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与流程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与流程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竹林培育、肥料制备、竹笋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雷竹作为我国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但雷竹出笋时间与毛竹等笋用竹重合,造成正常出笋时竹笋价格偏低。为提升雷竹林效...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竹林培育、肥料制备、竹笋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背景技术:1、雷竹作为我国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但雷竹出笋时间与毛竹等笋用竹重合,造成正常出笋时竹笋价格偏低。为提升雷竹林效益,竹农引进覆盖增温技术,加大化学肥料投入,显著提高竹笋产量并提早出笋时间,提升竹笋价格,从而提高竹笋亩产值。但由于目前雷竹林培育技术还不完善,盲目追求早出和丰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首先,长期覆盖增温虽然显著提早笋期,提升竹笋产量,但砻糠、稻草等覆盖的堆积发酵产生大量酚酸类物质造成土壤酸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土壤酶活性降低等竹林生态问题。土壤酸化也显著增加了竹笋中单宁物质和酸性物质的含量,降低了竹笋口感和品质。其次,由于缺乏科学的精准施肥技术,化肥施入过量也导致立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土壤盐分集聚、有机质矿化严重、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雷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环境友好型肥料的雷竹林减肥增效施肥方法来满足市场和生产需求。然而,目前笋用竹林化肥减量化的施肥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合理的施肥时间、化肥施肥深度以及通过优化竹林结构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等。2、中国发明专利cn 112772084 a公开了一种减量化雷竹林施肥方法,该方法首先调整竹林结构,并在添加复合肥时采用扇形环状沟施的方法,提升肥料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竹笋产量也无法改善重施肥引起土壤生态破坏。中国发明专利cn 109168521 b公开了一种毛竹笋用林配方施肥方法,该专利通过前期大量环境因子监测,筛选影响竹笋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建立养分效益模型,计算养分分配比例,确定毛竹林施肥量,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产量的目的,但该方法的施肥前期调研、因子检测及数据分析等任务量大、不易操作;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无法对长期集约经营竹林的土壤生态环境退化进行恢复;而且因集约经营竹林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以及不同年度气候因子不稳定,造成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故总体不复合生产实际。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开发一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竹笋产量、提升竹笋品质、降低化肥施用量的雷竹林施肥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该方法基于环境友好型水溶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雷竹竹笋产量、提升竹笋品质、降低化肥施用量。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s1、制备肥料:用腐殖酸水溶肥配制腐殖酸水溶肥溶液;4、s2、竹林结构调控:施肥前进行留养新竹,4月下旬通过择伐老竹控制立竹密度,并调控立竹年龄比例,1年生竹和2年生竹的数量比为1:1;5、s3、施肥管理:采用正方形沟施肥法进行施肥,在每棵雷竹周围均开正方形施肥沟,在所述正方形施肥沟内进行施肥;在4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施肥,先施s1中得到的腐殖酸水溶肥溶液,3~5天后再施加尿素,然后进行土壤垦覆;在7月下旬进行第二次施肥,先施s1中得到的腐殖酸水溶肥溶液,3~5天后再施加复合肥,然后进行土壤垦覆;在10月下旬进行第三次施肥,先施s1中得到的腐殖酸水溶肥溶液,3~5天后再施加复合肥,然后进行土壤垦覆;6、s4、水分管理:在所述第一次施肥前2天~3天进行一次定量浇水,在5月~7月份进行3次~5次定量浇水;在所述第二次施肥前2天~3天进行一次定量浇水,在8月~10月份进行3次~5次定量浇水;在所述第三次施肥前2天~3天进行一次定量浇水,在11月~12月份进行2次~3次定量浇水;7、s5、4月中下旬日平均温度高于21℃后,清理掉去年的覆盖物,去年的覆盖物为未腐熟有机肥和砻糠;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低于16℃后,在雷竹林表面铺施未腐熟有机肥,并加盖砻糠。