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鱼缸,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在没有经过困水处理的前提下,鱼缸里的老水和新水之间是有可能存在温差的。如果这个温差小于三度,其影响不大;如果温差超过三度,绝大多数观赏鱼是可能受不了短时间内超过三度以上的温度上升或者下降,轻则生病,重则暴毙,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鱼缸,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背景技术:1、在没有经过困水处理的前提下,鱼缸里的老水和新水之间是有可能存在温差的。如果这个温差小于三度,其影响不大;如果温差超过三度,绝大多数观赏鱼是可能受不了短时间内超过三度以上的温度上升或者下降,轻则生病,重则暴毙,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鱼缸用水主要是自来水,而自来水中往往含有游离的氯,距离自来水厂越近其浓度越大。2、有研究表明余氯对鱼类鳃部有刺激性,浓度过大时能使鱼的鳃部产生病变,使鳃部肥大增生,肿胀变短,产生许多黏液,导致呼吸困难,缺氧死亡。在余氯浓度较低的水体里鱼类会产生回避反应,例如跳缸,这也是大换水后鱼类跳缸的原因之一。另外,余氯还会破坏过滤系统的硝化细菌,当过滤系统不足够强大时,会致使鱼类生病。3、为此,公告号为cn21196059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过滤系统的观赏鱼鱼缸,其通过加装氧气泵,往水箱内增氧而起到去除余氯的作用,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其水箱作为上滤系统的一部分,水体经增氧去余氯后经过多级滤材进入主缸中,在正常状态下的确能去除余氯,但在进行100%换水刚开始时,氧气泵并不能迅速去除余氯,常规经验一般需要4~6小时,而在此段时间内水体已经注满了主缸,也就是说在100%换水的4~6小时内,水体中的余氯含量依然超标;另外,氧气泵持续工作可能使水体含氧量过高,不太适合一些厌氧鱼类,也不适用于草缸系统;除此之外,在炎热的夏天某些用户家里的自来水管受到暴晒,致使水温高达四五十度,明显温差可能会使某些鱼类生病或暴毙。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具有去除余氯、适用性好、缩小补换水温差的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3、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包括:支撑架、设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观赏缸、设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的底滤缸及另一侧的困水缸、用于将所述底滤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观赏缸的第一潜水泵、用于将所述困水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底滤缸的第二潜水泵、设在所述困水缸内侧壁上端的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4、可选的,所述补水管路为三通管路,其包括有第一接水口、第二接水口、第三水接口;所述第一接水口与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接水口与所述底滤缸连通,所述第三接水口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5、可选的,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翻水格的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接水口上设有浮球阀。6、可选的,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底滤缸的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7、可选的,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底板的两端。8、可选的,在所述观赏缸上设有将其内部水体排送给所述困水缸的排水管路,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观赏缸的1/5高度处,用于排出所述观缸内4/5的水体。10、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困水缸、翻水格、补水管路、第二潜水泵组成自来水前处理系统,自来水在困水缸内被第二潜水泵输送至翻水格,再从翻水格流回困水缸,在此过程中,自来水中的余氯挥发掉,含氧量得到提高并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富氧水平,水温也与鱼缸的循环水相当;此前处理系统可以在换水前独立运行,从而克服背景技术方案中的不足。(2)通过在补水管路用于流入翻水格的支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在第二接水口上设置浮球阀,使得底滤缸内的水位过低时可以自动补水。(3)通过在观赏缸上设置带有第三阀门的排水管路,使得可以对鱼缸进行快速换水,废水排入困水缸后,将外部水管接在翻水格的进水口上,更易排到下水道。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观赏缸、设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的底滤缸及另一侧的困水缸、用于将所述底滤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观赏缸的第一潜水泵、用于将所述困水缸内的水体输送给所述底滤缸的第二潜水泵、设在所述困水缸内侧壁上端的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为三通管路,其包括有第一接水口、第二接水口、第三接水口;所述第一接水口与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接水口与所述底滤缸连通,所述第三接水口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翻水格的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接水口上设有浮球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水管路用于流入所述底滤缸的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位于其底板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观赏缸上设有将其内部水体排送给所述困水缸的排水管路,在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观赏缸的1/5高度处,用于排出所述观赏缸内4/5的水体。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除余氯功能的鱼缸,其包括:支撑架、观赏缸、底滤缸、困水缸、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翻水格及控制器;所述观赏缸通过下水管路与所述底滤缸的进水区连通;所述第一潜水泵位于所述底滤缸的出水区内,其出水口通过上水管路与所述观赏缸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位于所述困水缸底部,其出水口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底滤缸连通、与所述翻水格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翻水格的出水口与所述困水缸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电连接。本技术具有去除余氯、适用性好、缩小补换水温差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叶家伟,罗战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仟湖水族宠物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15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土地治理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种植施肥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