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而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背景技术: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而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需要人工使用灌溉设备对种植物进行灌溉。2、公开号为cn2133437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水泵的管道接入到小河、溪流等等水源位置,常常会因为泥土或者是水里的垃圾对水泵造成堵塞,影响到设备正常的使用,耽误苗木灌溉的时间问题。一种组装式水利工程用多功能灌溉装置,包括架体机构、管道机构,所述架体机构的顶部设有三处泵体机构;所述管道机构后端与三处泵体机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管道机构后端设有三处锁定机构。若是其中一处水泵受到堵塞的时候,可通过进水阀将堵塞的水泵水流切断,再将堵塞的水泵前端锁定机构进行关闭,工作人员对堵塞的水泵进行清理,其他两处水泵正常进行工作,不会影响到灌溉的过程。3、虽然上述现有技术可通过进水阀将堵塞的水泵水流切断,再将堵塞的水泵前端锁定机构进行关闭,工作人员对堵塞的水泵进行清理,其他两处水泵正常进行工作,不会影响到灌溉的过程,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对水泵进行清理时非常复杂,需要将堵塞的水泵拆卸才能完成,并且很难得知三个水泵中是哪个水泵被堵塞,还需要依次关闭水泵进行测试才能知道,并且管道机构中的汇聚管也存在被堵塞的情况,当汇聚管被堵塞时依旧需要停止灌溉装置才能对汇聚管进行清理,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包括底座机架,所述底座机架顶部的前侧边缘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支架,所述底座机架的顶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入端法兰连接有第一y形吸水管,所述支架上架设有第二y形吸水管,支架的顶部开设有u形槽,主要用于支撑第二y形吸水管,所述第一y形吸水管和第二y形吸水管之间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过滤机构,用于过滤抽取水中的大颗粒物,避免自吸泵被堵塞,确保自吸泵可以长时间灌溉工作,所述自吸泵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灌溉管,用于输出自吸泵抽取的水,通过灌溉管将水输送至需要灌溉的种植物农田里。4、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前端连接有进水管,两个所述过滤机构的进水管通过两个手动式蝶阀分别与第二y形吸水管的左右两个端口法兰连接,第二y形吸水管中部的端口用于连接抽水管,抽水管远离第二y形吸水管的一端位于水源内,通过手动式蝶阀可以关闭第二y形吸水管与进水管的通道,从而便于使用者清理过滤机构。5、优选的,所述矩形管的后端连接有出水管,两个所述过滤机构的出水管通过两个手动式蝶阀分别与第一y形吸水管的左右两个端口法兰连接,用于控制出水管与第一y形吸水管的通路,当左方或右方过滤机构需要清理时,可以将过滤机构上连接的两个手动式蝶阀同时关闭,另一个过滤机构可以正常工作,不需要将自吸泵停止,从而不会影响灌溉。6、优选的,所述矩形管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梯形板,两个所述梯形板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梯形板相对侧面的前后两侧均为斜切面,有利于水流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所述梯形板之间且位于中部的位置放置有前侧和顶部均为开口结构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后侧设有过滤网,水从前向后流动,通过过滤网可以将水流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并且过滤后的杂质会被收集槽收集,以便于使用者快速清理过滤物。7、优选的,两个所述梯形板之间且位于收集槽前侧底部的位置设有三角形挡板,三角形挡板后侧的高度为收集槽前侧高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对收集槽内的过滤物起到阻挡的作用,两个所述梯形板之间且位于收集槽后侧底部的位置设有条形定位块,配合三角形挡板可以使收集槽的位置固定。8、优选的,所述矩形管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操作口,用于取放收集槽,所述矩形管左右两侧的顶部且位于矩形操作口左右两侧的位置设有条形安装板,所述矩形管的顶部且位于矩形操作口的位置盖合有盖板,收集槽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条形安装板的顶部,盖板的顶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通过螺钉与条形安装板连接,以便于使用者拆装盖板。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嵌设有框形密封橡胶,所述框形密封橡胶的外表面与矩形操作口的内壁紧密贴合,对矩形操作口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影响自吸泵工作。10、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玻璃窗口,所述收集槽位于玻璃窗口的正下方,便于使用者查看收集槽内的过滤物是否满了,避免收集槽上的过滤网被堵塞,以便使用者及时清理过滤机构。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2、1、该多功能灌溉设备,通过设置的两个过滤机构可以有效防止自吸泵被堵塞,并且两个过滤机构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单独一个工作,从而让使用者在清理其中一个过滤物较多的过滤机构时,不会影响自吸泵工作,使自吸泵可以连续工作。13、2、盖板通过四个螺钉与两个条形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使用者对盖板进行拆装,从而便于使用者取放收集槽,便于使用者清理过滤机构。14、3、在盖板上设置玻璃窗口,可以便于使用者查看收集槽内的过滤物是否满了,避免收集槽上的过滤网被堵塞,以便使用者及时清理过滤机构。技术特征:1.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包括底座机架(1),所述底座机架(1)顶部的前侧边缘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架(1)的顶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自吸泵(2),所述自吸泵(2)的输入端法兰连接有第一y形吸水管(3),所述支架(10)上架设有第二y形吸水管(4),所述第一y形吸水管(3)和第二y形吸水管(4)之间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过滤机构(5),所述自吸泵(2)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灌溉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矩形管(50),所述矩形管(50)的前端连接有进水管(51),两个所述过滤机构(5)的进水管(51)通过两个手动式蝶阀(7)分别与第二y形吸水管(4)的左右两个端口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50)的后端连接有出水管(52),两个所述过滤机构(5)的出水管(52)通过两个手动式蝶阀(7)分别与第一y形吸水管(3)的左右两个端口法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50)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梯形板(53),两个所述梯形板(53)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梯形板(53)之间且位于中部的位置放置有前侧和顶部均为开口结构的收集槽(54),所述收集槽(54)的后侧设有过滤网(5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梯形板(53)之间且位于收集槽(54)前侧底部的位置设有三角形挡板(57),两个所述梯形板(53)之间且位于收集槽(54)后侧底部的位置设有条形定位块(5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50)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操作口(500),所述矩形管(50)左右两侧的顶部且位于矩形操作口(500)左右两侧的位置设有条形安装板(501),所述矩形管(50)的顶部且位于矩形操作口(500)的位置盖合有盖板(58),所述盖板(58)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条形安装板(501)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8)的底部嵌设有框形密封橡胶(59),所述框形密封橡胶(59)的外表面与矩形操作口(500)的内壁紧密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8)的顶部设有玻璃窗口(580),所述收集槽(54)位于玻璃窗口(580)的正下方。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灌溉设备,包括底座机架,底座机架顶部的前侧边缘且靠近左端的位置设有支架,底座机架的顶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自吸泵,自吸泵的输入端法兰连接有第一Y形吸水管,支架上架设有第二Y形吸水管,第一Y形吸水管和第二Y形吸水管之间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过滤机构,自吸泵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灌溉管。该多功能灌溉设备,通过设置的两个过滤机构可以有效防止自吸泵被堵塞,并且两个过滤机构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单独一个工作,从而让使用者在清理其中一个过滤物较多的过滤机构时,不会影响自吸泵工作,使自吸泵可以连续工作。技术研发人员:于红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红娥技术研发日:20230426技术公布日:2024/3/24
- 上一篇:一种菌菇种植用培养料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棉花点播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