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白蚁诱杀,尤其涉及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白蚁多出没在潮湿、温暖等地,危害性很广泛,其中白蚁对古树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白蚁对古树的蚕食,危害到古树根系的生长,甚至会危害到古树的生命,现有技术的古树白蚁诱杀箱实现了诱集和灭杀一体化,诱杀箱通常事先置有松木块,然后埋在土壤中,因此,就需...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白蚁诱杀,尤其涉及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背景技术:1、白蚁多出没在潮湿、温暖等地,危害性很广泛,其中白蚁对古树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白蚁对古树的蚕食,危害到古树根系的生长,甚至会危害到古树的生命,现有技术的古树白蚁诱杀箱实现了诱集和灭杀一体化,诱杀箱通常事先置有松木块,然后埋在土壤中,因此,就需要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2、但是现有的林中白蚁诱杀箱,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单一放置的白蚁诱杀箱无法确定投放药品是否对该地区白蚁有很好的吸引效果,并且埋在土壤中,掩埋后在该处插接上标识牌便于下次找到来投放白蚁药,而标识牌通常与诱杀箱为分离式,容易丢失且不便于携带。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林中白蚁诱杀箱,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单一放置的白蚁诱杀箱无法确定投放药品是否对该地区白蚁有很好的吸引效果,并且埋在土壤中,掩埋后在该处插接上标识牌便于下次找到来投放白蚁药,而标识牌通常与诱杀箱为分离式,容易丢失且不便于携带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包括白蚁诱杀箱本体、分隔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的上方表面螺纹连接有防护盖,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分隔机构,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3、优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有六个,且固定槽在白蚁诱杀箱本体的外壁成等间距分布。4、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托盘、隔板、第一固定孔、第一滑动槽、转动槽、第一弹簧、标记杆和滑块,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的内侧表面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标记杆,所述标记杆的一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尺寸与标记杆的外壁尺寸相吻合,所述标记杆通过滑块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尺寸与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尺寸相吻合。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槽、第二固定孔、第二弹簧、挡板和拉杆,所述防护盖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居中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7、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三个。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林中白蚁诱杀箱,可以检验出同一位置不同药剂对白蚁的吸引性,可以通过托盘和隔板设置,可以将涂刷有不同药剂的木块放入到隔板分隔的空腔内部,这样可以分辨出不同药剂对白蚁的灭杀和吸引性,而然而将白蚁诱杀箱本体埋藏在土地中,可以通过转动标记杆,使标记杆上的滑块转出转动槽,第一弹簧将标记杆推出,这样就完成标记,方便下次寻找,而不使用时,只需按压标记杆,标记杆压缩第一弹簧,而滑块接触到第一滑动槽的一端,然后转动标记杆,使滑块卡入转动槽,从而将标记杆收入到第一固定孔中,这样更便于携带和标记。技术特征:1.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包括白蚁诱杀箱本体(1)、分隔机构(4)和限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1)的上方表面螺纹连接有防护盖(3),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分隔机构(4),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固定槽(2)设置有六个,且固定槽(2)在白蚁诱杀箱本体(1)的外壁成等间距分布,所述分隔机构(4)包括托盘(401)、隔板(402)、第一固定孔(403)、第一滑动槽(404)、转动槽(405)、第一弹簧(406)、标记杆(407)和滑块(408),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1)的内侧表面放置有托盘(401),所述托盘(401)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402),所述隔板(40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03),所述第一固定孔(403)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404),所述第一滑动槽(404)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405),所述第一固定孔(403)的内侧表面放置有第一弹簧(406),所述第一弹簧(406)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标记杆(407),所述标记杆(407)的一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03)的内壁尺寸与标记杆(407)的外壁尺寸相吻合,所述标记杆(407)通过滑块(408)与第一滑动槽(40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08)的外壁尺寸与第一滑动槽(404)的内壁尺寸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第二滑动槽(501)、第二固定孔(502)、第二弹簧(503)、挡板(504)和拉杆(505),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动槽(501),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居中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502),所述第二滑动槽(50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3),所述第二弹簧(50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504),所述挡板(504)的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5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04)通过第二弹簧(503)与第二滑动槽(50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03)设置有三个。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中白蚁诱杀箱,尤其涉及白蚁诱杀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白蚁诱杀箱本体、分隔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白蚁诱杀箱本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该林中白蚁诱杀箱,可以检验出同一位置不同药剂对白蚁的吸引性,可以通过托盘和隔板设置,涂刷有不同药剂的木块放入到隔板分隔的空腔内部,这样可以分辨出不同药剂对白蚁的灭杀和吸引性,通过转动标记杆,使标记杆上的滑块转出转动槽,第一弹簧将标记杆推出,这样就完成标记,方便下次寻找,而不使用时,只需按压标记杆,标记杆压缩第一弹簧,而滑块接触到第一滑动槽的一端,然后转动标记杆,使滑块卡入转动槽,从而将标记杆收入到第一固定孔中,这样更便于携带和标记。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飞,程川勇,杨会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康林害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1技术公布日:20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