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黄鳝驯化,特别是涉及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黄鳝(monopterus albus)又名鳝鱼,隶属于辐鳍鱼纲合鳃鱼科,黄鳝属(monopterus),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淡水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主要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道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黄鳝驯化,特别是涉及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1、黄鳝(monopterus albus)又名鳝鱼,隶属于辐鳍鱼纲合鳃鱼科,黄鳝属(monopterus),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淡水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主要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道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因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在中国有极大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对黄鳝供不应求,各产区大量捕捉,使中国野生黄鳝资源日渐稀缺,人工规模化养殖迫在眉睫。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已取得突破,但短期内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殖需要,苗种仍依靠野生来源。2、当前,野生苗种驯化成活率的高低是制约黄鳝产业健康发展与否的关键。而驯化场景、苗种来源、处理方法、饵料组成均是影响野生苗种驯化成活率高低的因子。3、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占用空间大、驯化成活率低的问题,集野生黄鳝苗种处置、暂养、驯化、养殖等功能于一体苗种驯化装置相对较少,在申请号为cn201810816285.4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蓄水池、加热池、培育池和排污池,但该装置集成度较差,建造时较为繁琐。4、为此提出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包括:3、圆水槽,所述圆水槽放置在支架上,所述圆水槽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伸出所述圆水槽,所述堵头穿过所述支架,所述圆水槽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圆水槽内放置有水草固定框,所述圆水槽内设置有料台,所述圆水槽内放置有水质监控仪,所述圆水槽内放置有若干气泡石和加热棒,所述气泡石上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气泡石一端连通有增氧机,所述圆水槽内放置有仿生态鳝巢和若干火山石。4、优选的,所述仿生态鳝巢为pvc材质波浪形横纹方片。5、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6、s1、装置准备:先将驯化装置各部件组装好,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驯化装置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大薸移植到水草固定框内,大薸覆盖水面的1/2;7、s2、放养方法:向圆水槽中通入活水,并保持水位在0.7~0.9m,ph7.0~7.5;加入抗应激营养素;按照50~100尾/平方米水体放养规格8~15g/尾的鳝苗,鳝苗需无病、无伤、粘液完整、规格整齐,来自当地,48小时内用专业鳝笼捕获经过疫病检测,未经过长期囤养或运输或电击或药麻;放苗时先将鳝苗置于圆水槽旁专门框中静置5分钟,再在圆水槽中浸浴苗种3次,分别持续15s、20s、60s,最后将苗种倒入水中;8、s3、处置方法:鳝苗倒入圆水槽的水中3天后,观察鳝苗死亡情况,挑出死苗,开启加热棒,缓慢升高温度,每升高2℃停滞1小时,直至升高到32℃保持7天;放苗后第四天按照鳝苗体重的1.5~3%投喂水丝蚓,每日投喂1次,每次夜间投喂,投喂时将水丝蚓放置在料台上;放苗后第四至第六天投喂鲜活水丝蚓,第七至第十天投喂剁碎的新鲜水丝蚓;放苗后第十二天投放驱虫、杀菌药物,连用3天;9、s4、转饲驯化:放苗后第十三天开始转饲驯化,用剁碎的水丝蚓混合商品饲料形成驯化料进行驯化,驯化持续10天;10、s5、微生态营造:驯化后,圆水槽中投放干净鲜活螺蛳1.5kg、贝1.5kg,定期使用芽孢杆菌0.2g/l。11、优选的,所述圆水槽的材质为玻璃钢或食品级pvc,直径2m,深1m,内壁光滑,颜色为黑色。12、优选的,s1中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25%,所述圆水槽的容积为3.14m3。13、优选的,s1中大薸每株茎叶5~8片,嫩绿色,根系完整,无虫,无枯黄。14、优选的,s2中所述抗应激营养素配方为每升水体:蔗糖3~5g,维生素c1~5g,鱼腥草2~3g,甘草3~5g。15、优选的,s2中所述疫病检测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随机选取鳝苗、所处环境、运输工具等表面微生物,并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序判断。16、优选的,s3中所述驱虫杀菌药用量为每升水体:苦楝树叶0.05~1g,干石榴皮0.01~0.02g。17、优选的,s4中所述驯化料制作方法:将剁碎的水丝蚓混合粉碎成粉末的商品料,加水搅拌成面团状,凝而不散,按照驯化料重量的0.2~0.8%添加牛磺酸;所述水丝蚓和商品料重量比依次为4:1、2:1、1:1、1:2、1:4、0:5,每2天调整一次。18、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野生黄鳝驯化装置中支架用于支撑圆水槽,排水管用于排出圆水槽内的水,进水管用于向圆水槽内加水,水草固定框用于固定大薸,水质监控仪通过线缆放入水中,线缆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水质监控仪用于监控水的质量,增氧机通过软管向水中吹气,增加水中氧气,仿生态鳝巢为多个;野生黄鳝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中规定黄鳝苗的来源、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微生态营造、处置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提高野生黄鳝驯养成活率,降低苗种成本,实现室内黄鳝工厂化养殖。技术特征:1.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态鳝巢(7)为pvc材质波浪形横纹方片。3.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水槽(1)的材质为玻璃钢或食品级pvc,直径2m,深1m,内壁光滑,颜色为黑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25%,所述圆水槽(1)的容积为3.14m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1中大薸每株茎叶5~8片,嫩绿色,根系完整,无虫,无枯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抗应激营养素配方为每升水体:蔗糖3~5g,维生素c1~5g,鱼腥草2~3g,甘草3~5g。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疫病检测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随机选取鳝苗、所处环境、运输工具等表面微生物,并进行微生物培养,测序判断。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驱虫杀菌药用量为每升水体:苦楝树叶0.05~1g,干石榴皮0.01~0.02g。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驯化料制作方法:将剁碎的水丝蚓混合粉碎成粉末的商品料,加水搅拌成面团状,凝而不散,按照驯化料重量的0.2~0.8%添加牛磺酸;所述水丝蚓和商品料重量比依次为4:1、2:1、1:1、1:2、1:4、0:5,每2天调整一次。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野生黄鳝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圆水槽,圆水槽放置在支架上,圆水槽内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堵头伸出圆水槽,堵头穿过支架,圆水槽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圆水槽内放置有水草固定框,圆水槽内设置有料台,圆水槽内放置有水质监控仪,圆水槽内放置有若干气泡石和加热棒,气泡石上连通有软管,软管远离气泡石一端连通有增氧机,圆水槽内放置有仿生态鳝巢和若干火山石;野生黄鳝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中规定黄鳝苗的来源、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微生态营造、处置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提高野生黄鳝驯养成活率,降低苗种成本,实现室内黄鳝工厂化养殖。技术研发人员:王宣朋,葛永春,张高伟,周翰林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0
- 上一篇:一种浅生槽栽培定向器
- 下一篇:一种林木伐树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