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用菌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民间常用于痛风、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研究表明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自然界中野生资源...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药用菌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背景技术:1、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民间常用于痛风、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研究表明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自然界中野生资源稀少。硒元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硒缺乏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但该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不但含量稀少,且存在形式是剧毒的无机硒形式,只有将其转化为硒多糖、硒蛋白和硒核酸等生物源有机硒,才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低的毒性。大量研究表明,食药用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2、专利号为zl201910791705.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培养基,其公开的培养基削弱了无机硒对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程度保证该菌菌丝能够在富硒的同时正常甚至更好的生长,提高富硒菌丝的产量。证明粗毛纤孔菌对无机硒耐受且具有富硒能力。因此,在该专利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富硒粗毛纤孔菌人工栽培研究,可解决其资源稀少问题,同时也是实现菌硒结合、增强其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径。3、菌草是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用于栽培食(药)用菌的一类草本植物,其特性决定了其可再生、生产周期短的优势。研究表明以菌草作为栽培料培养食药用菌的生物转化率高,质量好。常规栽培常以木屑为主料进行培养,成本较高。利用菌草作为栽培料,“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绿色、环保、且可持续发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本发明利用菌草为主要原料进行富硒栽培,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解决粗毛纤孔菌资源稀少的问题,又通过菌硒结合对其生活活性成分进行生物强化,实现了粗毛纤孔菌硒多糖、硒蛋白等有机硒成分的高产量与高转化率。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包括原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所述的原种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78-88%、麦粒10-20%、石灰1%、石膏1%,无机硒0-5mg/kg料,含水量60-63%;4、所述的栽培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40-60%,绿洲1号10-30%,巨菌草8-20%、麸皮15-20%、玉米粉3-5%、石灰1%、石膏1%,无机硒5-15mg/kg料,含水量60-63%。5、进一步地,所述的无机硒为亚硒酸钠,硒含量≥44.7wt%。6、进一步地,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及栽培培养基的ph为7.0。7、优选地,所述的原种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78%、麦粒20%、石灰1%、石膏1%,无机硒5mg/kg料,含水量63%。8、优选地,所述的栽培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芒萁60%、绿洲1号10%、巨菌草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1%,无机硒14mg/kg料,含水量63%。9、基于上述培养基的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菌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母种(一级种)的制备:用改良pda培养基无菌接种粗毛纤孔菌菌株,25-30℃暗光培养8-10d,得到母种;11、(2)原种(二级种)的制备:先将原种培养基中的无机硒溶于水中制成无机硒溶液,待原种培养基中的干料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加入无机硒溶液,混合均匀后装袋(瓶),封口,121-126℃灭菌20-24h,得到原种培养基,用原种培养基无菌接种母种,25-30℃暗光培养至菌丝长满,得到原种;12、(3)接种及子实体培养:先将栽培培养基中的无机硒溶于水中制成无机硒溶液,待栽培培养基中的干料搅拌均匀后,再按比例加入无机硒溶液,混合均匀后装袋(瓶),封口,121-126℃灭菌20-24h,得到栽培培养基,用栽培培养基无菌接种原种,25-30℃暗光通风培养至菌丝长至培养基90±2%或长满时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室温25-32℃,空气相对湿度85-90%,散光,空气流通,打开盖口或侧面割口出菇。13、进一步的,步骤(1)用常规方法制作改良pda培养基作为母种培养基,其配方为:马铃薯180-200g、葡萄糖25-30g、磷酸二氢钾0.8-1.2g、硫酸镁0.6-0.8g、维生素b1(vb1)0.8-1.2mg、琼脂15g,水1000ml,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1cm宽左右小条,文火熬煮至熟而不烂,纱布过滤后溶解其余试剂,补水定容1000ml,分装试管后121℃灭菌20min。14、进一步的,步骤(3)中,当富硒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颜色变为深黄色,表面有孢子时即可采收。15、进一步的,采收后的富硒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有机硒的测定方法为:将子实体烘干粉碎过筛后,70-90℃条件下超声水浴振荡60min提取无机硒,通过透析方法分离无机硒和有机硒,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制成无机硒待测样液,与总硒一同参照国标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总硒与无机硒的差值即可得到菌草栽培的富硒粗毛纤孔菌的有机硒含量。16、本发明使用芒萁等菌草为主料,麸皮和玉米粉为辅料制成栽培培养基,培养富硒粗毛纤孔菌,富集的有机硒生物转化率高,子实体硒多糖、硒蛋白等成分含量高,适合规模化人工栽培。1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8、1.成本低廉,绿色环保:菌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富含多种天然产物,可为粗毛纤孔菌栽培提供优质原材料,利用可再生、生产周期短的菌草作为栽培料培养富硒粗毛纤孔菌,成本较低,绿色、环保、且可持续发展。19、2.子实体有机硒富集量高,品质好:使用本发明方法对粗毛纤孔菌进行培养,子实体硒富集量可达到67.8μg/g,其中有机硒占比约为99%。由于采用了具有药用价值的芒萁为主要原料,与用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培养相比,子实体中与硒有机结合成分如多糖、蛋白含量更高。技术特征:1.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所述的原种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78-88%、麦粒10-20%、石灰1%、石膏1%,无机硒0-5 mg/kg料,含水量60-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硒为亚硒酸钠,硒含量≥44.7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及栽培培养基的ph为7.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种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78%、麦粒20%、石灰1%、石膏1%,无机硒5 mg/kg料,含水量6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芒萁60%、绿洲1号10%、巨菌草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1%,无机硒14 mg/kg料,含水量63%。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的富硒粗毛纤孔菌的菌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所述培养基包括原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78‑88%、麦粒10‑20%、石灰1%、石膏1%,无机硒0‑5 mg/kg料,含水量60‑63%;栽培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芒萁40‑60%,绿洲1号10‑30%,巨菌草8‑20%、麸皮15‑20%、玉米粉3‑5%、石灰1%、石膏1%,无机硒5‑15 mg/kg料,含水量60‑63%;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母种培养、原种的制备、接种及子实体培养。使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对粗毛纤孔菌进行培养,子实体硒富集量可达到67.8μg/g,其中有机硒占比约为99%。菌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富含多种天然产物,可为粗毛纤孔菌栽培提供优质原材料,与传统木屑作为原料相比,周期短、效益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且子实体硒多糖、硒蛋白含量更高,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技术研发人员:宋飞飞,苏德伟,林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7

一种富硒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其菌草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