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茶园害虫防治技术,尤其是一种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我国茶园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分列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目前我国有约公顷的有机茶园,这类茶园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但虫害仍严重发生,尤其是假眼小绿叶蝉,无有效防治措施。、茶假眼小绿叶蝉隶属同翅目,叶蝉科,为我国茶区常发性主要害...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茶园害虫防治技术,尤其是一种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背景技术:1、我国茶园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分列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目前我国有约10000公顷的有机茶园,这类茶园不允许使用化肥、农药,但虫害仍严重发生,尤其是假眼小绿叶蝉,无有效防治措施。2、茶假眼小绿叶蝉隶属同翅目,叶蝉科,为我国茶区常发性主要害虫,也是我国茶树上的头号害虫。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芽叶,导致芽叶萎缩,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褐焦枯,牙稍生长停滞,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该虫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正常年份夏、秋茶损失达10%以上,而重灾年份茶叶损失高达50%以上。由于该虫虫体较小,危害非常隐蔽,且年发生世代多达(9代以上),繁殖速度也快,世代重叠严重,造成防治难度大,因此做好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是茶叶生产的重要保证。3、目前对于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主要集中在预测预报、物理、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尤其是在受眼前利益的驱使,茶农环境意识的淡薄、误用、泛用、滥用农药严重,引起假眼小绿叶蝉的猖獗为害和抗药性的出现,同时也引起天敌大面积伤亡及茶叶农药残留严重,加上茶小绿叶蝉有强的趋嫩性、畏光怕湿,常栖息于叶背,同时喜横行、善跳跃,多寄主的特性,所以一般的药剂防治效果很差,同时还容易引起茶叶农药残留。而当前假眼小绿叶蝉生物防治虽然环境安全性高,但是现有技术不太成熟,防治效果不好,许多技术还处于研究示范阶段,应用面积小。4、基于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因此需找有效、安全的茶小绿叶蝉防治技术方法是茶叶生产的重要课题。5、昆虫驱避剂,是有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趋避昆虫作用的活性化学物质。驱避剂对昆虫本身无杀虫活性,依挥发出的气味趋避昆虫。驱避剂在蚊虫、卫生害虫、粮食害虫中应用广泛,目前类似叶面肥喷施的驱避剂在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研究和应用尚未见报道。因为驱避剂环境安全性高、靶标作用谱广、强避效能高,也是农业害虫生态防治的重要技术和方法。6、因此,开发针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驱避剂,具有极强的运用价值。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采用植物发酵和提取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还能为茶叶生长提供营养,可作为叶面肥进行常规喷洒,且可长期使用,无毒害作用。2、浒苔是沿海国家近海广泛分布的绿潮藻类,可以作为食用原料,或者当作动物饲料、有机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作为药用常见于治疗皮肤病。目前浒苔大量生长在沿海地区,堆积于沿海岸边,是一种有害绿潮藻类,一般用途是制成苔条粮、苔条饼。但由于浒苔含盐量较高,而造成未经发酵处理的浒苔生物肥料是难以被土壤消解吸收,因而不能作为有机肥直接使用,且其肥效价值也难以达到有效利用的程度。3、本发明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经过特定条件发酵后,可以增加浒苔的利用率,更重要是解决了浒苔需要乙醇等引物或需要脱盐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可达到2个月内完成浒苔的发酵效果,即分解浒苔中的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和其他多糖,使得浒苔中的营养成分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营养价值,也促进浒苔中的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析出,以利于土壤吸收,转化后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且海藻生物素中海藻多糖和甘露醇对茶叶等作物具有氧化还原反应活性,可以促进各养分向茶叶输送,使茶叶口感好,提高茶叶含糖量等高品级特征,并能延长茶叶的持嫩性即采摘期。4、本发明中丹桂花、芭乐叶对部分昆虫具有较好驱避功效,与浒苔发酵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发挥协同功效,可大幅提升使用效果。5、为了解决叶面生物肥在茶叶上粘附性不强,在施用过程中或施用后会被雨水冲刷掉的问题,本发明还加入壳聚糖等助剂,从而使得本发明的驱虫型叶面生物肥可以保持7-10天的驱虫效果。6、具体方案如下:7、一种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由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组成:浒苔发酵液50-70%、丹桂花提取液15-25%、芭乐叶提取液15-25%和助剂0.05-0.5%,其中,所述浒苔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浒苔清洗干燥后粉碎成颗粒,然后加入水、生物降解酶和微生物菌群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过筛取液体,获得浒苔发酵液;所述生物降解酶为褐藻胶裂解酶、卡拉胶酶和琼胶酶的混合物,所述微生物菌群为含有农用植物酵素和枯草芽胞杆菌的复合菌酶溶液。8、进一步的,所述浒苔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中,浒苔粉碎成粒度为50-80目大小的颗粒,水的用量为浒苔颗粒重量的10-20倍。9、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降解酶中褐藻胶裂解酶、卡拉胶酶和琼胶酶的质量比为(1-2):(1-2):(1-2),其中,所述褐藻胶裂解酶、所述卡拉胶酶和所述琼胶酶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各自独立地为0.05-0.5g/l,优选为0.1-0.2g/l。10、进一步的,所述农用植物酵素、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各自独立地为0.05-0.5g/l,优选为0.1-0.2g/l。11、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的条件包括20-50℃下发酵30-60天,采用有氧发酵,发酵结束后用100-200目过滤网过滤获得浒苔发酵液。12、进一步的,所述丹桂花提取液为丹桂花枝叶的水提物,优选地,所述丹桂花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丹桂花切段长2-5cm,加入纯水煮沸20-40分钟后过滤;13、优选地,所述芭乐叶提取液为水提物或者醇提物,更优选地,所述芭乐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芭乐叶加入纯水或者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煮沸20-40分钟后过滤。14、进一步的,所述浒苔发酵液:(所述丹桂花提取液+芭乐叶提取液)的质量比为(1-3):1,优选为2:1。15、进一步的,所述助剂为增稠剂,优选为壳聚糖,用量为总重的0.1-0.3%。16、进一步的,所述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对茶假眼小叶蝉的平均趋避率为95-100%。17、本发明还保护所述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8、(1)将浒苔清洗干燥后粉碎成颗粒,然后加入水、生物降解酶和微生物菌群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过筛取液体,获得所述浒苔发酵液;19、(2)丹桂花和芭乐叶混合中加入纯水煮沸,过滤静置后,得到植物组合提取液;或者分别制备所述丹桂花提取液、所述芭乐叶提取液后,再将二者混和得到植物组合提取液;20、(3)将所述浒苔发酵液与所述植物组合提取液、所述助剂混合后,搅拌均匀。21、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防治茶假眼小叶蝉的驱避剂对茶假眼小叶蝉具有较强的趋避效果,同时可以补充茶园生长营养,作为叶面肥使用,具有极好的运用前景。22、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进行浒苔发酵,不仅提高了浒苔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制得的产品还具有叶面肥料等功能,配合丹桂花、芭乐叶等成分,发挥协同驱避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功效,而且本产品还具有保护茶叶发嫩梢抽发新芽叶等优点。
- 上一篇:一种自走型除草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灭蚊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