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运输箱,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目前很多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不在同一个地点,因此需要将实验动物从生产单位运输到使用单位,或者根据需要将实验动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运输箱,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背景技术:1、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目前很多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不在同一个地点,因此需要将实验动物从生产单位运输到使用单位,或者根据需要将实验动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2、而市场上现有运输箱会采用普通纸箱或塑料箱,普通纸箱结构性差容易损坏重复利用效率不足,只能作为偶尔补充使用,塑料箱在不使用状态下体积大需要占据较大空间,很容易在存放过程受到损坏导致重复利用效率下降,运输过程需要严格封装,拆卸封装不便,同时塑料箱内部空气流动差,并不能满足实验动物运输过程中空气流动的需要。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旨在解决目前运输箱拆装不便,且存放过程容易损毁及运输箱内部空气流动差无法满足运输需要的问题。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包括:3、盖板组件和底座模块;4、外板模块,所述外板模块包括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座模块铰接连接并在其周侧形成保护区域,所述盖板组件封堵保护区域顶部;5、内板模块,所述内板模块设置在保护区域内部;6、过滤模块,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上高效过滤器组件及设于第一侧板上的风扇模块;7、运输过程中所述内板模块设置在保护区域内并通过管道与过滤模块连通形成独立空间,非运输状态,所述内板模块拆离底座模块,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收纳在底座模块内部。8、优选地,所述底座模块上设有两组容纳机构,在非运输状态,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收纳于容纳机构内部时,所述前挡板翻转覆盖于底座模块顶部,所述后挡板翻转覆盖于前挡板顶部。9、优选地,所述底座模块上靠近第二侧板一侧的容纳机构为第一容纳机构,靠近第一侧板一侧的容纳机构为第二容纳机构,所述第一容纳机构包括:10、设置于底座模块上的基槽;11、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铰接于底座模块上并覆盖于基槽顶部;12、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设置在基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台分别支撑第一翻板和第二侧板。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当第一翻板翻转成水平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翻板会与第一支撑面接触连接形成悬臂梁结构,而所述第二侧板收纳至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为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提供支撑构成简支梁结构。14、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机构收纳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容纳机构收纳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容纳机构和第二容纳机构结构相同。15、优选地,所述内板模块由两组主密封板、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构成,所述主密封板平行布置,而所述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连接于主密封板之间。16、优选地,所述容纳机构上设有插槽,所述主密封板平行插入插槽内,所述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插入主密封板之间。17、优选地,所述主密封板插入插槽后两端抵持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壁形成内侧支撑。18、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内板模块顶部整体插入密封槽内,在这里所述内板模块配合盖板组件和底座模块形成独立空间作为动物实验运输区域,所述过滤模块通过管道与该区域连通。19、优选地,所述盖板组件上还设有挡块,在组装过程中所述挡块为前挡板和后挡板提供支撑作用。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21、1、本发明所提供的实验动物运输箱通过折叠结构设计让所述外板模块可以折叠缩小占用空间,一来可以降低非运输状态下占用空间,二来可以保护结构遭受外界的撞击损坏,通过折叠手段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实验动物运输箱的重复利用率。22、2、本发明所提供的实验动物运输箱通过在底座模块构建容纳机构,对容易受损的高效过滤器组件和风扇模块进行独立保护,提高在非运输状态下核心部件的抗冲击能力,通过增设保护区域的方式来替代拆解动作,利用额外保护来提升在非运输状态下核心部件的安全性。23、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中内板模块采用拆解组装的方式与外板模块构成双层防护,在运输状态依托内板模块实现密封隔绝的效果,配合过滤组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变换,提升运输箱整体的功能性,减少运输过程产生的应激,让科研、实验更接近真实,促进实验动物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实验动物行业健康、绿色发展。技术特征:1.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块上设有两组容纳机构,在非运输状态,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收纳于容纳机构内部时,所述前挡板翻转覆盖于底座模块顶部,所述后挡板翻转覆盖于前挡板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块上靠近第二侧板一侧的容纳机构为第一容纳机构,靠近第一侧板一侧的容纳机构为第二容纳机构,所述第一容纳机构包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当第一翻板翻转成水平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翻板会与第一支撑面接触连接形成悬臂梁结构,而所述第二侧板收纳至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为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提供支撑构成简支梁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机构收纳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容纳机构收纳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容纳机构和第二容纳机构结构相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模块由两组主密封板、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构成,所述主密封板平行布置,而所述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连接于主密封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机构上设有插槽,所述主密封板平行插入插槽内,所述第一次密封板和第二次密封板插入主密封板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板插入插槽后两端抵持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壁形成内侧支撑。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内板模块顶部整体插入密封槽内,在这里所述内板模块配合盖板组件和底座模块形成独立空间作为动物实验运输区域,所述过滤模块通过管道与该区域连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上还设有挡块,在组装过程中所述挡块为前挡板和后挡板提供支撑作用。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箱,包括:盖板组件和底座模块;外板模块,所述外板模块与底座模块铰接连接并在其周侧形成保护区域,所述盖板组件封堵保护区域顶部;内板模块,所述内板模块设置在保护区域内部;过滤模块,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高效过滤器组件和风扇模块;运输过程中所述内板模块设置在保护区域内并通过管道与过滤模块连通形成独立空间,非运输状态,所述内板模块拆离底座模块,所述高效过滤器组件和风扇模块收纳在底座模块内部。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板模块可以折叠缩小占用空间,通过折叠手段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实验动物运输箱的重复利用率。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宇,詹纯列,张海燕,梁宁,陈伟盛,黄雪菲,龙林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果树防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播种一体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