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螟虫饲养,尤其涉及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蚕豆、菜用大豆等豆类蔬菜在国民菜篮子中占据重要地位,上述蔬菜被广泛种植。、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属鳞翅目草螟蛾科豆荚野螟属,是上述豆类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我国广泛...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螟虫饲养,尤其涉及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背景技术:1、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蚕豆、菜用大豆等豆类蔬菜在国民菜篮子中占据重要地位,上述蔬菜被广泛种植。2、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属鳞翅目草螟蛾科豆荚野螟属,是上述豆类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我国广泛分布。豆野螟以幼虫蛀食为害豆类蔬菜的花器及豆荚,或卷叶为害叶片,幼虫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常造成荚内及蛀孔外粪粒堆积,严重影响豆类蔬菜的商品性及产量,且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豆野螟虫的研究对于豆类蔬菜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而靶标害虫在室内的连续继代饲养是深入开展该害虫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3、现有的饲虫装置,需要人为投食,实验室必须长期驻人,及时对豆野螟的幼虫进行喂食,无法实现无人管理,严重拖累实验进度。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豆野螟虫难以进行自动喂食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包括:3、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以及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盒本体可拆卸式连接;4、饲养组件,所述饲养组件包括可旋转的卡座以及用于养殖豆野螟虫的养殖盒,所述卡座设置于所述盒本体中且与所述盒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卡座上设有多个卡板,两相邻的所述卡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养殖盒的卡装空间;5、喂食组件,所述喂食组件包括用于存储饲料的储食盒,所述储食盒与所述盒盖连接且相对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设置,所述储食盒能够间歇向不同的所述养殖盒投食。6、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加热单元,以供提高所述盒本体的内部温度。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卷绕于所述盒本体的底部。8、进一步的,所述储食盒与所述盒盖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9、进一步的,所述卡座包括内环,所述卡板绕所述卡座的中轴线等距设置且与所述卡座固定连接。10、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盒相对所述卡板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板的顶部抵接。11、进一步的,所述内环与所述盒本体之间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内环相对转动。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转动的主动轮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内环的内侧设有齿轮圈,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盒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齿轮圈啮合。13、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养殖盒的外形尺寸,所述养殖盒能够从所述缺口处取出。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设置有饲养组件,饲养组件包括卡座以及用于养殖豆野螟虫的养殖盒,卡座设置于盒本体中且与盒本体转动连接,卡座可以相对盒本体旋转。卡座上设有多个卡板,两相邻的卡板之间形成卡装空间,卡装空间可以卡接养殖盒,卡座可以带动养殖盒间歇转动,实现对不同的养殖盒的移动,以方便依次对不同的养殖盒中豆野螟虫进行喂食。16、(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设置有喂食组件,喂食组件包括用于存储饲料的储食盒,储食盒与盒盖连接且相对盒本体的内腔设置,卡座间歇带动不同的养殖盒转动至储食盒下方,储食盒自动向不同的养殖盒中投食,从而实现自动对多个养殖盒中的豆野螟虫进行喂食,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豆野螟虫的生存率。技术特征:1.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加热单元,以供提高所述盒本体的内部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卷绕于所述盒本体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食盒与所述盒盖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包括内环,所述卡板绕所述卡座的中轴线等距设置且与所述卡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相对所述卡板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板的顶部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与所述盒本体之间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内环相对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可转动的主动轮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轮,所述内环的内侧设有齿轮圈,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盒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齿轮圈啮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养殖盒的外形尺寸,所述养殖盒能够从所述缺口处取出。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豆野螟虫的继代饲养装置,属于螟虫饲养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饲养组件以及喂食组件,其中,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以及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盒本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饲养组件包括可旋转的卡座以及用于养殖豆野螟虫的养殖盒,所述卡座设置于所述盒本体中且与所述盒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卡座上设有多个卡板,两相邻的所述卡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养殖盒的卡装空间;所述喂食组件包括用于存储饲料的储食盒,所述储食盒与所述盒盖连接且相对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设置,所述储食盒能够间歇向不同的所述养殖盒投食。本技术能够自动饲养豆野螟虫。技术研发人员:王攀,望勇,蔡定军,周利琳,杨帆,司升云,杨绍丽,蔡翔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0901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草皮灌溉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幼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