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植物组培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现有的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容器,主要是材质为高硼硅、塑料pc(聚碳酸脂)/pp(聚丙烯)、玻璃等的为圆柱体、方体或锥体的瓶体,具有高透光性、耐高温(耐受℃及以上的高温)、耐高压(耐受.kpa及以上的压力)、无毒等特点。、其缺点是...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植物组培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背景技术:1、现有的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容器,主要是材质为高硼硅、塑料pc(聚碳酸脂)/pp(聚丙烯)、玻璃等的为圆柱体、方体或锥体的瓶体,具有高透光性、耐高温(耐受120℃及以上的高温)、耐高压(耐受120.3250kpa及以上的压力)、无毒等特点。2、其缺点是:1、培养容器一般分为瓶盖和瓶体两个部分,因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容器内部时需提供严格的无菌环境,因此瓶盖与瓶体需进行密封。目前瓶体与瓶盖多采用螺纹旋紧达到密封的效果,瓶体上为外螺纹,瓶盖内为内螺纹。培养基配置完成后在向培养容器分装过程中,当培养基洒在瓶口时易粘附在螺纹间的空隙内难以清除干净,后续增加了污染的风险;此外在分装培养基、接种外植体、继代清洗培养容器时需要频繁旋松打开/旋紧密封培养容器进行分装、接种、清洗等操作,在不断的旋松/旋紧的过程中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操作效率。也有使用组培封口膜进行培养容器的密封,需要使用皮筋等可伸缩材料进行固定,同样存在相应缺点。3、2、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培养植物外植体时,需要配置培养基分装在培养容器内,然后进行接种。在愈伤诱导、增殖、壮苗等阶段,需将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多配置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植物凝胶等固化剂)分装在培养容器内,起到提供营养和固定外植体的作用。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褐化等情况,然而一般一个培养容器内往往接种多个外植体,当一个外植体出现褐化时,整个培养容器的外植体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外植体生长缓慢、不良直至死亡,大大影响了培养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4、3、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培养植物外植体时,需要配置培养基分装在培养容器内,然后进行接种。在生根阶段为诱导植物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多配置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植物凝胶等固化剂)分装在培养容器内,起到提供营养和固定植物根系的作用。为促进根系生长,分装的培养基多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远远超过植物生根时需要的空间和营养,造成了培养基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培养容器易受污染、外植体褐化传染、工作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其技术方案是:瓶盖内壁设置密封圈,瓶身的上部外壁设置有凸起环,瓶盖通过密封圈与瓶身上的凸起环相扣连接。3、所述的瓶盖中心处设置透气孔,起到在培养植物外植体时与外界交换气体和隔绝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培养容器内部的作用,能够避免污染和促进植物外植体健康生长。4、所述的瓶身的内部设置内部模具,可通过瓶口放入培养容器内部,与瓶体紧密结合不易滑动。在培养植物外植体时起到承装培养基,固定外植体的作用,内部模具上设置一个及以上培养孔,当分装培养基时,培养孔外已被模具占据一定空间,培养基只能流进培养孔的内部空间,减少了培养基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接种外植体时,只需将外植体接种在灌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孔内即可,其中培养孔的形状、数量及大小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5、所述的瓶身为圆柱体、锥体或立方体的结构,内部模具与瓶身的形状相契合。6、优选的,瓶盖和瓶身的材质为高硼硅、聚碳酸酯、聚丙烯或玻璃,需要具有高透光性、耐受120℃及以上的高温、耐受120.3250kpa及以上的高压、无毒的特点;7、优选的,内部模具的材质为高硼硅、聚碳酸酯、聚丙烯、玻璃、硅胶或橡胶,需要具有高透光性、耐受120℃及以上的高温、耐受120.3250kpa及以上的高压、无毒的特点;8、优选的,透气孔为可隔绝细菌等微生物的超微滤膜;9、优选的,密封圈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可形变的软性材料,需要有耐受120℃及以上的高温、耐受120.3250kpa及以上的高压、无毒的特点;10、优选的,培养孔为圆柱体或者植物根系形状。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2、1. 培养容器瓶口避免了外螺纹的使用,采用一个突出的环形结构,避免了培养基洒在瓶口时不易清理导致的污染,瓶盖避免了内螺纹的使用,下部采用具有一定形变系数的软材料如硅胶等,两者结合共同达到密封效果,打开或密闭培养容器时仅需将瓶盖匹配在瓶口后下压或上拔即可,减少了打开/闭合培养容器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3、2. 培养容器的内部模具为接种时提供了固定参考位置,能够起到固定外植体的作用,更易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或研究用途,同时可根据培养阶段及培养目的进行内部模具的替换,大大提高了外部培养容器的利用效率,更具有普适性。14、3. 培养容器的内部模具在培养容器内部占据一定的空间,在分装培养基时可减少培养基的使用,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浪费。15、4. 培养容器的内部模具的接种孔使各个独立空间相互隔离,避免了外植体出现褐化等情况时的扩散和传染,提高了生产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瓶盖(10)内壁设置密封圈(12),瓶身(20)的上部外壁设置有凸起环(21),瓶盖(10)通过密封圈(12)与瓶身(20)上的凸起环(21)相扣连接;所述的瓶身(20)的内部设置内部模具(30),内部模具(30)上设置一个及以上培养孔(31);所述的瓶身(20)为圆柱体、锥体或立方体的结构,内部模具(30)的形状与瓶身相契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10)中心处设置透气孔(11)。技术总结本专利设计为一种用于植物组培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材质为高硼硅、塑料聚碳酸脂、聚丙烯或玻璃等,形状为圆柱体、方体或锥体等,具有高透光性、耐受120℃及以上的高温、耐受120.3250kpa及以上的压力、无毒等特点。瓶体可以为外植体提供培养空间,培养容器瓶口的凸起环可以与瓶盖口的硅胶等软材质很好的固定达到密封效果,减少污染的概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容器中下部的模具可以根据培养外植体的种类、部位和培养阶段等进行调整,起到节约培养基,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褐化的扩散和传染,提高培养效率的有益效果。技术研发人员:朱豪飞,黄桂云,梁前艳,胡梅香,李豪,马晓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17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火龙果种植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园林修剪用绿篱剪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