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大豆/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大豆和玉米是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运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背景技术:1、大豆和玉米是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运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适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当前,科学合理地使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构建出一个较为独特的带状结构,提升农业种植的生产率,为相关种植农户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2、油菜作为世界三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国油菜以冬油菜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0%左右,且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国产菜籽油占国产食用油的55%以上,发展油菜生产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江流域作为我国油菜主产区、油菜籽的主要加工区和菜籽油的主要消费区,具有一体化生产发展的区域优势。榨菜是茎用芥菜的加工产品,它的质地脆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属世界三大名腌菜(即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榨菜生产遍及全国14个省、直辖市,其中重庆产量居第一位,质量居全国之冠,且重庆市涪陵区是榨菜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地,被誉为中国的“榨菜之乡”。榨菜生育期短、人工农资投入少、收益快且高,重庆地区农民多喜种植榨菜。近年来,许多地区均存在榨菜和油菜争地矛盾,由于榨菜优势明显,农民大多偏向于种植榨菜,而轻种植油菜,严重影响国家粮油安全。因此,通过第一年油菜套种榨菜实行地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第二年接茬大豆套种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种植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解决榨菜油菜与大豆玉米的套种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发明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大豆/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按照下述步骤实施:4、1)播前准备5、选地,根据榨菜、油菜、玉米和大豆作物特点,依据保水保肥性佳、通透性好、质地疏松、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砂土、砂壤土或壤土种植,在播种前机械深耕一次,耕整达到播种要求,深度翻耕土壤25-30cm,次年轮作浅耕10-15cm,将地表植被、前茬作物均翻耕到10cm耕作层以下,细碎、平整地面,确保地表土壤无根茎、杂草;6、规范带植,油菜/榨菜带状复合种植采用2:4模式,榨菜行距33cm,株距33m;油菜行距40cm,株距33cm,榨菜与油菜行距50.5cm,2行油菜+4行榨菜;7、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采用2:3模式,玉米行距40cm,株距35cm;大豆行距30cm,株距20cm,玉米与大豆行距70cm,2行玉米+3行大豆;8、2)榨菜/油菜带状复合种植9、2.1)榨菜种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有利于出苗的天气播种播种,若土壤干燥缺水,不利于出苗;播种后有连阴雨天气对出苗更为有利;可采用育苗移栽,种植密度达到6000-7000株,株距应为32cm或35cm,每穴播种1-2粒;10、田间管理,幼苗3片真叶时,施用尿素5kg/667m2,幼苗6片真叶时,用芭田复合肥(n-p-k含量为21-11-13)40-45kg/667m2,或沃夫特控释掺混肥(n-p-k含量为28-8-8)40-45kg/667m2,全生育期施用一次即可,于杂草生长初期施用除草剂双丰双除或黄金盖,防除杂草,时间一般为12月上中旬,全生育期施用一次,即可有效防除杂草;11、病虫害防治,蚜虫防治可用20%氰戊菊脂1000倍液、10%吡虫灵1500倍液以及辟蚜雾1500倍液等喷雾;12、菜青虫防治,当苗床出现10%以上的菜苗叶片被菜青虫危害后就应进行防治,其药液选用应符合有关规定,如20%的三唑磷乳油、bt乳油800倍液喷雾;13、霜霉病防治,发病初期,用80%的代森锰锌或50%的多菌灵或75%的百菌清500-800倍液轮换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14、根肿病防治选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配制的90%的“根肿消”,于3叶期施肥时,667m2用1.3kg兑水400kg进行灌窝,防效达70%以上。15、2.2)油菜种植,要求油菜早发、早苔、壮苔,争取菜苔在春节前上市,中熟和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播期要提早到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早熟品种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直播比移栽推迟7-10天。可选择采用育苗移栽、穴直播或机械穴播;16、田间管路,施足底肥,亩施45%油菜复合肥25~30kg,硼砂1kg和畜粪水1000kg;早施提苗肥,移栽成活后亩施尿素5kg,同时中耕松土除草;施好腊肥,在冬至前后亩施尿素5kg;增施苔肥,在摘苔前的5~7天或采收菜苔24小时内亩施尿素5~10kg,促分枝早生快发;17、绿色防控病虫害,需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而摘苔后的油菜特别要注意菌核病防控。一般初花期进行防治1次~2次,每亩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75g,或25%咪鲜胺乳油40~60ml,或50%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30~180g兑水50~60kg喷雾;18、3.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榨菜、油菜收获后,套作2行玉米,3行大豆,其中榨菜行种玉米,油菜行种大豆。在此种植模式下,最好选用籽粒玉米在3月中上旬播种、籽粒夏大豆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的套作带状模式,玉米带宽40cm,大豆带宽90cm(带内种3行,行距30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70cm(可采用玉米机收)。