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枇杷套种,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是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粮油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因其具有矮秆、固氮、投入少且产出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与幼龄经果林间套作...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枇杷套种,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背景技术:1、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是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粮油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因其具有矮秆、固氮、投入少且产出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与幼龄经果林间套作的理想先锋作物之一。2、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属于亚热带常绿果树,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枇杷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且果肉柔软多汁、风味甘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品质上佳,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通过在该地区种植枇杷,使得石漠化地区植被得以有效恢复,且已成为该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土层瘠薄,土壤结构单一,水肥持有能力差,再加上植被恢复初期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间套种模式,农民大多习惯间套作玉米、红薯等作物,且大量使用化肥,不仅严重限制枇杷生长,而且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一种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种植枇杷和花生的方法是当前所需。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通过枇杷与花生的群落搭配,形成不同层次的生长群,有效提高土壤的水肥条件,促进枇杷花生的增长。具体技术方案为:2、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包括:3、s1:种植园整理4、选择株行距超过两米的枇杷种植园,在两行枇杷中间,铺设滴灌带,将滴灌带左右20-25cm的土壤翻松,翻耕深度为20-30cm;在种植园中撒施发酵复合肥;5、s2:花生种植6、使用滴灌带滴水溶肥将翻松土壤表土浸湿;按照200-350kg/亩的用量使用硫酸钾肥混合物;按照株行距25cm种植两排花生;花生种植7-9天后,在枇杷周围撒施油菜种子;7、s3:种植管理8、a施肥管理9、花生种植前3天,每天使用滴灌带滴加氨基酸肥一次;以后每月使用滴灌带补充氨基酸肥一次;10、每隔两月,对花生和枇杷补施发酵复合肥,花生直接撒施到两行中间,枇杷采用沟施;花生花期补充一次叶面肥,叶面肥的喷施量为40-50kg/亩;11、b病害管理12、花生叶斑病,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喷施后用滴灌带补充氨基酸肥,在氨基酸肥中加入3-5%的肥料增强剂;13、根腐病,三唑酮1000倍液喷施,喷施2-5天后,同样位置使用枯枝芽孢杆菌稀释800倍灌根,每株病害花生灌50ml;14、花生白绢病,喷淋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稀释液。15、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复合肥的制作方法为:16、以质量份计,将100-120份菌棒、20-30份醋渣、40-50份羊粪、70-80份玉米秸秆、90-110份大豆秸秆、15-20份酒糟混合堆到搅拌池中,控制其厚度为5-8cm,加水注入水池,注入水使得水深度为10-12cm,加入3-5份em菌液,搅拌20-30min,静置3-5天;17、在水池中种植空心莲子草,保持水池中的水深,待空心莲子草生长铺满水池,停止往水池加入水,待水自然暴晒,使得水池中所有物料含水量为88-93%,将所有物料集中粉碎;18、将上述粉碎物与牛粪按照质量比4-6:1混合发酵腐熟,将腐熟物与硝酸钾、磷酸脲按照质量比30-50:1-2:1-3搅拌均匀即可。19、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复合肥的用量为400-450kg/亩。20、进一步的,所述水溶肥由沼液与尿素按照质量比21:2-3混合,稀释900-1200倍。21、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钾肥混合物由硫酸钾和煤矸石粉按照质量比1:6-7混合而成。22、进一步的,所述油菜种子的撒施密度为1-1.5kg/亩。23、进一步的,所述氨基酸肥的制作方法为:将餐厨垃圾和紫云英鲜草按照质量比5:1-3混合搅碎,加入其质量8-9%的乳酸菌发酵5-7天,加入发酵物质量35-40倍的清水混合过滤,将滤液稀释10-20倍即可。24、进一步的,所述氨基酸肥的用量250-300kg。25、进一步的,所述肥料增强剂由1-3份氯化镁、6-9份硝酸钾、1-2份氯化铁混合而成。26、有益效果27、1.本发明在枇杷种植园中铺设滴灌带,利用滴灌带补水施肥,高效管理水肥,达到节水增收的目的,尤其是在喀斯特地域,结合枇杷的林下群落花生的种植,强化土壤的水肥利用效果,提高土地单位产量。通过将菌棒、醋渣、羊粪、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酒糟组成肥效全面的原料放置到搅拌池中加水、em菌液,使得各种原料中都浸透水和菌液,更利于原料中的肥效成分释放;再利用水池中植空心莲子草的生长带来的根系活性物,充分将原料中的肥效离子释放,加速原料组分的分化融合,除去水份后形成可吸收养分更多的混合料,牛粪发酵腐熟,加入硝酸钾、磷酸脲形成活性物质全面的有机肥,既能满足枇杷的养分需求,也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尤其是其中em菌的多次发酵形成的活性物,可以显著促进花生中根瘤菌的生长,使得花生肥效吸收效率更高。28、2.通过使用滴灌带滴水溶肥将翻松土壤表土浸湿,使用硫酸钾肥混合物形成营养充分的土壤结构,利于花生的根系生长,在枇杷周围撒施油菜种子,进一步充分覆盖裸露土壤,形成土壤表面的完整植被,减少土壤水份蒸发损耗。在种植中针对性的补充肥效,结合病害管控,保证花生枇杷的生长,提高种植园的综合效益。29、3.通过检测,枇杷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3%,花生根腐病发病率0.08%,花生含油量57.33%。30、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g/kg)419.2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g/kg)81.09。技术特征:1.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复合肥的制作方法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复合肥的用量为400-450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肥由沼液与尿素按照质量比21:2-3混合,稀释900-1200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钾肥混合物由硫酸钾和煤矸石粉按照质量比1:6-7混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菜种子的撒施密度为1-1.5kg/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肥的制作方法为:将餐厨垃圾和紫云英鲜草按照质量比5:1-3混合搅碎,加入其质量8-9%的乳酸菌发酵5-7天,加入发酵物质量35-40倍的清水混合过滤,将滤液稀释10-20倍即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肥的用量250-300kg。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增强剂由1-3份氯化镁、6-9份硝酸钾、1-2份氯化铁混合而成。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枇杷套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水肥条件的枇杷和花生间套作栽培方法,包括:(1)种植园整理、(2)花生种植、(3)种植管理。本发明在枇杷种植园中铺设滴灌带,利用滴灌带补水施肥,高效管理水肥,达到节水增收的目的,尤其是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结合枇杷的林下群落花生的种植,强化土壤的水肥利用效果,提高土地单位产量。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赞,胡廷会,周清平,熊康宁,叶润成,王军,宋雄,吕建伟,王金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宠物牵引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