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具体为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携带者,同时也是直接危害松树的蛀干性害虫,而利用诱捕器等引诱装置来诱捕松墨天牛的目的是减少虫口的密度,同时可以利用成虫是否携带松材线虫及带虫量来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范围和趋势,而诱捕常用的原理是通过诱捕剂散发一...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具体为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背景技术:1、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携带者,同时也是直接危害松树的蛀干性害虫,而利用诱捕器等引诱装置来诱捕松墨天牛的目的是减少虫口的密度,同时可以利用成虫是否携带松材线虫及带虫量来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范围和趋势,而诱捕常用的原理是通过诱捕剂散发一种有效的性气味来吸引松墨天牛成虫,使其困于装置内,但现有的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在放置引诱剂时,通常是将引诱剂放置在十字隔板的中部,由于隔板会挡住部分空气的流通,不利于诱捕剂进行气味信息素的发散,且松墨天牛在进入装置内后容易沿着十字隔板爬出装置,导致松墨天牛的诱捕成功率较低;另外现有的引诱装置通常会在底部设置较长的筒形结构,起到收集困住松墨天牛的作用,但该筒状结构由于取下后,开口无法保持封闭状态,需要将内部的松墨天牛转移至其他容器内,使得松墨天牛在取出时比较麻烦费时,且容易造成未死亡的松墨天牛逃逸,不利于将松墨天牛从装置内取出。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包括罩筒,所述罩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绳,所述罩筒的顶部设有四个叶片,四个所述叶片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设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中部设有诱捕剂棉芯,所述卡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拍条,所述罩筒的外壁开设有三个开口,所述罩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贯穿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底端活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内部设有板塞,所述板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3、优选的,所述转杆与所述罩筒活动贯穿连接,四个所述叶片通过转杆与所述罩筒活动连接。4、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卡杆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5、优选的,所述卡杆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诱捕剂棉芯通过限位板与所述卡杆活动套设连接。6、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筒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收集瓶通过外螺纹筒与所述竖管的内部相通。7、优选的,所述收集瓶的底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竖杆通过螺孔与所述收集瓶活动穿插连接,所述板塞通过竖杆与所述收集瓶活动连接。8、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板,所述第一螺杆通过螺孔与所述收集瓶固定连接。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0、1、本松墨天牛引诱装置,通过叶片、转杆、卡杆、诱捕剂棉芯和拍条,由于本装置需要悬挂在松树林道路两旁空气较为流通处,使得叶片可以被自然风带动转动,带动诱捕剂棉芯转动,利于诱捕剂气味信息素随风的发散,同时使得被引诱至装置内的松墨天牛在停留至诱捕剂棉芯上时可以被转晕或者被拍落至漏斗内,从而降低松墨天牛爬出装置的概率,提高本装置引诱松墨天牛的成功率。11、2、本松墨天牛引诱装置,通过收集瓶、板塞、第一螺杆、竖杆和外螺纹筒,使得松墨天牛在被收集时直接落在收集瓶内,无需转移至额外容器内,同时在收集瓶从装置上取下时,还可以保持收集瓶的瓶口处于封闭状态,节省松墨天牛从装置内取出的时间,同时减少未死亡松墨天牛的逃逸,利于将松墨天牛从装置内取出带回。技术特征:1.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包括罩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筒(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绳(1),所述罩筒(3)的顶部设有四个叶片(2),四个所述叶片(2)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底部设有卡杆(5),所述卡杆(5)的中部设有诱捕剂棉芯(6),所述卡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拍条(17),所述罩筒(3)的外壁开设有三个开口(4),所述罩筒(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7),所述漏斗(7)的底端贯穿有竖管(8),所述竖管(8)的底端活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18),所述外螺纹筒(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瓶(9),所述收集瓶(9)的内部设有板塞(12),所述板塞(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0)与所述罩筒(3)活动贯穿连接,四个所述叶片(2)通过转杆(10)与所述罩筒(3)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5),所述卡杆(5)通过第二螺杆(15)与所述转杆(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5)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所述诱捕剂棉芯(6)通过限位板(16)与所述卡杆(5)活动套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筒(18)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收集瓶(9)通过外螺纹筒(18)与所述竖管(8)的内部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9)的底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竖杆(11)通过螺孔与所述收集瓶(9)活动穿插连接,所述板塞(12)通过竖杆(11)与所述收集瓶(9)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板(14),所述第一螺杆(13)通过螺孔与所述收集瓶(9)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引诱装置,包括罩筒,罩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绳,罩筒的顶部设有四个叶片,四个叶片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部设有卡杆,卡杆的中部设有诱捕剂棉芯,卡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拍条,罩筒的外壁开设有三个开口,罩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漏斗的底端贯穿有竖管,竖管的底端活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筒,外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瓶。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利于诱捕剂气味信息素随风的发散,从而降低松墨天牛爬出装置的概率,提高本装置引诱松墨天牛的成功率,节省松墨天牛从装置内取出的时间,同时减少未死亡松墨天牛的逃逸,利于将松墨天牛从装置内取出带回。技术研发人员:牛永浩,梁超琼,梁艳英,甘海玲,李渝成,崔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0901技术公布日:2024/5/16
- 上一篇:一种园林养护放置平台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架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