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田间施肥,具体为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目前,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已有多年生稻品种),秆直立,高.-.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水稻田间施肥,具体为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已有多年生稻品种),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锥刺状;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胚比约为颖果长的1/4。2、而为了保证水稻结果充实,会定期对水稻进行施肥,通常通过人工对水稻田内进行抛洒肥料,来完成施肥。3、而人工拍撒施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人工移动到水稻田内部,以及对施肥者的衣服打湿,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包括背箱,所述背箱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漏料板,所述漏料板一侧开设有漏料槽,所述背箱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中部可拆卸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与漏料板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所述传动轴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排料板,所述背箱外壁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防堵机构;3、所述防堵机构包括在所述背箱外壁一侧开设的活塞槽、在所述活塞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挡板、在所述挡板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杆、以及在所述挤压杆外壁套接的弹簧,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料口相互对应,所述弹簧两侧分别与所述背箱、挤压杆外壁可拆卸。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背箱外壁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排料板相互对应。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出料口另一侧连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多组所述排料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漏料槽相互对应。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驱动箱内部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连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通安装。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驱动箱内部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蓄电池。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0、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将大量的肥料倒入背箱内部,并穿戴在操作者背部,背箱内部的肥料会因为自身重力自动漏入相邻两组排料板之间,驱动伺服电机带动排料板转动,转动的排料板、可以将位于相邻两组排料板之间的肥料导入出料口,完成施肥,同时配合防堵机构,当出料口无法排出肥料时,操作者可以不断挤压挡板,对漏料槽内部的肥料进行搅动,避免大量的肥料卡死在漏料槽内,造成肥料堵塞。11、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气泵出气端连通安装有导管,且导管另一端与软管连通安装,当背箱内部的肥料导入出料口时,驱动气泵将高压气流输送到软管内,可以将软管内部的肥料吹出,配合调节气泵的档位和延长管,可以控制肥料喷出的距离,避免操作者在水稻附近进行施肥,提高了施肥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包括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箱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漏料板,所述漏料板一侧开设有漏料槽,所述背箱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中部可拆卸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与漏料板底部中间转动安装,所述传动轴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排料板,所述背箱外壁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防堵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排料板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另一侧连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连通安装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排料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漏料槽相互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内部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连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通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内部另一侧可拆卸安装有蓄电池。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水稻田间施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包括背箱,所述背箱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漏料板,所述漏料板一侧开设有漏料槽,所述背箱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中部可拆卸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本技术通过将大量的肥料倒入背箱内部,并穿戴在操作者背部,背箱内部的肥料会因为自身重力自动漏入相邻两组排料板之间,驱动伺服电机带动排料板转动,转动的排料板、可以将位于相邻两组排料板之间的肥料导入出料口,完成施肥,同时配合防堵机构,当出料口无法排出肥料时,操作者可以不断挤压挡板,对漏料槽内部的肥料进行搅动,避免大量的肥料卡死在漏料槽内,造成肥料堵塞。技术研发人员:唐宝山,姜万里,刘宏健,黄亚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宝山技术研发日:20230912技术公布日:2024/5/12

一种水稻田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