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的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底栖动物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内陆湖泊水域中,有许多底栖动物生活中水体底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空前高涨,这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排放、水利工程、挖沙采矿、引水灌溉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水生生...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底栖动物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背景技术:1、内陆湖泊水域中,有许多底栖动物生活中水体底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空前高涨,这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排放、水利工程、挖沙采矿、引水灌溉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其中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影响。随着水产事业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发展,对底栖动物的研究逐渐深入,验证湖泊底栖生物适宜生存生境对于保护底栖生物资源和多样性至关重要。2、由于底泥数量有限,如果用传统的采泥器抓取底泥来收集底栖动物会减少系统中有限的底泥,并且会大范围扰动生态系统,使水体变浑浊,将非常不利于调查与研究的进展。现有中国专利cn 217038531u的一种水生态实验底栖动物收集装置,通过固定在吊绳上的金属线框架对底栖动物进行收集,其中金属线框架的网目较小,且金属线框架的高度较高,对于底栖动物的体积和爬行能力等的要求较高,不能够保证收集湖泊内的底栖动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且金属线框架内放置有大量鹅卵石,该装置的放置和采集过程对于水体的扰动较大,非常不利于调查与研究的进展。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2、现有技术对于收集的底栖动物的要求较高,不能够保证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且装置的放置和采集过程会大范围扰动生态系统,使水体变浑浊,非常不利于调查与研究的进展。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4、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包括:收放装置、人工基质板、钢丝绳、底座和连接环;所述底座由立方体架、活动侧板和四个棱锥形凹槽组成;所述棱锥形凹槽结构插进土里,所述立方体架侧面的活动侧板沿着底座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所述活动侧板和立方体架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环;所述人工基质板间隔固定在所述钢丝绳中部;所述钢丝绳下部由下至上依次链接侧板连接环和立方体架顶部连接环,所述钢丝绳的顶端链接收放装置。5、优选地,所述四个锥形凹槽内设置不同基质的生境。6、优选地,所述活动侧板和四个锥形凹槽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7、优选地,人工基质板上基于共有四块区域,每块区域均使用不同的材质构建。8、优选地,所述立方体架为不锈钢材质,其长和宽均为40cm,高为20cm。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0、本发明基于多个锥形凹槽和不同材质划分的人工基质板为底栖动物提供不同生存基质,能够同时能够兼顾在水底底层活动的底栖生物和一些固着型底栖生物,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方式,放置过程和采集过程对水体扰动均较小,整个过程中基本不扰动底泥,因此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技术特征:1.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放装置(1)、人工基质板(2)、钢丝绳(3)、底座(4)和连接环(5);所述底座(4)由立方体架、活动侧板和四个棱锥形凹槽组成;所述棱锥形凹槽结构插进土里,所述立方体架侧面的活动侧板沿着底座(4)的四个边向外铺展开;所述活动侧板和立方体架的顶部均固定有连接环(5);所述人工基质板(2)间隔固定在所述钢丝绳(3)中部;所述钢丝绳(3)下部由下至上依次链接侧板连接环(5)和立方体架顶部连接环(5),所述钢丝绳(3)的顶端链接收放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锥形凹槽内设置不同基质的生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和四个锥形凹槽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人工基质板(2)上基于共有四块区域,每块区域均使用不同的材质构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体架为不锈钢材质,其长和宽均为40cm,高为20cm。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陆湖泊水域底栖动物适宜生境验证装置,涉及底栖动物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底栖动物收集装置相比,改进了现有技术对于收集的底栖动物的要求较高,不能够保证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且装置的放置和采集过程会大范围扰动生态系统,使水体变浑浊,非常不利于调查与研究进展的问题,基于多个锥形凹槽和不同材质划分的人工基质板为底栖动物提供不同生存基质,能够同时能够兼顾在水底底层活动的底栖生物和一些固着型底栖生物,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通过钢丝绳连接的方式,放置过程和采集过程对水体扰动均较小,整个过程中基本不扰动底泥,因此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技术研发人员:王生,余进祥,王宁岳,江良,彭乐根,朱峰跃,刘明典,段辛斌,周雪,汪登强,田辉伍,高雷,邓华堂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