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贝类养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淡水贝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滤食或刮食水中有机颗粒促进物质循环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是鱊亚科等鱼类的繁殖载体,更是大多数底栖食性鱼类的饵料。由于大多数淡水双壳类物种具有独特的繁育方式,其钩介幼虫需要选择性寄生在特定...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贝类养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背景技术:1、淡水贝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滤食或刮食水中有机颗粒促进物质循环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是鱊亚科等鱼类的繁殖载体,更是大多数底栖食性鱼类的饵料。由于大多数淡水双壳类物种具有独特的繁育方式,其钩介幼虫需要选择性寄生在特定寄主鱼上才能完成自然繁育,所以淡水贝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目前淡水贝类的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吊养需要在蚌壳上打孔,然后用线穿起来,这样做比较费时费力,通常的笼养是将多个河蚌一起堆放在养殖笼内,由于河蚌较为聚积,相互之间容易争抢养分和食物,影响河蚌的快速生长,降低产量;此外,笼养这种养殖方式不方便单独观察河蚌,无法及时将生病的河蚌取出,影响其他河蚌的正常生长。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立体式河蚌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河蚌单独养殖,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河蚌的产量,还便于养殖人员观察和捕捞。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技术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河蚌养殖装置。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包括:3、托盘结构:用于各养殖场所中的立体式贝类养殖基础并且里面设置培养基贝类养份的供给;4、支架结构:用于固定、叠加连接托盘结构,由托架部分以及连接支架部分组成;5、进水管:贯穿每一层托盘结构中部,提供布水管出水;进水管并与连接进水控制阀;进水管的顶端设置截阀体;6、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多个支路出水管,每个支路出水管与每个对应的托盘结构的侧端,并在各个出水管与托盘结构连接处设置水量控制阀;7、布水管:布水管为布水管管下面均布射水口并在每层托盘结构上部的进水管上均布设置,布水管的设置高度在托盘结构上部20-30cm处。8、所述的托盘结构包括养殖圆槽体、设置养殖圆槽体中部的出水套体、养殖圆槽体与间隔设置设在隔溢层;所述的养殖圆槽体侧端设置分排水口,分排水口与支路出水管连接,出水套体的直径为4.0-5.0cm,养殖圆槽体的直径为70cm,高为20cm,隔溢层为长为188cm、宽度为20-25cm、卷圆直径为60cm的pvc长条板;9、上、下托盘结构间距为30cm,隔溢层内部的养殖圆槽体内设置培养基陶粒、沙、沸石粉、营养泥拌和贝类养料。10、所述的进水管的管径4.0-5.0cm,出水管的输出管管径为1.2-1.5cm,布水管的管径2.2-3.2cm,布水管长度为55cm。11、所述的托盘内部分别用隔板设置防止河蚌较为聚积的分隔区域,隔板高19cm,厚1cm。12、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托架部分以及连接支架部分;13、托架部分包括上固定环体、下固定环体、设在上固定环体、下固定环体之间多个支撑块;14、连接支架部分包括支撑柱体,在每个支撑柱体上、下端的对接连接块结构,所述的对接连接块结构包括弧形截面块,并在弧形截面块中设置多个内连接孔,支撑柱体连接在弧形截面块的弧顶外侧。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贝类养殖占地面积,即使在陆地上、房屋里也可实现贝类养殖,提高贝类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提高产量。部件之间连接稳固、拆装方便,适合环境中设置使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1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技术特征:1.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结构包括养殖圆槽体、设置养殖圆槽体中部的出水套体、养殖圆槽体与间隔设置设在隔溢层;所述的养殖圆槽体侧端设置分排水口,分排水口与支路出水管连接,出水套体的直径为4.0-5.0cm,养殖圆槽体的直径为70cm,高为20cm,隔溢层为长为188cm、宽度为20-25cm、卷圆直径为60cm的pvc长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的管径4.0-5.0cm,出水管的输出管管径为1.2-1.5cm,布水管的管径2.2-3.2cm,布水管长度为55c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内部分别用隔板设置防止河蚌较为聚积的分隔区域,隔板高19cm,厚1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托架部分以及连接支架部分;技术总结本技术是一种立体式淡水贝类叠加养殖装置,包括:托盘结构:用于各养殖场所中的立体式贝类养殖基础并且里面设置培养基贝类养份的供给;支架结构:用于固定、叠加连接托盘结构,由托架部分以及连接支架部分组成;以及管路结构。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减少了贝类养殖占地面积,即使在陆地上、房屋里也可实现贝类养殖,提高贝类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提高产量。部件之间连接稳固、拆装方便,适合环境中设置使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技术研发人员:张唤,占明飞,项贤领,胡靓慧,王伟,承康,黎广,戚甫长,陶云,夏云星,薛淑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1技术公布日:202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