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属于昆虫捕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叉角厉蝽是一种对鳞翅目幼虫有很强捕食功能的天敌昆虫。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昆虫来对那些啃食作物的鳞翅目幼虫进行灭杀。而自然界中的叉角厉蝽不好寻找也不好捕捉,故而,叉角厉蝽的饲养变得尤为重要。叉角厉蝽在捕捉过程中,需要将所捕捉到的叉角厉蝽统...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属于昆虫捕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背景技术:1、叉角厉蝽是一种对鳞翅目幼虫有很强捕食功能的天敌昆虫。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昆虫来对那些啃食作物的鳞翅目幼虫进行灭杀。而自然界中的叉角厉蝽不好寻找也不好捕捉,故而,叉角厉蝽的饲养变得尤为重要。叉角厉蝽在捕捉过程中,需要将所捕捉到的叉角厉蝽统一存放,而叉角厉蝽体型较小,现有的捕捉箱在存储后,取出过程中,只有一个口,拿取极为不方便,因此,设计出一种便于昆虫取出的捕捉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方向之一。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能够便于昆虫捕捉后进料,且便于出料。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盖及导入机构,所述箱体为上部及一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箱体的内部通过隔离板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包括承接槽、拉出环、导料斗及进料口,所述承接槽活动设置在箱体的矩形开口内部,且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承接口上部设置有导料斗。4、进一步,所述密封盖的上部设置有透气环,且透气环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5、进一步,所述导料斗为下部开口的圆柱形空腔体结构,且导料斗下部通过导料管贯穿至箱体的第一腔室中;所述导料斗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透气纱网。7、进一步,所述密封盖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背带相连接。8、进一步,所述承接槽的一侧设置有拉出环。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0、1.在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而在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导入机构,11、捕捉到的昆虫能够通过导料斗进入,并且直接达到下部的腔室内,便于进入。12、2.而在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承接槽,能够在需要导料的时候直接将其拉出,实现快速出料。技术特征:1.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包括箱体(1)、密封盖(4)及导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上部及一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箱体(1)的内部通过隔离板(10)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的上部设置有透气环(6),且透气环(6)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斗(5)为下部开口的圆柱形空腔体结构,且导料斗(5)下部通过导料管贯穿至箱体(1)的第一腔室中;所述导料斗(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透气纱网(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上部通过连接件(14)与背带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11)的一侧设置有拉出环(3)。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盖及导入机构,所述箱体为上部及一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箱体的内部通过隔离板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包括承接槽、拉出环、导料斗及进料口,所述承接槽活动设置在箱体的矩形开口内部,且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承接口上部设置有导料斗。本技术能够便于昆虫捕捉后进料,且便于出料。技术研发人员:陈岗,李辉,马全,周显垠,罗永生,罗宏,潘志军,刘海芬,刘仙,李兰,李成钢,李云峰,刘宏,郭玉珍,宦洪坤,李加祥,莽春明,普润能,滕彦,王朝平,闫维,杨旸,李正发,杨杰,刘丹,洪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02技术公布日:2024/4/7

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