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和海水养殖,涉及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海马是传统的名贵中药,人们常将南方海马与北方人参相媲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海马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滥捕乱捞现象日渐严重,导致海马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成为濒危野生物种,在年,我国将海马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面对高...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和海水养殖,涉及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背景技术:1、海马是传统的名贵中药,人们常将南方海马与北方人参相媲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海马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滥捕乱捞现象日渐严重,导致海马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成为濒危野生物种,在2004年,我国将海马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面对高需求的市场缺口,人们开始人工培育养殖海马,我国早在1957年就开始进行人工繁殖海马并进行养殖,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养殖海马的国家,但规模化养殖成活率低,易发病,直至2009年,引进优良的灰海马后,我国的人工养殖海马产业才逐渐步入正轨。2、海马对于水质、水温、光照强度及营养条件要求较高,其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弧菌和分支杆菌,海马相比于海虾类养殖易受细菌感染。海马幼体和亲海马进行交配时对于养殖环境要求更为苛刻,在实际养殖中,海马交配时的换水量达100%,这就导致目前难以实现离海岸的大规模海马养殖。海马养殖过程中,水体和饵料都需要进行消毒,海马对氨氮的耐受力在0.5mg/l以下,水体中亚硝氮浓度要低于3.0mg/l,弧菌也是一个主要监测的指标。3、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生态环保型模式,是未来海马大规模养殖的趋势。海马养殖用水需要经过二级沉淀、砂滤和消毒,其中水质消毒是海马养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漂白粉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漂白粉消毒法需要使水中的有效氯达15-20mg/l,还需要添加硫代硫酸钠来中和余氯。紫外线消毒方法操作复杂,效率较低。臭氧消毒法虽不会改变海水的原有成分,能保留水中所含对养殖生物有益的矿物元素,但时间过长会增加养殖水体中超氧阴离子等氧化性很强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对养殖水体也有危害。目前已有人提出采用一套海马循环装置,包括回收池、过滤机、净水池以及调温池对海马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会占据较大的场地。4、海马也是宠物,现有技术只能在海岸带养殖。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水质保障和海水循环利用功能的中小型海马养殖系统,使得海马养殖可以在远离海岸的内陆进行。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至少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海马养殖中出现的水质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包括:第一海马缸、第二海马缸、第一网箱、第二网箱和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2、所述第一网箱位于所述第一海马缸内,所述第一网箱内设置有若干条海马;3、所述第二网箱位于所述第二海马缸内,所述第二网箱内设置有若干条海马;4、所述第一海马缸内海马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海马缸内海马的密度;5、位于所述第一海马缸内所述第一网箱四周配置活的羊栖菜;6、位于所述第二海马缸内所述第二网箱四周配置活的羊栖菜;7、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均通过排水管道与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连通;8、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用于去除待处理海水中的无机氮并灭菌。9、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第一海马缸与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大小和形状均一样;10、所述第一网箱占所述第一海马缸容腔的70-80%;11、所述第二网箱占所述第二海马缸容腔的70-80%。12、所述第一海马缸与所述第二海马缸内的海马规格一样,所述第一海马缸内的海马数量为所述第二海马缸内的海马数量的2-3倍。13、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通过输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用于向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或所述第二海马缸内输送处理后的海水。14、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还包括:人工光源;15、所述人工光源,用于使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内的羊栖菜在白天和夜间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吸收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抑制致病微生物爆发。16、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均呈锥形;17、所述第一网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海马缸之间具有间隔;18、所述第二网箱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海马缸之间具有间隔;19、所述第一网箱和所述第二网箱均为大小可以调节的网箱。20、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还包括:曝气管;21、所述曝气管,用于将空气输送到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使所述空气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海水中。22、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智能电源、电极和连接电线;23、所述反应池为非金属容器,所述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海马缸、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连通;24、所述智能电源位于所述反应池的外部,可稳定输出直流电流;25、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反应池内,所述电极包括:阳极和与所述阳极间隔设置的阴极;26、所述连接电线经过防漏电和抗海水腐蚀处理,用于连接所述阳极与所述智能电源、所述阴极与所述智能电源。27、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阳极为耐海水腐蚀的钛电极片,所述阴极为石墨电极。28、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中央均安装有与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连通的所述排水管道;29、所述排水管道的两端均安装有阀门,每根所述排水管道上的两个所述阀门的工作状态相反。30、可选地,在上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中,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内海水的温度均为20-25℃。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32、通过设置海马密度不同的第一海马缸、第二海马缸,其中第一海马缸为高密度海马缸,第二海马缸为低密度海马缸,定时互换两个海马缸内的羊栖菜,利用羊栖菜去除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抑制致病微生物爆发,并通过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进一步降低海水的含氮水平,并且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从而改善了水质,并实现海水的重复利用和内陆养海马。技术特征:1.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海马缸、第二海马缸、第一网箱、第二网箱和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马缸与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大小和形状均一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通过输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用于向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或所述第二海马缸内输送处理后的海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工光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均呈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智能电源、电极和连接电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为耐海水腐蚀的钛电极片,所述阴极为石墨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的底部中央均安装有与所述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连通的所述排水管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马缸和所述第二海马缸内海水的温度均为20-25℃。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属于水处理和海水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海马缸、第二海马缸、第一网箱、第二网箱和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第一网箱位于第一海马缸内,第一网箱内设置有若干条海马;第二网箱位于第二海马缸内,第二网箱内设置有若干条海马;第一海马缸内海马的密度大于第二海马缸内海马的密度;位于第一海马缸内第一网箱四周配置羊栖菜;位于第二海马缸内第二网箱四周配置羊栖菜;第一海马缸和第二海马缸的底部均通过排水管道与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连通;智能电化学水处理反应器,用于去除待处理海水中的无机氮并灭菌;净化水质,实现海水循环利用和内陆养殖海马。技术研发人员:马增岭,秦文莉,李玉宝,沈雅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0920技术公布日:2024/5/16

一种中小型循环海水海马-羊栖菜复合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