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特别森林大叶黄杨白粉病虫害防治用向树冠内喷洒药物的装置。、大叶黄杨白粉病是云南省的森林病虫害,其病原在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粉孢霉属;在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丝壳属。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大叶黄杨展叶、生长时,病原菌产生大量的...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特别森林大叶黄杨白粉病虫害防治用向树冠内喷洒药物的装置。背景技术:1、大叶黄杨白粉病是云南省的森林病虫害,其病原在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粉孢霉属;在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丝壳属。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大叶黄杨展叶、生长时,病原菌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传播侵染。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夏季高温不利于该病发生为害。主要侵害叶片正面,发病症状为单个病斑圆形,白色,病斑扩大相互愈合后呈不规则形状,有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畸形、萎缩。严重时新梢感病可达100%。 防治方法:用20%粉锈宁2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在病斑开始出现时进行喷药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5次。2、为有效消除病菌和害虫,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确保森林区域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对在试验林区喷洒病虫害防治药物,进而检验病虫害防治药物对试验树木的效果。然而,现有的试验林区药物喷洒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喷洒,需要占用认同资源,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现有专利文献(申请号:201921413794.9)中公开了一种畜牧大棚的自行式多角度喷药装置,通过两个马达和伸缩管道来实现折叠杆的伸长和药物喷洒,通过该种设置能够使药物被喷洒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且喷洒的浓度能加的均匀。但是,这种设置只适合饲养和种植矮小动植物的区域,并不适合林区。3、但上述专利及现有公开的技术喷洒药物的装置,只能在树木的表面进行喷洒药物,对于大叶黄杨白粉病,采用上述喷药装置,药物只能喷到繁茂树冠的外面,大叶黄杨白粉病在里面的树叶中还会有,而且大叶黄杨白粉病会继续清蔓延,大叶黄杨白粉病无法彻底根除。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喷洒药物的装置,只能在树木的表面进行喷洒药物,药物只能喷到繁茂树冠的外面,大叶黄杨白粉病在里面的树叶中不能喷洒到药物,大叶黄杨白粉病无法彻底根除的问题。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丝杠组件、电机及变速箱2、药液泵3、药液罐4、轴承座5、喷头升降管8和导向柱14;轴承座5和导向柱14固定于车体1前部面,电机及变速箱2、药液泵3和药液罐4固定于车体1后部上面,电机及变速箱2一个输出轴与药液泵3驱动轴连接;丝杠组件由相互配合的螺母组合体9和螺杆10构成,螺杆10和导向柱14并排竖向设置,螺母组合体9上开有一个圆孔一个螺纹孔,螺母组合体9圆形孔与导向柱14滑动配合,螺母组合体9螺纹孔与螺杆10螺纹配合,螺母组合体9上方竖向设置喷头升降管8,喷头升降管8下端固定于螺母组合体9上;在电机及变速箱2与螺杆10之间设置有带动螺杆10旋转的传动机构;喷头升降管8上端固定喷头11,药液罐4通过管路连接药液泵3入口,药液泵3出口通过药液管13连接喷头11。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点:螺杆10和导向柱14上端设置有稳定架12,导向柱14与稳定架12固定,螺杆10与支架上的孔旋转配合。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点:螺杆10下端与轴承座5配合;螺母组合体9横向截面是三角形且三个角圆弧过渡。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点:电机及变速箱2与螺杆10之间的传动机构由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构成,从动齿轮7中心孔与螺杆10固定,主动齿轮6与电机及变速箱2的另一个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啮合。6、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具有以下优点:7、1、采用车体,实现整体的移动,将喷药装置移动到树冠下方,便于对树冠实施喷药;8、2、通过喷头升降管将喷头伸入到树冠中实施喷药,使得树冠内叶子都能喷射到药液。9、3、适合森林中大叶黄杨白粉病的防治,树冠中叶子受药均匀,可以彻底治疗。10、4、整体便于使用,便于推广。技术特征:1.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丝杠组件、电机及变速箱(2)、药液泵(3)、药液罐(4)、喷头升降管(8)、轴承座(5)和导向柱(14);轴承座(5)和导向柱(14)固定于车体(1)前部面,电机及变速箱(2)、药液泵(3)和药液罐(4)固定于车体(1)后部上面,电机及变速箱(2)一个输出轴与药液泵(3)驱动轴连接;丝杠组件由相互配合的螺母组合体(9)和螺杆(10)构成,螺杆(10)和导向柱(14)并排竖向设置,螺母组合体(9)上开有一个圆孔一个螺纹孔,螺母组合体(9)圆形孔与导向柱(14)滑动配合,螺母组合体(9)螺纹孔与螺杆(10)螺纹配合,螺母组合体(9)上方竖向设置喷头升降管(8),喷头升降管(8)下端固定于螺母组合体(9)上;在电机及变速箱(2)与螺杆(10)之间设置有带动螺杆(10)旋转的传动机构;喷头升降管(8)上端固定喷头(11),药液罐(4)通过管路连接药液泵(3)入口,药液泵(3)出口通过药液管(13)连接喷头(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10)和导向柱(14)上端设置有稳定架(12),导向柱(14)与稳定架(12)固定,螺杆(10)与支架上的孔旋转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10)下端与轴承座(5)配合;螺母组合体(9)横向截面是三角形且三个角圆弧过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及变速箱(2)与螺杆(10)之间的传动机构由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构成,从动齿轮(7)中心孔与螺杆(10)固定,主动齿轮(6)与电机及变速箱(2)的另一个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啮合。技术总结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车体(1)、丝杠组件、电机及变速箱(2)、药液泵(3)、药液罐(4)、喷头升降管(8)和导向柱(14);电机及变速箱一个输出轴与药液泵驱动轴连接;丝杠组件由相互配合的螺母组合体(9)和螺杆(10)构成,螺杆和导向柱并排竖向设置,螺母组合体圆形孔与导向柱滑动配合,螺母组合体螺纹孔与螺杆螺纹配合,螺母组合体上方竖向设置喷头升降管;在电机及变速箱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带动螺杆旋转的传动机构;喷头升降管上端固定喷头(11),药液泵出口通过药液管连接喷头。解决了现有的喷洒药物的装置只能在树木的表面进行喷洒药物,药物只能喷到繁茂树冠的外面,大叶黄杨白粉病在里面的树叶中不能喷洒到药物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赵红盈,孙骥,赵国玉,孙吉筑,田国栋,李雨婷,马艺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技术研发日:20231009技术公布日:2024/5/12

森林病虫害防治药物升降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