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昆虫繁育,具体涉及一种重复利用寄主人工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和减少农作物害虫的方法,其中包括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寄生蜂是一类以害虫为寄主进行寄生和繁殖的昆虫。它们在害虫体内或体外寄生,通过消耗害虫的营养或干扰其正常生理活动来...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昆虫繁育,具体涉及一种重复利用寄主人工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方法。背景技术:1、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和减少农作物害虫的方法,其中包括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寄生蜂是一类以害虫为寄主进行寄生和繁殖的昆虫。它们在害虫体内或体外寄生,通过消耗害虫的营养或干扰其正常生理活动来控制害虫数量。利用寄生峰防控害虫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持久的防治效果,对环境友好,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较小。2、例如马尼拉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anilae),属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是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等多种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幼虫期的重要寄生蜂;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属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寄主范围广泛,是舞毒蛾、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等许多鳞翅目害虫的寄生蜂。3、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材料,通过人工扩繁饲养规模化生产寄生蜂尤为重要。例如专利文献cn116076448a公开了一种以1龄末-3龄斜纹夜蛾幼虫作为中间寄主用于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的饲养方法,饲养条件为温度26±2℃,光周期l:d=14:10,湿度60±5%。专利文献cn113040097a、cn 115885935a公开了以桑螟(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幼虫为寄主饲养斑痣悬茧蜂的人工扩繁方法。4、影响寄生蜂适生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寄主种类、龄期、大小等以及环境因素。目前,寄生蜂人工饲养方法的研究侧重于对寄主种类、龄期的选择。通常,寄主被寄生后会因为营养耗尽或正常生理活动被干扰导致短期内发生死亡。尚未见被寄生后的寄主二次利用再寄生的研究报道。课题组研究发现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后草地贪夜蛾幼虫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且体内存在一定营养。如果能二次利用草地贪夜蛾幼虫进行连续繁育寄生有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草地贪夜蛾寄主体内营养,降低寄生蜂繁育成本。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本发明提供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作为寄主在人工依次连续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anilae)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中的应用。4、本发明针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后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且体内存在一定营养的特点,二次利用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斑痣悬茧蜂的寄主进行连续繁育寄生,开发了一种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方法。5、优选的,所述幼虫为2~3龄幼虫。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以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寄主,以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作为寄生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7、(1)将草地贪夜蛾幼虫放入饲养器具内,释放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进行寄生;8、(2)寄生结束后取出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继续饲养寄主至马尼拉侧沟茧蜂的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结茧;9、(3)收集马尼拉侧沟茧蜂蜂茧,保留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继续释放斑痣悬茧蜂成虫进行寄生;10、(4)寄生结束后取出斑痣悬茧蜂成虫,继续饲养寄主至斑痣悬茧蜂的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结茧;11、(5)收集羽化后的两种寄生蜂成虫。12、优选的,采用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作为寄生蜂繁育寄主。13、步骤(1)中,取马尼拉侧沟茧蜂的蛹,羽化后作为第一代种蜂;步骤(5)中收集的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可作为种蜂用于下一代寄生蜂的繁殖。14、优选的,所述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为初羽化且交配48h后的马尼拉侧沟茧蜂雌蜂。15、优选的,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与寄主的数量比为4:30~35。该扩繁条件下,寄生率高,饲养成功率高。16、研究表明,马尼拉侧沟茧蜂在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后,仅取食寄主少量营养供其发育。在马尼拉侧沟茧蜂老熟幼虫从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钻出后,草地贪夜蛾幼虫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且体内存在一定营养。17、步骤(3)中,利用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继续供斑痣悬茧蜂寄生。取斑痣悬茧蜂的蛹,羽化后作为第一代种蜂;步骤(5)中收集的寄生蜂成虫可作为种蜂用于下一代寄生蜂的繁殖。18、优选的,斑痣悬茧蜂成虫采用孤雌生殖品系。成虫期第9-13天放入饲养器具内进行寄生。19、优选的,斑痣悬茧蜂成虫与寄主的数量比为5:20~30。20、优选的,步骤(1)~(4)中寄生及寄生后饲养寄主的温度为26±2℃。21、优选的,步骤(1)~(4)中寄生及寄生后饲养寄主的光周期为光照12~14h,黑暗10~12h,相对湿度60%~70%。22、优选的,步骤(5)中收集的寄生蜂成虫放置在16℃下保存。羽化后的成虫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以备在野外虫害区定点、定区释放,进行田间生物防治。2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24、1、本发明依据草地贪夜蛾幼虫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后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且体内存在一定营养的特点,通过实验验证经寄生饲养马尼拉侧沟茧蜂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存活期和斑痣悬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繁育周期,发现经寄生过的草地贪夜蛾的存活期能够完美覆盖斑痣悬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的繁育周期,且经过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依然有丰富的营养,能够满足繁育斑痣悬茧蜂的营养需求。进而首次提出重复利用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斑痣悬茧蜂的寄主进行寄生,实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连续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寄主,最大化利用寄主昆虫,降低了寄生蜂繁育成本。25、2、草地贪夜蛾室内饲养模式相对成熟,饲养方法简便,利用其为寄主实现寄生蜂规模化生产,为有效利用寄生蜂防控田间害虫提供蜂源支持。技术特征:1.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作为寄主在人工依次连续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anilae)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为2~3龄幼虫。3.一种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寄主,以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作为寄生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分别取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蛹,羽化后作为第一代种蜂;步骤(5)中收集的寄生蜂成虫可作为种蜂用于下一代寄生蜂的繁殖。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为交配48h后的马尼拉侧沟茧蜂雌蜂;步骤(3)中,斑痣悬茧蜂成虫采用孤雌生殖品系。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马尼拉侧沟茧蜂成虫与寄主的数量比为4:30~35;步骤(3)中,斑痣悬茧蜂成虫与寄主的数量比为5:20~3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寄生及寄生后饲养寄主的温度为26±2℃。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寄生及寄生后饲养寄主的光周期为光照12~14h,黑暗10~12h,相对湿度60%~70%。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收集的寄生蜂成虫放置在16℃下保存。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寄主人工依次连续繁育两种寄生蜂的方法,属于昆虫繁育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寄主,依次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两种寄生蜂。本发明依据草地贪夜蛾幼虫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后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且体内存在一定营养的特点,重复利用被马尼拉侧沟茧蜂寄生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斑痣悬茧蜂的寄主进行寄生,实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作为连续繁育马尼拉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的寄主,最大化利用寄主昆虫,降低了寄生蜂繁育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唐璞,陈学新,舒晓晗,叶熹骞,吴琼,陆佳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