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鱼类疾病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置。、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鱼类疾病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置。背景技术:1、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此为寄生阶段,虫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但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进去。治疗此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2、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最适水温是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d,15℃时为10d,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1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作用不明显,施药周期须30d以上。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目前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3、目前报道治疗小瓜虫疾病的专利有很多,比如专利cn101698092b(防治小瓜虫病的中药),该方法报道了一种对鱼、泥鳅、黄鳝等的小瓜虫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方法的中药配方,但是该配方对冷水性鱼类的小瓜虫,比如拉萨裂腹鱼,治疗效果甚微;专利cn110178769b(小瓜虫生态防治的方法)报道了塘养鱼类小瓜虫治疗方法,但是该方法不能用于养殖池养殖方式;专利cn104288131b(丁香酚在杀灭小瓜虫中的应用)报道了丁香酚在治疗小瓜虫中的作用,但是丁香酚对鱼类是有副作用的,对生态环境也会构成危害,治疗小瓜虫的幼体效果不显著;专利cn109400691b(一种用于防治小瓜虫的抗菌肽)报道了一种治疗小瓜虫的新思路,但是该方法需要较多的抗菌肽,治疗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工业养殖;专利cn104621023b(澳洲龙纹斑鱼防治小瓜虫的方法)报道了一种治疗澳洲龙纹斑鱼小瓜虫的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向养殖水体内加入杀虫剂和消炎药,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伤害,不宜大规模推广;专利cn105963345a(一种治疗泥鳅小瓜虫病的组合物)报道了一种治疗泥鳅小瓜虫的药物组合,但是该方法对小瓜虫的幼体治疗效果收效甚微;专利cn104784194b(纳他霉素在杀灭小瓜虫和刺激隐核虫中的应用)报道了一种治疗小瓜虫的纳他霉素的应用,但是该药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应用成本也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专利cn107027668b(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报道了一种防治金鲳小瓜虫的方法,海鱼淡水刺激、淡水鱼海水刺激方法可以有效用于鱼类小瓜虫治疗,但是该方法很难大规模推广。到目前为止未见报道一种环保的治疗小瓜虫显著的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置。本方法和装置对鱼类无副作用,不需要向养殖水体内加入杀虫剂和抗生素,无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不构成二次危害,治疗小瓜虫的幼体效果显著、治疗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养殖和大规模推广。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置,其步骤包括:4、(1)将所有进水和出水关闭,在感染了小瓜虫的拉萨裂腹鱼养殖池放入工业盐进行盐浴2小时,并添加生姜水,添加生姜水的时间和盐浴时间一致,盐浴浓度为2%,每两天一次;5、(2)每次盐浴结束后,再打开所有进水和出水,具体为:同时打开7个进水口和排水管,调整进水量大小,使进水量和排水量一致,使养殖池内水流速度为0.6-0.8m/s,保持该流速2小时,后改回正常养殖流速0.1-0.3m/s;6、(3)步骤(2)结束后第二天,对养殖池进行中草药组合物浸泡,浸泡时间为2小时,中草药组合物浸泡每两天一次;浸泡期间,进水口和出水口是关闭状态,中草药组合物浸泡结束后,再打开所有进水和出水,具体操作同步骤(2),使养殖池内水流速度为0.6-0.8m/s,保持该流速2小时,后改回正常养殖流速0.1-0.3m/s;7、以上步骤(1)-(3)中,夜间打开紫外灯;8、(4)循环上述步骤(1)-(3),即第一天盐浴,第二天中药浸泡为一个循环,直至拉萨裂腹鱼小瓜虫治愈。9、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进水管、进水装置、排水孔、排水管和紫外灯。所述的进水装置有多个(均设有各自的进水口),包括侧壁和池底设置的数个倾斜进水装置和池底设置的数个垂直进水装置,所述侧壁设置的倾斜进水装置排成一条直线分布于养殖池的一侧侧壁,这些倾斜进水装置的出口方向和养殖池的侧壁呈45°夹角;在池底亦设有倾斜进水装置,这些倾斜进水装置的出口方向和养殖池的池底呈45°夹角,且该进水装置设在侧壁倾斜进水装置同一侧;所述垂直进水装置分布于养殖池的另一侧池底,垂直进水装置的其出口方向垂直向上;多个所述进水装置与多根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分别相连,多根所述进水管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可连接水源;所述的紫外灯分布于养殖池的顶端内侧;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养殖池底部正中心,所述排水管连接排水孔和排水插管。10、小瓜虫多长于拉萨裂腹鱼的鳃、腹部、背部等,传统养殖池进水口多位于上方,进水的冲击力只能冲刷背部的小瓜虫,而本装置所示的进水设置,可以全方位冲刷鱼体上的小瓜虫。11、所述拉萨裂腹鱼养殖密度为:40-70尾/m3。12、所述的工业盐为:湖盐(购买于市场),主要成分为氯化钠。13、所述生姜水为用生姜煮的水,具体方法为大火煮沸后文火煮两个小时,生姜的用量为每方养殖池的水50-100g。14、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组分(质量份)为:艾叶(10-15份)、金银花(5-8份)、黄芪(10-15份)、党参(10-15份)、甘草(10-15份)、板蓝根(10-15份)、辣蓼(5-24份,优选5-8份)、薄荷脑(3-5份)、连翘粉(3-5份)、龙眼核(3-5份)。该中草药组合物配方使用方法为按照上述配方量取中草药,每方养殖池的水使用50g~300g所述中草药组合物,使用前,向中草药组合物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文火煎煮2小时,分离药液和药渣,药液晾凉备用,使用时将药液投入养殖池。15、优选的,每方养殖池的水使用所述中草药组合物50-100g。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7、1、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的环保方法及养殖装置,本装置简单易操作、可根据养殖需求设置大小,区别与传统养殖池进水口多位于上方,进水的冲击力只能冲刷背部的小瓜虫,本装置通过进水和排水设置,全方位冲刷鱼体上的小瓜虫,单位时间内效率更高;本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和防治拉萨裂腹鱼小瓜虫病,且对小瓜虫各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掠食体阶段)均有很高的防治率。不使用化学杀虫剂或抗生素、所用的治疗药物对水体、鱼类和环境无二次污染、成本可控,并且使用方便,具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18、2、本方法中所述的中草药配方及配比都是经过申请人和发明人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理论经验积累和实验筛选,艾叶、金银花、甘草、板蓝根、辣蓼、连翘粉都有杀虫作用,黄芪、党参、薄荷脑、龙眼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的功能。通过浓度和配方设置的协同合作实现了低成本、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的效果,可以大规模推广。
- 上一篇:激光砍树用辅燃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化精确饲喂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