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昆虫养殖装置,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昆虫的人工培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用途包括用作科研实验的模型生物、用于环境控制研究的生物指标、作为生物防治剂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以及作为生物学教学的实践材料。在这些应用中,昆虫及其若...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昆虫养殖装置,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背景技术:1、昆虫的人工培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用途包括用作科研实验的模型生物、用于环境控制研究的生物指标、作为生物防治剂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以及作为生物学教学的实践材料。在这些应用中,昆虫及其若虫的生长和发育状况,以及其所处环境的稳定性,都将对最终的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2、常规培养箱的体型较大,多用于大规模的昆虫饲养,移动箱体时较为困难;对于需要特殊单独饲养或者是有便携饲养需求的昆虫,并不适宜采用常规培养箱进行饲养。3、此外,在饲养过程中,昆虫产生的粪便与饲料混合在一起不仅会大大降低昆虫的进食量,而且会影响饲养盒的整体环境。传统昆虫培养箱需要人工分离昆虫和排泄物,从而进行清扫工作,这个过程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刚刚孵化的若虫,工作人员需要非常小心翼翼地操作,以免损害到脆弱的若虫。然而这种误伤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法避免。其次,人工清理过程会干扰昆虫的生长环境。在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需要移动和搅动培养介质,这将直接干扰昆虫的生活空间和行为。例如,昆虫可能被迫从其熟悉的环境中移出,或者其通行的路径被搅乱。这些干扰可能会对昆虫尤其是若虫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具有便携性且能高效清理昆虫粪便,同时减少对昆虫尤其是若虫生长环境的干扰,以提高昆虫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满足科研和产业的需要。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包括顶盖、饲养盒和收集盒;所述饲养盒、收集盒的上端均设置有开口;收集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饲养盒的腔室,饲养盒可活动的设置在收集盒内,饲养盒的下端面和收集盒的底部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饲养盒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外延板;收集盒的上部设置有容纳所述外延板的定位槽,外延板可活动的置于定位槽内;饲养盒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纱网;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二盖体固定在第一盖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盖体扣合在饲养盒上端的开口上;所述第二盖体扣合在收集盒上端的开口上;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盖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盖体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设置有纱窗。4、优选地,还包括水槽、食槽和栖息部件;所述水槽、食槽和栖息部件放置在所述过滤纱网上。5、优选地,所述第二盖体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套环,当所述第二盖体扣合在所述收集盒上端的开口上时,所述套环的内侧面贴合于所述收集盒的外侧面上。6、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环;所述饲养盒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过滤纱网覆盖于饲养盒底部的开口上;所述连接环套接在饲养盒的底部,将过滤纱网固定在饲养盒的底部。7、优选地,所述外延板配置有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饲养盒的两侧;所述定位槽对应所述外延板配置有两个。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9、饲养盒底部设置的过滤纱网实现了昆虫与其排泄物的分离,使得昆虫粪便可以直接通过过滤纱网落入到收集盒中,无需将昆虫移动至其他容器中进行清理,大大简化了人工清理昆虫排泄物的过程,并提高了养殖效率;顶盖上设置的纱窗能够保持整体养殖装置内适宜的空气流通和湿度;双层壳体的改进设计为昆虫提供了一个更稳定、更舒适的生长环境,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给昆虫尤其是若虫成长带来的影响;顶盖能够同时将饲养盒和收集盒封闭,进行装置的转移时,能够防止饲养盒从收集盒中掉出来、消除饲养盒在收集盒中晃动产生的碰撞噪声,减少对昆虫的惊吓,将顶盖从收集盒上分离后,顶盖与饲养盒保持扣合状态,通过顶盖将饲养盒从收集盒中取出来,便于对收集盒内部的粪便进行清理,防止昆虫从饲养盒中跑出来。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饲养盒(8)和收集盒(5);所述饲养盒(8)、收集盒(5)的上端均设置有开口;收集盒(5)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饲养盒(8)的腔室,饲养盒(8)可活动的设置在收集盒(5)内,饲养盒(8)的下端面和收集盒(5)的底部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饲养盒(8)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外延板(4);收集盒(5)的上部设置有容纳所述外延板(4)的定位槽(3),外延板(4)可活动的置于定位槽(3)内;饲养盒(8)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纱网(10);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体(7)和第二盖体(1);第二盖体(1)固定在第一盖体(7)的上部;所述第一盖体(7)扣合在饲养盒(8)上端的开口上;所述第二盖体(1)扣合在收集盒(5)上端的开口上;所述第一盖体(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盖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盖体(7)的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设置有纱窗(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槽(13)、食槽(12)和栖息部件(9);所述水槽(13)、食槽(12)和栖息部件(9)放置在所述过滤纱网(10)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套环(6),当所述第二盖体(1)扣合在所述收集盒(5)上端的开口上时,所述套环(6)的内侧面贴合于所述收集盒(5)的外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11);所述饲养盒(8)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过滤纱网(10)覆盖于饲养盒(8)底部的开口上;所述连接环(11)套接在饲养盒(8)的底部,将过滤纱网(10)固定在饲养盒(8)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板(4)配置有两个,对称布置在所述饲养盒(8)的两侧;所述定位槽(3)对应所述外延板(4)配置有两个。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包括顶盖、饲养盒和收集盒;所述饲养盒、收集盒的上端均设置有开口;收集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饲养盒的腔室,饲养盒可活动的设置在收集盒内,饲养盒的下端面和收集盒的底部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饲养盒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外延板;收集盒的上部设置有容纳所述外延板的定位槽,外延板可活动的置于定位槽内;饲养盒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纱网;本技术的设计,具有便携性且能高效清理昆虫粪便,降低人工粪便清扫频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昆虫尤其是若虫的人为干扰,以提高昆虫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满足科研和产业的需要。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奎,董佳佳,周翔,李家乐,刘永,李婷,李冲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医科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013技术公布日:2024/5/10

便携式双壳体昆虫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