者手摇丝杠传动副等,这类升降装置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不再详述。5、所述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闭合时,所述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毛刷辊和下毛刷辊上的刷毛之间有交叉。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之间存在的间隙即咬合塑料折簇所必须的一个间隙,不宜过大。上毛刷辊和下毛刷辊上的刷毛之间有交叉,确保蚕茧不会被漏下,全部将被从塑料折簇上扫落。6、所述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均推荐采用橡胶辊,对塑料折簇基本无损伤。7、所述下传送辊的一端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上传送辊齿轮传动连接,下毛刷辊的一端与机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上毛刷辊齿轮传动连接。上述结构中,上传送辊、上毛刷辊也都在驱动装置作用下进行转动,工作可靠性更好。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且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易维护,适合于使用塑料折簇营茧的蚕茧采收。技术特征:1.采茧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连有一对可开合的安装架,分别是上安装架(3)和下安装架(2),上安装架(3)、下安装架(2)各有间隔布置的两片,两片上安装架(3)之间并排安装有相等有效工作长度的上传送辊(31)和上毛刷辊(32),上毛刷辊(32)的入口前设置有上齿梳(33),上齿梳(33)的梳齿位于上毛刷辊(32)的刷毛间隙之间;两片下安装架(2)之间并排安装有相等有效工作长度的下传送辊(21)和下毛刷辊(22),下毛刷辊(22)的入口前设置有下齿梳(23),下齿梳(23)的梳齿位于下毛刷辊(22)的刷毛间隙之间;上、下齿梳的梳齿均向上、下毛刷辊相交位置折弯,上、下梳齿之间的间距小于蚕茧尺寸;下传送辊(21)和下毛刷辊(22)均为主动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茧机,其特征是:所述两片上安装架(3)和两片下安装架(2)对应铰接,即一片上安装架(3)和位置对位的一片下安装架(2)铰接,另一片上安装架(3)和位置对位的另一片下安装架(2)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茧机,其特征是:所述上安装架(3)相对于下安装架(2)可升降设定高度而开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茧机,其特征是:所述上安装架(3)和下安装架(2)闭合时,所述上传送辊(31)和下传送辊(21)之间存在间隙h,所述上毛刷辊(32)和下毛刷辊(22)上的刷毛之间有交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茧机,其特征是:所述上传送辊(31)和下传送辊(21)均采用橡胶辊。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茧机,其特征是:所述下传送辊(21)的一端与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上传送辊(31)齿轮传动连接,下毛刷辊(22)的一端与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8)传动连接而另一端与上毛刷辊(32)齿轮传动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家蚕养殖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适于采收塑料折簇营茧的采茧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有一对可开合的安装架,分别是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各有间隔布置的两片,两片安装架之间均并排安装有相等有效工作长度的传送辊和毛刷辊,毛刷辊的入口前设置有齿梳,齿梳的梳齿位于毛刷辊的刷毛间隙之间;上、下齿梳的梳齿均向上、下毛刷辊相交位置折弯,上、下梳齿之间的间距小于蚕茧尺寸;下传送辊和下毛刷辊均为主动辊。本技术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且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易维护。技术研发人员:马勇,李林波,石洪康,张剑飞,李可贤,胡光荣,陈义安,邹邦兴,祝明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技术研发日:20231108技术公布日:2024/5/16
- 上一篇:一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用绿化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