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东北黑土区横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等多个气候区域。以黑土区西部为例(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我国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耕地面积超过万km,是商品粮主要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背景技术:1、东北黑土区横跨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等多个气候区域。以黑土区西部为例(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我国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耕地面积超过30万km2,是商品粮主要供应地,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2、但是由于该区域经常遭受早春低温以及水资源匮乏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传统种植中的“大肥大水”模式无法适应现有的不合理的水热资源结构,导致包括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内的大田主栽作物的抗逆性较差,影响作物产量,如以玉米为例,东北黑土区的玉米单产水平低于东北平均产量20%以上,进而导致包括东北黑土区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效益下降,对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的负面影响显著。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所述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以滴灌装置为运送基础,将灌溉、施肥和二氧化碳增肥三种田间管理方法合理搭配,对大田作物合理灌溉、施肥和增肥,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热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达到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和增产的目的。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3、将大田作物种植在布设有滴灌装置的田块中,并对所述大田作物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收获,所述滴灌装置埋设于地表以下4-8cm处;4、所述田间管理包括对种植后的大田作物进行灌溉、施肥、二氧化碳增肥和病虫草害防治;5、对所述大田作物每灌溉一次后,随即进行一次二氧化碳增肥,二氧化碳通过滴灌装置施用,二氧化碳的用量为3400-3600l/hm2。6、优选的,所述大田作物包括玉米。7、优选的,以所述滴灌装置进行所述灌溉,所述灌溉的次数为6-10次;单次灌水量依据田块的田间持水量确定,当所述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单次灌水量为5-15m3/亩,当所述田间持水量为60%-70%时,单次灌水量为20-30m3/亩;每次灌水时确保滴灌带两侧20-30cm处土壤湿润。8、优选的,所述施肥包括对种植后的大田作物施用氮肥、钾肥和磷肥;9、所述氮肥以尿素计,整个生育期内氮肥的用量为180-220kg/hm2;10、所述钾肥以硫酸钾计,整个生育期内钾肥的用量为120-160kg/hm2;11、所述磷肥以磷酸二氢钾计,整个生育期内磷肥的用量为80-120kg/hm2。12、优选的,所述施肥包括对大田作物施用基肥和追肥;13、以质量计,所述基肥按照20%的氮肥、10%的磷肥和10%的钾肥施用,剩余肥料通过所述滴灌装置对所述种植后的作物进行四次追肥,所述剩余肥料为80%的氮肥、90%的磷肥和90%的钾肥;14、以质量计,所述四次追肥包括:拔节期按照20%氮肥、30%磷肥和40%钾肥施用;大喇叭口期按照20%氮肥、30%磷肥和30%钾肥施用;开花期按照20%氮肥、20%磷肥和10%钾肥施用;灌浆期按照20%氮肥、10%磷肥和10%钾肥施用。15、优选的,所述种植前,还包括选地、整地和布设滴灌装置;16、所述整地包括对田块进行旋耕和耙地起垄,所述旋耕的深度为30-40cm,垄距为55-65cm。17、优选的,所述布设滴灌装置包括:在垄沟中间位置埋设滴灌带,并每隔70-80m垄长铺设一条与所述垄的方向垂直的主管带。18、优选的,所述玉米的种植密度为7.5-8.5万株/hm2,保苗密度为7-8万株/hm2;所述玉米的种植时期为田块耕层10cm以上的地表温度连续一周以上>8-10℃时。19、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水肥气一体化智能管控设备。20、优选的,所述大田作物种植前,将大田作物的种子晾晒2-4天,并以杀菌剂进行拌种;所述杀菌剂包括粉锈宁、多菌灵、立克秀或甲胺磷。21、有益效果: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田作物种植在布设有滴灌装置的田块中,并对所述大田作物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收获,所述滴灌装置埋设于地表以下4-8cm处;所述田间管理包括对种植后的大田作物进行灌溉、施肥、二氧化碳增肥和病虫草害防治;对所述大田作物灌溉一次后,随即进行一次二氧化碳增肥,二氧化碳通过滴灌装置施用,二氧化碳的用量为3400-3600l/hm2。本发明所述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以滴灌装置为运送基础,将灌溉、施肥和二氧化碳增肥三种田间管理方法合理搭配,通过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直接施加于作物根部,可以明显改善大田环境下,作物根部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状态,加速作物根部气体交换过程,促进养分循环,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热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在传统的浅埋滴灌系统中增加二氧化碳气肥供应,改良传统的滴灌灌溉方式,强大的气体流速会显著地减少滴灌喷头堵塞情况,从成本投入角度出发,极大的减小了浅埋滴灌后期的维护、清洗和疏通成本。技术特征:1.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田作物包括玉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滴灌装置进行所述灌溉,所述灌溉的次数为6-10次;单次灌水量依据田块的田间持水量确定,当所述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单次灌水量为5-15m3/亩,当所述田间持水量为60%-70%时,单次灌水量为20-30m3/亩;每次灌水时确保滴灌带两侧20-30cm处土壤湿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包括对种植后的大田作物施用氮肥、钾肥和磷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包括对大田作物施用基肥和追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前,还包括选地、整地和布设滴灌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滴灌装置包括:在垄沟中间位置埋设滴灌带,并每隔70-80m垄长铺设一条与所述垄的方向垂直的主管带。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的种植密度为7.5-8.5万株/hm2,保苗密度为7-8万株/hm2;所述玉米的种植时期为田块耕层10cm以上的地表温度连续一周以上>8-10℃时。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水肥气一体化智能管控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田作物种植前,将大田作物的种子晾晒2-4天,并以杀菌剂进行拌种;所述杀菌剂包括粉锈宁、多菌灵、立克秀或甲胺磷。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法。本发明以滴灌装置为运送基础,将灌溉、施肥和二氧化碳增肥三种田间管理方法合理搭配,通过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直接施加于作物根部,可以明显改善大田环境下,作物根部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状态,加速作物根部气体交换过程,促进养分循环,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热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在传统的浅埋滴灌系统中增加二氧化碳气肥供应,改良传统的滴灌灌溉方式,强大的气体流速会显著地减少滴灌喷头堵塞情况,从成本投入角度出发,极大地减小了浅埋滴灌后期的维护、清洗和疏通成本。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楠,张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0

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的二氧化碳增肥抗逆栽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