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属于施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薇甘菊作为“植物杀手”,最可怕之处在于“死亡缠绕”,薇甘菊十分善于攀爬,一旦攀附上其他植物,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迅速覆盖住附主,将其层层包裹,阻碍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其死亡,并快速形成单优种群,破坏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了避免薇甘菊...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属于施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背景技术:1、薇甘菊作为“植物杀手”,最可怕之处在于“死亡缠绕”,薇甘菊十分善于攀爬,一旦攀附上其他植物,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迅速覆盖住附主,将其层层包裹,阻碍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其死亡,并快速形成单优种群,破坏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了避免薇甘菊泛滥成灾,需要对其进行防治。2、防治薇甘菊一般采用的化学方法是通过施药进行控制,而施药过程就需要利用常见的喷雾器来将防治药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洒到薇甘菊上,通常有手持式和背负式两种类型,但是受限于喷管的长度固定,存在着喷幅狭窄的问题,从而影响施药范围和施药效率。对此提出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进行改进。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具备喷管延长、提升喷幅等优点。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和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内装有待喷洒药液,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上端面管道连接有输送管且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头一体设有第二支撑杆且下端面管道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端部装配有雾化喷头;3、所述承载筒内装配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管道连接有连接管,增压泵通过所述连接管将所述药液箱内的药液抽送至所述输送管中。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杆远离所述承载筒的一端一体设有配重框,所述配重框内放置有配重块。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内置蓄电池对所述承载筒内装配的增压泵进行供电,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药液箱内的一端还设有防堵滤头。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接头和所述第二转接头均内具空腔保持管道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筒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接头与所述加强筋的距离。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装配有支撑筒,并通过所述支撑筒对所述输送管和所述喷管进行支撑和限位。9、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10、本实用新型的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施药时承载筒内装配的增压泵开启作业后,通过连接管将药液箱内的药液抽送至输送管内,然后经由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进入喷管,并被雾化喷头雾化后喷洒在上进行防治;通过将第二转接头和第二支撑杆朝远离承载筒的方向旋转,而第二支撑杆又通过对喷管进行悬挂支撑和限位,从而带动喷管同步旋转,使雾化喷头的喷洒方向得以改变、喷洒距离得以延长,进而使雾化喷头通过旋转对整个旋转范围内都能进行喷洒,进而增加该施药工具的喷洒范围,从而减小该施药工具受喷管长度的影响,提升雾化喷头的喷幅,进而提升施药范围和施药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和药液箱(3),所述药液箱(3)内装有待喷洒药液,所述底座(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承载筒(4),其特征在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杆(6)远离所述承载筒(4)的一端一体设有配重框(8),所述配重框(8)内放置有配重块(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置蓄电池对所述承载筒(4)内装配的增压泵进行供电,所述连接管(15)插入所述药液箱(3)内的一端还设有防堵滤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10)和所述第二转接头(11)均内具空腔保持管道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筒(4)和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接头(11)与所述加强筋(16)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上均装配有支撑筒(17),并通过所述支撑筒(17)对所述输送管(5)和所述喷管(13)进行支撑和限位。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属于施药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和药液箱,药液箱内装有待喷洒药液。本技术的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施药时承载筒内装配的增压泵开启作业后,通过连接管将药液箱内的药液抽送至输送管内,然后经由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进入喷管,并被雾化喷头雾化后喷洒在上进行防治;通过将第二转接头和第二支撑杆朝远离承载筒的方向旋转,使雾化喷头的喷洒方向得以改变、喷洒距离得以延长,进而使雾化喷头通过旋转对整个旋转范围内都能进行喷洒,进而增加该施药工具的喷洒范围,从而减小该施药工具受喷管长度的影响,提升雾化喷头的喷幅,进而提升施药范围和施药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叶文权,蔡喜彦,张燕,孙兰森,唐树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首页自然资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4技术公布日:2024/5/16

一种薇甘菊防治施药工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