玉米株距35cm、大豆株距20cm,人工点播一穴留双株;玉米密度3500--4000株/亩、大豆密度8300--9300株/亩;19、田间管理,玉米与大豆施肥原则不同,玉米下肥量一定要足,施肥原则按各地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实施,玉米用缓释肥一次性施,或两段施肥(1:1),施肥位点距离玉米20--25厘米处。玉米移栽时使用复合肥(22-10-8或相近配方)20、40--50公斤/亩或有机无机复混肥(13-5-7有机质≥10或相近配方)60--80公斤/亩为底肥;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5公斤/亩;21、芽前除草,以芽前封闭除草为主,苗后定向除草为辅。在播种后2天内,雨后无风、土壤湿润,立即封闭除草。可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80-100毫升/亩,兑水45公斤喷施,如阔叶草较多可混加草胺磷(80-120克/亩);22、苗后定向除草两次,玉米4叶期与拔节期可用75%噻吩磺隆0.7克-1克/亩兑水30-40公斤喷施,大豆可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100克/亩或10%精喹禾灵乳油20毫升/亩+25%氟磺胺草醚20克/亩兑水30-40公斤喷施;23、化学调控,调节剂控高:在玉米8--10片叶时,亩用胺鲜·乙烯利(玉米矮丰)2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严格控制用量,不能重复喷雾;大豆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分别用5%烯效唑20-50克/亩(苗期剂量可小至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徒长和抗倒,不能重复喷雾;24、微肥促花保荚:大豆分枝期、初花期与鼓粒初期(r5),结合病虫统防及调节剂处理喷施叶面肥,每亩用90%的磷酸二氢钾50克+稀施美50毫升,套作大豆在初花期可添加8%胺鲜脂20克,对水30--40公斤;25、防病治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大豆初花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可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敌杀死)、高效氯氰菊脂、杀虫双等喷雾防治,大豆从初花期到盛花期要防治2次,每次间隔7-10天。26、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榨菜选用“涪杂5号”、“永安小叶”中一种;油菜选用: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油菜,如庆油3号、油研57、渝油28、鼎油杂3号中一种;夏大豆选用:耐阴、抗倒伏、耐密植的品种,如渝豆11号、渝豆1号、渝豆2号、南豆12、南夏豆25中一种;春玉米选用:植株较矮、耐密、抗倒、高产、生育期适中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品种,如渝单821、渝单59、三峡玉23、中单808、仲玉3号中一种。27、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所述作物种植时期,榨菜在第一年9月中下旬种植;油菜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早熟品种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春玉米在第二年3月中上旬播种;夏大豆第二年在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28、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所述油菜/榨菜和夏大豆/春玉米均实行规范带植,油菜/榨菜带状复合种植(2:4模式):2.4m开厢,榨菜行距33cm,株距33m;油菜行距40cm,株距33cm,榨菜与油菜行距50.5cm,2行油菜+4行榨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3模式):2.4m开厢,玉米行距40cm,株距35cm;大豆行距30cm,株距20cm,玉米与大豆行距70cm,2行玉米+3行大豆。29、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所述作物榨菜种子和大豆种子需需采用拜耳高巧吡虫啉(有效成分600g/升)拌种剂进行拌种后播种,能有效防治病虫鸟害。30、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所述油菜/榨菜带状复合种植中,油菜实行适时适度摘苔,可提高整个模式种植中油菜种植环节的经济效益,只采收菜苔1次,当菜苔抽出20-25cm高度摘苔10-15cm,基部留足10cm以上以便分枝,早抽苔的早摘,迟抽苔的迟摘,摘苔用酒精消毒过的刀片采收,不建议用手摘,以免扩大摘苔口子,摘苔时间一般在次年1月-2月。31、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所述油菜/榨菜和夏大豆/春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控。32、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榨菜种植时需适时收获,当菜株“冒顶”时收获最为适宜,所谓“冒顶”,即用手分开2-3片心叶能见淡绿色花蕾的时期,过早收获,瘤茎未充分成熟,产量不高;过晚收获,瘤茎含水量增加,皮筋增厚增粗,加工成菜率下降,品质变劣。33、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油菜苗苔期营养生长旺,易早发,摘苔后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强,菜苔食用无苦涩味、营养价值高,油菜籽产量高的油苔兼用型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在一定种植区域搭配种植早、中、晚熟双低品种,延长菜苔采摘上市期,调节菜苔上市量。34、根据所述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选地应避免选择盐碱、低洼、黏重土壤田地。稻田或旱地皆可种植。如是稻田,水稻散籽时需及时排水,水稻收获后及时开好厢沟边沟,排水通畅无积水,旱地一般排水良好,35、有益效果:36、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油菜/榨菜接茬夏大豆/春玉米实行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可在同一块土地上实行套作和轮作,借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规范带植,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复种指数、提升农业种植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方法简单、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