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稻渔种养,尤其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稻田养殖是以种稻为主,种养结合,采用“稻鱼”的种养模式,鱼可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又为鱼提供天然饵料。这一种养循环模式,减少了人工除草的成本,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出的大米颗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稻渔种养,尤其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背景技术:1、稻田养殖是以种稻为主,种养结合,采用“稻+鱼”的种养模式,鱼可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又为鱼提供天然饵料。这一种养循环模式,减少了人工除草的成本,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出的大米颗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好,养出的鱼肉质更鲜美。2、稻渔种养需要人工投喂饲料,现有技术中喂料需要的投料管往往需要人工调整距离和高度,费时费力,且喂料装置内部使用完后,很难及时清理干净,甚至很多时候饲料干结粘附在罐体内部,出现发酵腐败,影响后续的喂料质量。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喂料的位置需要人工调整费时费力且喂料后的罐体无法及时方便得清理,影响后续喂料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套环的一端与储料罐的内部底侧相连通,所述软管与储料罐连接处设置有输送泵,所述底座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一,所述液压杆一的驱动端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二的底端位于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蜗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蜗杆。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4、所述软管可为波纹管。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6、所述储料罐的底侧中部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片,所述储料罐的外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外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环形管的内部均匀连通有若干喷水头。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8、所述刮片的一侧与储料罐的内壁相接触。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0、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与蜗杆为固定连接。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2、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4、所述储料罐的后侧设置有投料口。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液压杆一、移动板、蜗轮、蜗杆、液压缸二、套环、软管的配合,使得喂料方向方便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环形管、喷水头、进水管、转轴、搅拌杆、刮片的配合,实现自清洁性。技术特征:1.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罐(2),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通过滑轨(9)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14),所述液压缸二(14)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5),所述套环(15)内固定连接有软管(16),所述软管(16)远离套环(15)的一端与储料罐(2)的内部底侧相连通,所述软管(16)与储料罐(2)连接处设置有输送泵(17),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立板(11),所述立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一(12),所述液压杆一(12)的驱动端与移动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二(14)的底端位于壳体(20)内固定连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底端转动连接在移动板(10)的顶部,所述蜗轮(13)的外部啮合连接有蜗杆(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6)可为波纹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的底侧中部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部设置有若干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远离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片(5),所述储料罐(2)的外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管(6),所述环形管(6)的外部连通有进水管(7),所述环形管(6)的内部均匀连通有若干喷水头(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5)的一侧与储料罐(2)的内壁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9),所述电机一(19)的驱动端与蜗杆(18)为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2)的后侧设置有投料口。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稻渔种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用喂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罐,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的顶部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套环的一端与储料罐的内部底侧相连通,所述软管与储料罐连接处设置有输送泵,所述底座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本技术中,通过液压杆一、移动板、蜗轮、蜗杆、液压缸二、套环、软管的配合,使得喂料方向方便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环形管、喷水头、进水管、转轴、搅拌杆、刮片的配合,实现自清洁性。技术研发人员:关磊,罗运仙,郑焕明,张涛,郑清梅,温茹淑,谢鹏安,罗杏良,张琼,伍卫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梅州)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技术研发日:20230803技术公布日:202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