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叉角厉蝽时一种用以防治夜蛾、菜青虫、毒蛾。虫蛾等害虫的一种生物益虫,其是一种对鳞翅目幼虫有很强捕食功能的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可以利用这种昆虫来对那些啃食作物的鳞翅目幼虫进行灭杀。而自然界中的叉角厉蝽不好寻找也不好捕捉,故而,叉角厉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背景技术:1、叉角厉蝽时一种用以防治夜蛾、菜青虫、毒蛾。虫蛾等害虫的一种生物益虫,其是一种对鳞翅目幼虫有很强捕食功能的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可以利用这种昆虫来对那些啃食作物的鳞翅目幼虫进行灭杀。而自然界中的叉角厉蝽不好寻找也不好捕捉,故而,叉角厉蝽的饲养变得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来进行养殖,在养殖的时候,为了给叉角厉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需要在养殖的容器内设置一个供其爬行活动的装置以供给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从而提供一种在养殖盒内的避光爬行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 包括养殖盒和盒盖,盒盖盖设在养殖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设置为柱状养殖盒,在养殖盒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设置为一个重力圆盘座,在底座上连接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设置定位台,在定位台上部的连接杆上滑接设置套筒;在定位台的下方连接杆和套筒的上部连接设置爬行罩。3、优选的,爬行罩设置为向外的多层柱形罩。4、优选的,爬行罩包括连接环、连接板、网圈;连接环设置为环形圈,多个环形圈通过连接板连接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最内层的连接环连接固定在连接杆或套筒上;除罪内层以外的连接环下方来南京设置网圈,网圈设置为圆筒状网圈。5、优选的,连接环顶部设置为向上凸的弧形。6、优选的,连接板设置为向下凹的弧形圈,并且在连接板的中心位置间隔设置通孔。7、优选的,在套筒的顶部设置顶座,顶座与盒盖相接触。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通过在养殖盒内的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增加相应的爬行罩,即增加的养殖盒内叉角厉的活动爬行空间,也充分的利用了整个养殖盒的空间;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技术特征:1.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 包括养殖盒(1)和盒盖(2),盒盖(2)盖设在养殖盒(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1)设置为柱状养殖盒,在养殖盒(1)的底部设置底座(3),底座(3)设置为一个重力圆盘座,在底座(3)上连接设置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中部固定设置定位台(5),在定位台(5)上部的连接杆(4)上滑接设置套筒(6);在定位台(5)的下方连接杆(4)和套筒(6)的上部连接设置爬行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罩设置为向外的多层柱形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罩包括连接环(8)、连接板(9)、网圈(10);连接环(8)设置为环形圈,多个环形圈通过连接板(9)连接设置在一个平面上,最内层的连接环(8)连接固定在连接杆(4)或套筒(6)上;除罪内层以外的连接环(8)下方来南京设置网圈(10),网圈(10)设置为圆筒状网圈(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8)顶部设置为向上凸的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设置为向下凹的弧形圈,并且在连接板(9)的中心位置间隔设置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筒(6)的顶部设置顶座(7),顶座(7)与盒盖(2)相接触。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盒内避光爬行装置,包括养殖盒和盒盖,盒盖盖设在养殖盒上;所述养殖盒设置为柱状养殖盒,在养殖盒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设置为一个重力圆盘座,在底座上连接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中部固定设置定位台,在定位台上部的连接杆上滑接设置套筒;在定位台的下方连接杆和套筒的上部连接设置爬行罩;本装置通过在养殖盒内的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增加相应的爬行罩,即增加的养殖盒内叉角厉的活动爬行空间,也充分的利用了整个养殖盒的空间;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技术研发人员:柴云霞,陈岗,胡杨,李建明,董邵昆,徐洪刚,杨其昌,杨华仙,苏世光,李家兴,王晓兰,唐勇志,赵梅,陈有文,李敏,蔡永平,陈华,高敏,亢权高,李凯,鲁云先,武忠臣,毕航,周胤琦,蔡绚屿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02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水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叉角厉蝽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