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林地保育,具体涉及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为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生产力,近年来提倡采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方法培育异龄复层混交林,通过选择和开展目标木单株经营保证经营对象始终是遗传品质最优的立木个体,从而培养高质量、高价值的大径木。但是,大径木培育周期长,对土壤要求高,...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林地保育,具体涉及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背景技术:1、为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生产力,近年来提倡采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方法培育异龄复层混交林,通过选择和开展目标木单株经营保证经营对象始终是遗传品质最优的立木个体,从而培养高质量、高价值的大径木。但是,大径木培育周期长,对土壤要求高,需要对目标木的根系发育、根际微生境以及土壤环境进行有效保育。而现有目标木经营管理技术往往忽视了对土壤水肥的管理,常出现土壤水肥流失严重、树根裸露等现象,难以满足高质量大径木生产的需求。2、苦槠(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是壳斗科锥属的常绿乔木,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均有分布,是次生林重要的先锋树种和建群树种,也是优良用材和水源涵养防护树种。但由于苦槠叶片厚且革质,凋落叶分解相对缓慢,导致地表土壤腐殖质缺少,土壤贫瘠。同时,据苦槠生物量测定得知,苦槠细根仅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8%,相比木荷、柯等阔叶树种的细根占比相对偏小,苦槠成熟林根系生长发育滞缓。所以在苦槠大径木培育中需要加强土壤管理,促进其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3、森林土壤动物(例如蚯蚓)能选择性吞食土壤有机物,经过肠道消化后排泄出较易被土壤微生物利用的物质,同时在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将分解物重新合成为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因此土壤动物在促进林分生长、增加根际微生物活力、加速土壤发育和增强土壤持水保肥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森林土壤动物对土壤地力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对森林土壤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利用土壤动物来提高林木生产力和改良土壤也已成为林业管理的热点问题。4、cn111990342b公开了一种梨园树下蚯蚓养殖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的牛粪为主,混合梨废弃物作为基料人工饲养蚯蚓。然而,目前在浙江沿海山地无法获得大量牛粪,且该方法操作步骤繁琐,不能满足苦槠大径材林广泛培育的需求。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通过刺激蚯蚓活动和提高虫口密度,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目标木根际土壤微生境的结构和质量,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促进目标木根系生长,最终达到加快目标木生长速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3、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4、(1) 林地选择:选择丘陵、坡度≤18°、中性或微酸性红壤、土层厚度≥70cm,近自然林抚育经营后苦槠目标木胸径≥20cm的林分;5、(2) 蚯蚓备料制备:6月上旬,在栲或米槠成熟林中选择阴暗潮湿的避风处,先在林地上挖深度0.6-0.8m、底宽1.2-1.5m的簸箕型蚯蚓繁育基料堆场,每亩5-8个;持续收集栲或米槠的散落花枝,覆盖其上并压实,再覆盖厚度1-1.5cm的细土,淋水1次保湿,最后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为蚯蚓生长与繁育提供适宜的环境;待蚯蚓繁育超过50条/m3时,将其作为蚯蚓备料;6、(3) 接种方式:在目标木树冠投影面积内侧0.5m范围内,挖深0.1-0.15m,宽0.5m的环状沟,先填入蚯蚓备料75-100kg,再填入苦槠林凋落物100-150kg,淋水1次,然后覆细土,厚度2-3cm;7、(4) 林地管理:9月,在目标木树冠投影面积中进行有机物覆盖,并覆细土,厚度2-3cm,定期监测土壤动物的虫口密度和活动。8、所述步骤(1)中目标木密度为8-12株/亩。9、所述步骤(2)中淋水后基料含水量为65-75%。10、所述步骤(4)中覆盖的有机物由鲜草70-100kg、凋落叶(枝)等残体120-150kg混合而成。11、有益效果12、(1) 本发明在目标木树冠投影面积范围内进行蚯蚓接种和有机物覆盖,由于目标木的细根在此范围中分布密集、数量较多,既可以精准改良土壤结构和环境,又可以有效提高细根长度和密度,促进目标木根系的发育和延伸,增加根系的发达程度、下扎深度和幅度。13、(2) 本发明采用栲或米槠的花枝和凋落叶(枝)作为蚯蚓生长繁殖的载体,由于其花枝含水量高,蚯蚓喜取食,因此可就地取材,不需添加额外物质,经济实惠,且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14、 (3) 本发明利用了蚯蚓挖穴、取食、代谢和排泄的活动规律,既可有效分解凋落物,促进土壤和有机质混合,增加土壤养分,又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调节根际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5、(4) 本发明采用在秋季对目标木根系进行有机物覆盖的方法,减缓了该季节地表水分的蒸发和雨水的渗透流失,增加土壤保水性,不但减少营林成本,还可提高林木生产力和生态效益。技术特征:1.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丘陵、坡度≤18°、中性或微酸性红壤、土层厚度≥70cm,近自然林抚育经营后的苦槠目标木胸径≥20cm的林分;在栲或米槠成熟天然林中选择阴暗、潮湿的避风处,设置深0.6‑0.8m、底宽1.2‑1.5m的簸箕型堆场;6月,持续收集栲或米槠的散落花枝,压实,覆盖细土,淋水保湿,待蚯蚓自然繁殖≥50条/m

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