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渔光互补,具体地,涉及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和系统。、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浮式光伏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通过将光伏板放置在海面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大大减少了陆上土地资源的占用。海水网箱养殖,水质条件优越,鱼...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渔光互补,具体地,涉及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和系统。背景技术:1、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浮式光伏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通过将光伏板放置在海面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大大减少了陆上土地资源的占用。海水网箱养殖,水质条件优越,鱼产品品质好,海域广阔,资源节约,机动灵活,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高。自然海区水域广阔,不占用陆地,不存在水源短缺和农渔矛盾,发展空间巨大。养殖生产过程无需提供辅助能源,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海洋农业生产方式。但是,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海上光伏发电与海水养殖的高效结合以确保电能的生成效率和海产的养殖效率。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2、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该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和海水养殖的高效结合,在保证电能生成效率的同时保证海产的养殖效率。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海上渔光互补系统。4、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包括:5、筒体,至少部分所述筒体用于浸没于海水内,且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腔室,所述腔室内用于储存海水并进行海产养殖;6、环形平台,所述环形平台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并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闭合为一圈,所述环形平台用于供人员行走;7、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架和多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架设于所述环形平台的上方,多个所述光伏板铺设于所述光伏架的顶侧;8、泵送组件,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泵送组件用于向所述腔室内泵入海水或将所述腔室内的海水泵出,且所述泵送组件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腔室内的海水液位以实现对多个所述光伏板的倾斜方位的调整。9、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和海水养殖的高效结合,在保证电能生成效率的同时保证海产的养殖效率。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腔室包括中间腔和多个外腔,多个所述外腔设于所述中间腔的周侧并沿着所述中间腔的周向顺次排布。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内设有流通通道,所述中间腔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与至少两个所述外腔连通,所述泵送组件仅与多个所述外腔相连,且所述泵送组件用于驱使海水沿着流通通道流动以实现对所述中间腔内的海水更换。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外腔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外腔与所述筒体外侧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可开启和闭合且所述第一口设于所述第二口上方,所述中间腔上与多个所述外腔一一对应设有多个第三口,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中间腔和多个所述外腔且所述第三口可开启和闭合,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口连接以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外腔内注入海水,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口连接以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外腔内的海水排出,所述外腔、所述第三口和所述中间腔形成所述流通通道。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14、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内筒内的空间形成所述中间腔;15、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并沿着所述内筒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为多个所述外腔。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筒型与所述外筒的筒型不同;17、和/或,所述内筒的外周壁、所述外筒的内周壁、每个所述隔板的至少一侧均设有多个加强肋。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平台包括环形周壁和环形板,所述环形周壁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筒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环形周壁环绕于所述筒体的外周侧,且所述环形板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筒体之间,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形成供人员通行的行走平面。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均固定于所述行走平面并沿着所述环形板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光伏架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撑架的支撑端;20、所述支撑架具有多个型号,每个型号的所述支撑架的支撑端在所述环形板的径向位置不同以使所述光伏架在安装可选用对应型号的所述支撑架,和/或,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架的所述支撑端在所述环形板的径向位置位置可调。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海上渔光互补单元使用中包括以下步骤:22、s1:将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吊运到海面,部分筒体浸没海水并通过排开海水以漂浮在海面,通过运输船将海上渔光互补单移动到设定位置;23、s2:向多个腔室内注入海水,筒体下沉并使筒体浸没海水深度达到第一设定深度,并调整多个腔室内海水的体积以调整光伏板的倾斜方位,向多个腔室内投放鱼苗,并对多个腔室内的海水进行连续更换;24、s3:在鱼苗养殖期间,当海面发生风浪时,向多个腔室内连续注入海水,筒体继续下沉并使筒体浸没海水深度达到第二设定深度以增加海上渔光互补单元的浮稳性;25、s4:待鱼成熟时,将多个腔室内的海水排出以使筒体上浮至第三设定深度以便于对多个腔室内的鱼苗进行捕捞;26、s5:重复步骤s2、s3和s4实现对鱼的周期性养殖和捕捞。27、本发明实施例的海上渔光互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所述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设有多个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渔光互补单元相互连接。技术特征:1.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腔室包括中间腔和多个外腔,多个所述外腔设于所述中间腔的周侧并沿着所述中间腔的周向顺次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流通通道,所述中间腔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与至少两个所述外腔连通,所述泵送组件仅与多个所述外腔相连,且所述泵送组件用于驱使海水沿着流通通道流动以实现对所述中间腔内的海水更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腔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外腔与所述筒体外侧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可开启和闭合且所述第一口设于所述第二口上方,所述中间腔上与多个所述外腔一一对应设有多个第三口,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中间腔和多个所述外腔且所述第三口可开启和闭合,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口连接以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外腔内注入海水,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口连接以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外腔内的海水排出,所述外腔、所述第三口和所述中间腔形成所述流通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筒型与所述外筒的筒型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平台包括环形周壁和环形板,所述环形周壁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筒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环形周壁环绕于所述筒体的外周侧,且所述环形板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周壁和所述筒体之间,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形成供人员通行的行走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均固定于所述行走平面并沿着所述环形板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光伏架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撑架的支撑端;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海上渔光互补单元使用中包括以下步骤:10.一种海上渔光互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所述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设有多个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渔光互补单元相互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和系统,涉及渔光互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包括筒体、环形平台、光伏组件和泵送组件,至少部分所述筒体用于浸没于海水内,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储存海水并进行海产养殖的腔室,所述环形平台设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环形平台的上方,所述泵送组件与多个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泵送组件用于向所述腔室内泵入海水或将所述腔室内的海水泵出,且所述泵送组件用于调节多个所述腔室内的海水液位以实现对多个所述光伏板的倾斜方位的调整。本发明的海上渔光互补单元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和海水养殖的高效结合,在保证电能生成效率的同时保证海产的养殖效率。技术研发人员:赵昊,邱旭,刘鑫,胡彦涛,郑海,傅望安,张晓辉,王海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绿植构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种植用去雄除草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