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底滤缸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鱼缸,具体涉及一种增氧底滤缸。、市面上的鱼缸都需用到过滤系统,而底滤缸是一种安装在观赏缸下方,且对观赏缸内的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的过滤缸;现有的底滤缸通过将内部空间分隔为若干起到不同过滤功能的过滤区,并在各过滤区内放置不同的滤材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cna公开的一种鱼缸底部过滤系统...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鱼缸,具体涉及一种增氧底滤缸。背景技术:1、市面上的鱼缸都需用到过滤系统,而底滤缸是一种安装在观赏缸下方,且对观赏缸内的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的过滤缸;现有的底滤缸通过将内部空间分隔为若干起到不同过滤功能的过滤区,并在各过滤区内放置不同的滤材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2、cn107593579a公开的一种鱼缸底部过滤系统,cn205143226u也公开的一种鱼缸的底过滤系统,但上述底过滤系统只起到了底滤缸应有的滤去水体中污染物的作用,没有起到给水体增加含氧量的作用。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底滤缸,具有提高水体含氧量的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3、一种增氧底滤缸,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内部间隔设有三组用于接收待过滤的水体并对其进行增氧的增氧组件,及三组用于将增氧后的水体从所述缸体的一侧溢流到另一侧的溢流组件;三组所述溢流组件将所述缸体依次分隔为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水泵区,所述增氧组件位于所述溢流组件的上方;在所述缸体内部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增氧组件排出的水体并将其输送给所述第一过滤区的导流件。4、可选的,所述增氧组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第三滴滤盒;所述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第三滴滤盒均与放置在所述缸体的支撑块上。5、可选的,所述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内均不设置有滤材,所述第三滴滤盒内设置有滤材。6、可选的,所述溢流组件包括:溢流板、用于与所述溢流板形成溢流通道的下水板;所述溢流板设在所述缸体的底板上,所述下水板设在所述缸体的前或/和后档板上;所述下水板平行于所述溢流板,且底部与所述缸体的底板不接触。7、可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均设置在所述下水板的顶部,并与所述缸体的后档板形成导水槽。8、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水平安装,所述第二导流板竖直安装,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呈l型设置。9、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内均设置有滤材。10、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缸体的上端设置三个增氧组件接收待过滤的水体,对水体增氧后排到缸体底部的过滤区进行过滤,使得底滤缸既起到过滤效果又起到增氧效果;(2)增氧组件具体为三个层叠放置的滴滤盒,通过三次滴滤实现有效增氧,与通过加装增氧泵的方案相比,更省电能;(3)在第三滴滤盒内设置有滤材,用于预滤去水体中粒度较大的颗粒物,降低第一过滤区的过滤压力,较少更换第一过滤区滤材的次数;相对而言,更换第三滴滤盒内的滤材比更换第一过滤区的滤材更为省时快捷,用户主观上也更愿意定期对滤材进行更换。技术特征:1.一种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内部间隔设有三组用于接收待过滤的水体并对其进行增氧的增氧组件,及三组用于将增氧后的水体从所述缸体的一侧溢流到另一侧的溢流组件;三组所述溢流组件将所述缸体依次分隔为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水泵区,所述增氧组件位于所述溢流组件的上方;在所述缸体内部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增氧组件排出的水体并将其输送给所述第一过滤区的导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组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第三滴滤盒;所述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第三滴滤盒均与放置在所述缸体的支撑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滴滤盒、第二滴滤盒内均不设置有滤材,所述第三滴滤盒内设置有滤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组件包括:溢流板、用于与所述溢流板形成溢流通道的下水板;所述溢流板设在所述缸体的底板上,所述下水板设在所述缸体的前或/和后档板上;所述下水板平行于所述溢流板,且底部与所述缸体的底板不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均设置在所述下水板的顶部,并与所述缸体的后档板形成导水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水平安装,所述第二导流板竖直安装,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呈l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底滤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内均设置有滤材。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氧底滤缸,其包括:缸体;在所述缸体内部间隔设有三组用于接收待过滤的水体并对其进行增氧的增氧组件,及三组用于将增氧后的水体从所述缸体的一侧溢流到另一侧的溢流组件;三组所述溢流组件将所述缸体依次分隔为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第三过滤区、水泵区,所述增氧组件位于所述溢流组件的上方;在所述缸体内部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增氧组件排出的水体并将其输送给所述第一过滤区的导流件。本技术具有无需加装增氧泵即可提高水体含氧量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叶家伟,罗战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仟湖水族宠物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10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牛蛙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科技农业用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