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减轻病原微生物或害虫危害作物对林业种植的损害,通常会利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实施化学防治。如中国专利cnb中公开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药剂喷洒设备及其喷洒方法,涉及药剂喷洒领域,包括吸附组件和管件,吸附组件为锥形...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背景技术:1、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减轻病原微生物或害虫危害作物对林业种植的损害,通常会利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实施化学防治。如中国专利cn113841678b中公开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药剂喷洒设备及其喷洒方法,涉及药剂喷洒领域,包括吸附组件和管件,吸附组件为锥形可扩缩的罩体,吸附组件和管件上下分布,管件包括居于吸附组件芯部的喷管和与喷管相接用于输送药剂的吸排管件,吸排管件处安装有扩缩控制组件,扩缩控制组件以吸排管件为轴较吸附组件抵近或远离,由吸排管件将吸附力度作用至吸附组件处,以锥形可扩缩的罩体为过滤介质,对弥散至空气中雾化药剂进行吸附处理。2、林木现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常只是简单进行化学农药喷洒,为了提高病虫杀伤效果,只会增加化学农药喷洒量,没有充分发挥杀虫药剂的性能,且大量使用杀虫药剂不能适应天然林场这种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其不仅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还容易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基于高效热雾防治技术使用杀虫药剂,有效控制杀虫药剂的使用量,雾化药械适用天然林场,提高防治效率。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s1、配置杀虫药助剂,杀虫药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大分子量透明质酸1.0~5.0%、小分子量透明质酸0.2~1.5%、表面活性剂2~6%、凝结核物质3~12%、水溶性维生素e 2~8%、乳化剂3~15%、余量为水;4、s2、在雾化药械的储药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杀虫药助剂;5、s3、将杀虫药加入储药桶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防治药液,防治药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杀虫药2-16%、杀虫药助剂1-3%、余量为去离子水;6、s4、将雾化药械中转动杆两端的布液组件分别与林木树干连接,储药桶通过第一供液管路向转动杆一端的布液组件药液暂存容器供给防治药液、转动杆另一端的布液组件药液暂存容器空置,药液暂存容器内部存储满防治药液的布液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林木树干向下移动,转动杆由水平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另一个药液暂存容器空置的布液组件被转动杆带动、沿林木树干向上移动;7、s5、药液暂存容器内部存储满防治药液的布液组件的雾化加热设备工作,雾化加热设备将防治药液加热雾化后通过竖管端部的旋转喷头喷出,与此同时储药桶给位于林木树干高处的布液组件药液暂存容器供给防治药液,随着处于林木树干低处的布液组件重量减少、位于林木树干高处的布液组件的重量增加,处于林木树干低处的布液组件由下向上运动,位于林木树干高处的布液组件由上往下运动;8、上述防治方法基于雾化药械实现,雾化药械包括移动基座、支撑件、转动杆和布液组件,移动基座上设置有储药桶,支撑件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上,转动杆中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件端部,转动杆两端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布液组件,布液组件包括弧形支撑座、药液暂存容器和雾化加热设备,林木树干卡入弧形支撑座上的缺口内,弧形支撑座可转动的安装在转动杆端部,弧形支撑座上设置有竖管,竖管端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旋转喷头,药液暂存容器固定安装在弧形支撑座下方,药液暂存容器通过第一供液管路连接储药桶,第一供液管路上设置有水泵,雾化加热设备通过第二供液管路连接药液暂存容器,雾化加热设备输出端连接出液管,竖管连通至出液管。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0、杀虫药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大分子量透明质酸2.0~4.0%、小分子量透明质酸0.4~1.2%、表面活性剂2~5%、凝结核物质5~9%、水溶性维生素e 2~4%、乳化剂6~12%、余量为水。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2、凝结核物质的粒径大小为2-5μm。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4、支撑件为电动推杆,转动杆中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件的活塞杆端部。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6、转动杆包括中间座和连接臂,连接臂可拆卸的安装在中间座上,中间座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件上。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18、连接臂包括主杆体和内杆体,主杆体可拆卸的安装在中间座上,内杆体弹性连接在主杆体端部,弧形支撑座可转动的安装在内杆体端部。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20、弧形支撑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球体,球体表面接触林木树干,球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螺纹连接在弧形支撑座上。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22、1、本发明中,将防治药液通过雾化药械加热雾化,形成细小液滴并悬浮于空中,可扩散弥漫到树的枝叶中,触杀和熏蒸,防治病虫害,提高杀虫药剂有效利用率,有效控制杀虫药剂的使用量。雾化药械无需利用驱动装置控制布液组件的上下移动,减少了雾化药械喷药时的能量消耗,使得雾化药械可以在天然林场内进行长时间的雾化喷洒,雾化药械适用天然林场,提高防治效率。23、2、本发明中,雾化药械通过调整转动杆两端布液组件的重量,具体通过给布液组件的药液暂存容器供给防治药液的方式。改变转动杆两端布液组件的重量,实现转动杆两端布液组件的升降运动。处于林木树干低处的布液组件由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药液的喷洒,药液暂存容器逐渐变空,布液组件的重量逐渐减小,移动至顶部,药液喷洒完成,药液暂存容器清空;位于林木树干高处的布液组件由上往下运动过程中防治药液逐渐供满药液暂存容器,布液组件的重量逐渐增大,移动至底部,药液暂存容器装满,等待喷洒。一方面提高布液组件的药液喷洒效果,储药桶不间断供应药液,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无需单独设置驱动设备控制布液组件的升降,减少了雾化药械喷药时的能量消耗。24、3、本发明中,防治药液由杀虫药与用水稀释后的杀虫药助剂组成,杀虫药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凝结核物质、大分子量透明质酸、小分子量透明质酸等物质。大分子量透明质酸可以有利于吸收水分,提高雾化液体的抗蒸发能力,小分子透明质和水溶性维生素e相互配合,避免植物叶片吸收杀虫药,提高杀虫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药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大分子量透明质酸2.0~4.0%、小分子量透明质酸0.4~1.2%、表面活性剂2~5%、凝结核物质5~9%、水溶性维生素e 2~4%、乳化剂6~12%、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核物质的粒径大小为2-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电动推杆,所述转动杆中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件的活塞杆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中间座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中间座上,所述中间座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主杆体和内杆体,所述主杆体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中间座上,所述内杆体弹性连接在所述主杆体端部,所述弧形支撑座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内杆体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表面接触林木树干,所述球体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林场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杀虫药助剂;S2、在雾化药械的储药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杀虫药助剂;S3、将杀虫药加入储药桶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防治药液;S4、将雾化药械中转动杆两端的布液组件分别与林木树干连接;S5、药液暂存容器内部存储满防治药液的布液组件的雾化加热设备工作,雾化加热设备将防治药液加热雾化后通过竖管端部的旋转喷头喷出。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基于高效热雾防治技术使用杀虫药剂,有效控制杀虫药剂的使用量,雾化药械适用天然林场,提高防治效率。技术研发人员:朱东辉,王毫,晏黎东,戚立文,陈磊,密万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人α-突触核蛋白预制原纤维诱导小鼠认知障
- 下一篇:收割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