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作物土传镰刀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防控作物土传镰刀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防控作物土传镰刀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由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通过不同配比组合形成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添加适量的助剂制成作物病害防控所使用的种衣剂及其它常用剂型,高效防控由镰刀菌所引起的作物根腐病,并同时兼防作物常见的真菌及线虫引起的病害。、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所引起的植物病害是植物...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由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通过不同配比组合形成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添加适量的助剂制成作物病害防控所使用的种衣剂及其它常用剂型,高效防控由镰刀菌所引起的作物根腐病,并同时兼防作物常见的真菌及线虫引起的病害。背景技术:1、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所引起的植物病害是植物上普遍存在、危害程度大的一类病原菌,可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引起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玉米穗腐病、不同作物的根腐病、枯萎病、小麦茎基腐病、大豆镰刀根腐病猝死综合症等等。这其中,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茎基部病害是植物生长中顽疾之一,是植物上的“癌症”,难以防控。镰刀菌可长期存活在土壤及残存的植株体上,当植物播种下去后,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可侵染。镰刀菌从根部侵染,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旦出现病症,难以挽救,导致植株萎蔫枯死。除此之外,镰刀菌在侵染植物时,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对植物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同时对人、畜造成间接毒害。2、小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镰刀菌(fusar ium spp)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的致病菌包括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黄色镰孢菌(fusariumculm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minatum)、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等,而目前生产上引起小麦茎基腐最普遍、致病力最强的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小麦茎基腐病一般发病田白穗率5%~10%,重病田块达30%左右,产量损失可达10%~40%,感病品种甚至导致绝产。此外,镰孢菌在侵染小麦过程中,可产生一些真菌类毒素,如呕吐毒素,即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简称don),该毒素为三类致癌物,当人、畜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危害人、畜生命健康。该病害在冬前即可侵入植株,随着气温降低,潜伏在麦苗中。病原菌侵入早期,植株无明显症状。随着早春气温回升,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病原菌迅速扩展,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同时,由于小麦土传病害种类多(纹枯、全蚀、茎基腐、根腐等)、病原复杂,常常在生产上混合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3、大豆及豆制品是我国传统食用植物油和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群众对健康的追求,直接食用豆制品和植物油的数量也快速增加。而大豆生产上的根、茎基部病害也是大豆生产上的顽疾之一,严重制约着大豆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提高。大豆生产上常见的根、茎基部病害包括,镰刀菌(fusarium spp)不同种引起的镰刀根腐病、由拟茎点霉属真菌(diaporthespp)引起的大豆茎枯病、由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引起的红碳腐病、由碳腐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的碳腐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立枯丝核病、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等等。镰刀菌属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最为常见、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这其中,由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复合菌群引起的大豆猝死综合症是北美大豆上顽疾之一,可导致大豆大面积枯死,甚至全田绝收。4、早期的预防干预是防控作物根茎基部病害的最主要手段,这其中,使用高效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市场上缺少对多种作物根腐病具有高效、广谱且较为安全种衣剂配方,常用的咯菌腈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剂又容易引起药害,且长期单一药剂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施药方式,使得病原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病害爆发,进而加大用药,形成恶性循环,加大用药成本,加剧环境污染,这也是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开发新型种衣剂类型,并将不同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合理复配是克服抗药性发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改进性能、增加抗病普、减少单位面积的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最终达到体质增效的目的。5、三氟吡啶胺(cyclobutrifluram)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sdhi)抑制剂,分子式为c17h13ci2f3n20,结构式如下。三氟吡啶胺对镰刀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同时也是一种高效杀线虫剂,其主要作用于呼吸链电子传递复合体ii,阻断能量代谢,具有保护、治疗、内吸、输导等作用。因此其可以作为小麦赤霉病防控的新型药剂加以研发和利用。三氟吡啶胺的结构式如下:6、7、种菌唑(ipconazole)为日本吴羽化学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中文化学名称为(1rs,2sr,5rs;1rs,2sr,5sr)-2-(4-氯苄基)-5-异丙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分子式为c18h24cin30。种菌唑是一种广谱性系统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的目的。种菌唑具有优异内吸传导和触杀保护活性,具有使用剂量低、活性高、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均安全等特点,兼具内吸、保护及治疗作用。种菌唑主要用作种子处理剂,活性较高且比较安全,多用于控制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种子病害,对水稻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作为种子处理剂,种菌唑被广泛应用。种菌唑的结构式如下:8、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对镰刀菌具有不同防控机理、不同作用位点的杀菌剂,通过不同配比形成的组合物对镰刀菌具有显著增效抑制作用,加工后的种衣剂配方可高效防控作物镰刀菌引起的根、茎基腐病害。同时,两种药剂的增效配方扩大了作物防病谱,可同时用于防控作物其它真菌病害及根结线虫病等,为作物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了高效、低毒、广谱配方组合物。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3、一种用于防控作物镰刀根腐病的组合物配方,其中所述杀菌剂由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组成。4、所述杀菌剂特征在于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的质量比为20∶1~1∶20。这其中用于防治引起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qum),所述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的质量比为3∶1~1∶1;防控引起大豆镰刀根腐病的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时,所述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的质量比为3:1~1:5。5、所述的三氟吡啶胺和种菌唑的有效成分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1%~80%,通过添加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备成种子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可高效防治镰刀菌引起的作物根腐病及其它真菌引起的根茎基部病害。同时,该组合物可制备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剂、水分散性粒剂等剂型,可以以防控作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及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等。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7、本发明报道了三氟吡啶胺对镰刀菌具有显著的防效,且两类化合物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作用位点,按一定比例组合后具有显著增效作用,该组合物在增加防效的同时,增加了抗病谱。通过添加高效助剂,加工成生产上容易使用的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剂、水分散性粒剂或悬浮种衣剂,生物活性高,增加了防病普,对生产中作物常发的线虫病害和真菌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复配增效后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用药次数减少,降低了施药成本,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延长了杀菌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寿命,对作物安全性好,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发明目的。

一种防控作物土传镰刀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