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浸水蜂箱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具体是一种防浸水蜂箱。、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蜜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蜂箱进行防水处理,避免雨水浸入蜂箱对蜂群造成伤害。...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具体是一种防浸水蜂箱。背景技术:1、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蜜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蜂箱进行防水处理,避免雨水浸入蜂箱对蜂群造成伤害。2、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浸水蜂箱,其专利号为:cn 111642421a,中蜂箱包括箱体和巢脾,所述箱体有箱盖、侧板、底板,其中一侧板底部设有巢门;所述巢脾置于箱体内部空间;所述触发组件设于箱体与巢脾平行的侧板上,包括上巢门、活动板、触发件、连接绳,其中上巢门设于侧板中上部,并在上巢门上方和平行处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板平行于侧板,且通过设于一端的通孔和与上巢门平行的通孔活动铆接在侧板内壁上,另一端上端有固定凸起,该蜂箱面对暴雨、洪水出现箱体浸水甚至箱体巢门被淹没时,提供上巢门作为第二出入口,并为封闭的蜂箱提供空气,减少蜂群的骚乱程度,降低蜂群的不必要死亡,可有效减少蜂农的经济损失,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装置缺少挡雨机构,无法对蜂箱进行遮雨,在遇到雨天时,蜂箱虽然设置有第二出入口供蜂群出入,但是仅通过活动板对第一出入口或第二出入口进行封闭,雨水仍旧可通过未封闭的巢门进入蜂箱的内部,从而使蜂箱内部的蜂群造成死亡;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防浸水蜂箱解决以上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防浸水蜂箱。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浸水蜂箱,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蜂箱本体,所述蜂箱本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巢门,所述蜂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均与蜂箱本体的底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下方均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4、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壁安装有双头伺服电机,所述双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双头伺服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啮合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与蜂箱本体的内壁螺纹连接。5、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啮合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端与蜂箱本体的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左端贯穿蜂箱本体的左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转动杆与蜂箱本体转动连接。6、优选地,两个所述齿条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远离齿条的一端均贯穿蜂箱本体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与蜂箱本体滑动连接。7、优选地,所述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面与蜂箱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蜂箱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铰接杆,每组所述铰接杆均通过连接块铰接有第二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8、有益效果: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浸水蜂箱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0、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机构、蜂箱本体、巢门、支撑板、防护机构的互相配合设置,可使防护机构对蜂箱本体进行遮雨,避免雨水从巢门处进入蜂箱本体的内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减小了雨水对蜂群的伤害。11、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支撑架、支撑块、第二齿轮、螺纹杆、蜂箱本体、巢门、支撑板、第一防护板、连接块的互相配合设置,可将蜂箱本体移动至一定高度,使蜂箱本体远离水面,从而避免了地面积水浸入蜂箱本体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对蜂箱本体的防护。技术特征:1.一种防浸水蜂箱,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2),所述支撑架(1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蜂箱本体(2),所述蜂箱本体(2)的右侧面开设有巢门(3),所述蜂箱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的底面与支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0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502),两个所述第一滑槽(50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齿条(503),两个所述齿条(503)均啮合有第三齿轮(504),两个所述第三齿轮(50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05),所述第二转动杆(505)的右端与蜂箱本体(2)的右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505)的左端贯穿蜂箱本体(2)的左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盘(506),所述转盘(506)远离第二转动杆(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7),所述第二转动杆(505)与蜂箱本体(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50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08),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08)远离齿条(503)的一端均贯穿蜂箱本体(2)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滑板(509),所述滑板(509)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510),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08)与蜂箱本体(2)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0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11),所述支撑杆(511)的底面与蜂箱本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11)远离蜂箱本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512),所述第一防护板(5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513),两组所述连接块(513)互相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铰接杆(514),每组所述铰接杆(514)均通过连接块(513)铰接有第二防护板(515),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515)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516),两个所述第二滑槽(516)的内壁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杆(51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2)的前后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3),两个所述支撑块(103)的上表面均与蜂箱本体(2)的底面相接触,两个所述支撑块(103)的下方均设置有底座(104),所述底座(104)的底面与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4)的内壁安装有双头伺服电机(105),所述双头伺服电机(1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6),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06)远离双头伺服电机(10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7),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07)均啮合有第二齿轮(108),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0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9),两个所述螺纹杆(109)的底面均与底板(10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109)的外表面均与蜂箱本体(2)的内壁螺纹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浸水蜂箱,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蜂箱本体,蜂箱本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巢门,蜂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前后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上表面均与蜂箱本体的底面相接触。通过支撑机构、蜂箱本体、巢门、支撑板、防护机构的互相配合设置,可使防护机构对蜂箱本体进行遮雨,避免雨水从巢门处进入蜂箱本体的内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减小了雨水对蜂群的伤害。技术研发人员:伍华珺,张洁,张家元,岳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健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625技术公布日:2024/4/7
- 上一篇:一种高空果实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害诱杀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