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结构,具体为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甘薯等薯类作物多采用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养,在茎尖苗培养阶段,将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容器接种个茎尖,需要实用性大量灌装培养瓶的培养瓶,每个培养瓶中液体培养基的量必须一致,否则培养出来的组织培养苗品质会差别大。手动操作无法保证培养瓶中...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结构,具体为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背景技术:1、甘薯等薯类作物多采用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养,在茎尖苗培养阶段,将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容器接种1个茎尖,需要实用性大量灌装培养瓶的培养瓶,每个培养瓶中液体培养基的量必须一致,否则培养出来的组织培养苗品质会差别大。手动操作无法保证培养瓶中培养液的均一性,通过灌装机可实现同步灌装,如公开专利“一种多点自动定量组织培养液搅拌灌装机”(申请号:cn202011174795.x)采用集成一体的搅拌装置、灌装平台和灌装装置,可实现多通道定量灌装,然而,其结构为通过输液泵向分液盘中通入培养液,并通过在每个灌装接头上设置的一个调节阀调节流量。然而,在向分液盘通入培养液初始阶段,无法同时到达每个灌装接头,造成每个培养瓶中接收培养液并非完全同步,影响了体积的一致性。2、如何控制培养基同时流入下方的培养瓶中的问题,现有技术无法解决。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可实现每个培养瓶同时接收液体培养基,保证灌装量的均一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2、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包括灌装架体、以及设置在灌装架体上的灌装设备,所述灌装设备包括盖体、上底板、下底板、球阀和控制杆,所述盖体为箱型结构,与上底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培养基的暂存空间;所述盖体、上底板和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球阀为均匀排布的若干个,同一列球阀通过控制杆连接;分别设置贯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相对面还分别设置了容纳球阀的空腔;所述球阀上设置了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球阀,上底板的第一通孔、球阀的第二通孔和下底板的第一通孔形成通路。3、操作人员旋转控制杆带动控制杆上的球阀旋转,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时,灌装设备盖体内、上底板上方的培养基下落。4、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连通至分装管。5、优选的,所述分装管可以为玻璃管或耐高温橡胶管。6、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控制杆的顺滑旋转和支撑,控制杆可以采用轴承座设置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7、为了控制不同列的球阀同时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灌装设备还设置了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固定至灌装架体上的正反转电机、平行于灌装设备盖体设置的水平齿条,供水平齿条往复平移的水平槽、连接至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齿轮、设置于控制杆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与水平齿条啮合;使用时,正反转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通过水平齿条的传送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而控制控制杆以及对应的球阀的转动,从而控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路的打开和关闭,实现不同列分装管的同步开闭。8、优选的,所述灌装机还设置了位于灌装设备下方的转运设备,所述转运设备包括设置于灌装架体上的托盘、限位槽和传送件,托盘卡在限位槽内,下方为传送件,传送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带动上方的托盘移动,在限位槽上设置位置开关检测托盘到位情况。传送件可以为传送带,还可以替换为常用的传动链条或传动辊结构,此为机械领域常用结构。9、进一步的,所述灌装机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位置开关、正反转电机、传送件的驱动机构分别信号连接,接收位置开关传送的托盘到位信息,控制正反转电机的启闭动作、传动件的启停动作。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上、在球阀两端分别设置了密封垫,防止通道内的培养基溢出。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容纳密封垫的密封槽(图中未标号)。11、优选的,所述灌装机还包括设置于灌装架体上的培养基配制罐、储存罐,所述培养基配制罐用于配制培养基,通过带有压力泵的管道连接至储存罐,储存罐具有保温层用于储存培养基,所述储存罐通过带有压力泵的管道连接至灌装设备,通过灌装设备将培养基分装至置于转运设备上的培养瓶中。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有通过控制杆调整灌装通路的技术方案,同一列控制杆上的球阀通过旋转形成通路,将液体培养基通至培养瓶中;不同列控制杆的球阀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同步动作,从而实现灌装设备整体培养基的同步灌装,保证每个培养瓶中培养基体积和物料一致性;14、2,本申请无需在每个分装管上安装阀门调整,节省了制作成本和调控成本,避免阀门损坏时的维护成本;15、3,本结构通过plc控制器,通过位置开关监控培养瓶的位置,通过电机调控所有球阀统一动作,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特征:1.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架体、以及设置在灌装架体上的灌装设备,所述灌装设备包括盖体、上底板、下底板、球阀和控制杆,所述盖体为箱型结构,与上底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培养基的暂存空间;所述盖体、上底板和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球阀为均匀排布的若干个,同一列球阀通过控制杆连接;分别设置贯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相对面还分别设置了容纳球阀的空腔;所述球阀上设置了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球阀,上底板的第一通孔、球阀的第二通孔和下底板的第一通孔形成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连通至分装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管为玻璃管或耐高温橡胶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控制杆采用轴承座设置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设备还设置了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固定至灌装架体上的正反转电机、平行于灌装设备盖体设置的水平齿条,供水平齿条往复平移的水平槽、连接至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齿轮、设置于控制杆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与水平齿条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还设置了位于灌装设备下方的转运设备,所述转运设备包括设置于灌装架体上的托盘、限位槽和传送件,托盘卡在限位槽内,下方为传送件,传送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带动上方的托盘移动,在限位槽上设置位置开关检测托盘到位情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传送件为传送带、传动链条或传动辊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位置开关、正反转电机、传送件的驱动机构分别信号连接,接收位置开关传送的托盘到位信息,控制正反转电机的启闭动作、传动件的启停动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上、在球阀两端分别设置了密封垫,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容纳密封垫的密封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还包括设置于灌装架体上的培养基配制罐、储存罐,所述培养基配制罐通过带有压力泵的管道连接至储存罐,储存罐具有保温层,所述储存罐通过带有压力泵的管道连接至灌装设备,通过灌装设备将培养基分装至置于转运设备上的培养瓶中。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自动甘薯培养基灌装机,包括灌装架体、以及设置在灌装架体上的灌装设备,灌装设备包括盖体、上底板、下底板、球阀和控制杆;盖体为箱型结构,与上底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培养基的暂存空间;盖体、上底板和下底板固定连接;球阀为均匀排布的若干个,同一列球阀通过控制杆连接;上底板和下底板设置贯穿的第一通孔;球阀上设置了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球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形成通路。本技术提供了带有通过控制杆调整灌装通路的技术方案,不同列控制杆的球阀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同步动作,从而实现灌装设备整体培养基的同步灌装,保证每个培养瓶中培养基体积和物料一致性。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凤,丁军,王月月,韩振,胥宏博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宇泰生物种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9技术公布日:2024/5/12
- 上一篇:一种可叠加的主线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花保护夹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