8、优选地,s1中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是由质量比为1:(300~500)的腐殖酸水溶肥和清水配制而成。9、优选地,s2中所述留养新竹的数量为7500株/hm2~8000株/hm2;控制所述立竹密度为13500株/hm2~16500株/hm2。10、优选地,s3中所述复合肥中n、p2o5和k2o的质量比为17:7:17;所述开正方形施肥沟的方法为:以雷竹的竹秆为中心,分别设置边长为60cm和30cm的大小两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之间的区域为施肥区域,两个正方形的一条边均与雷竹竹鞭延伸方向平行;在所述施肥区域开沟,沟深20cm,沟宽15cm;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在施肥时是将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浇灌于施肥区域的正方形施肥沟内;所述尿素和复合肥施肥时是将所述尿素和复合肥的固体肥料均匀撒施于施肥区域的正方形施肥沟内。11、优选地,s3中第一次施肥,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施肥量为60kg/hm2,3~5天后再施加的尿素的用量为450kg/hm2,然后进行15cm土壤垦覆,所述1年生竹和2年生竹的施肥量比为1:1;制备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腐殖酸水溶肥和尿素的施肥量比为2:15。12、优选地,s3中第二次施肥,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施肥量为150kg/hm2,3~5天后再施加的复合肥的用量为450kg/hm2,然后进行25cm土壤垦覆,所述1年生竹和2年生竹的施肥量比为1:2;制备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腐殖酸水溶肥和复合肥的施肥量比为1:3。13、优选地,s3中第三次施肥,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施肥量为90kg/hm2,3~5天后再施加的复合肥的用量为675kg/hm2,然后进行10cm土壤垦覆,所述1年生竹和2年生竹的施肥量比为1:2;制备所述腐殖酸水溶肥溶液的腐殖酸水溶肥和复合肥的施肥量比为2:15。14、优选地,s4中所述第一次施肥前2天~3天的浇水量为30吨/hm2,5月~7月份进行3次~5次定量浇水的总浇水量为60吨/hm2;所述第二次施肥前2天~3天的浇水量为30吨/hm2,8月~10月份进行3次~5次定量浇水的总浇水量为120吨/hm2;所述第三次施肥前2天~3天的浇水量为30吨/hm2,11月~12月份进行2次~3次定量浇水的总浇水量为105吨/hm2。15、优选地,s5中所述未腐熟有机肥为羊粪或鸡粪,所述未腐熟有机肥的铺施量为52.5t/hm2,加盖砻糠的厚度为30cm。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7、1、本发明施肥方法相比现有的雷竹林施肥技术,竹笋产量可提高48%。主要原理是,该方法所述的腐殖酸水溶肥含有大量的复合肥中不具备的氨基酸、腐殖酸和有机质,施加到土壤中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氮源和碳源,提高微生物数量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等土壤酶活性,提升土壤养分元素有效性,促进雷竹根系对养分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雷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运和积累。18、2、本发明施肥方法根据雷竹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肥特性,进行施肥量精准分配以及腐殖酸水溶肥和复合肥组合施肥,与现有施肥技术相比在提高竹笋产量的同时化肥施用量降低30%,土壤生态系统得到改善,达到雷竹笋用林减肥丰产高效的目的。具体原理是,首先在肥料配施方面,在4月雷竹竹笋采收之后以2:15的比例精准施加腐殖酸水溶肥和尿素,补充因大量发笋引起的雷竹和土壤养分元素和有机质缺失,从而促进新叶生长和鞭芽分化,为之后的新竹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建立基础。在7月竹鞭生长发育期以1:3的比例精准施加腐殖酸水溶肥和复合肥,提高腐殖酸水溶肥的比例以促进竹鞭系统的构建;最后在10月笋芽分化和竹笋生长期以2:15的比例精准施加腐殖酸水溶肥和复合肥,提高复合肥的比例,加大养分元素供应,促进雷竹大量发笋。在水分供应方面,5月~7月之间雷竹需水量较少,又经历梅雨季节,因此在此段时间仅分配全年浇水量的24%,8月~10月之间雷竹需水量较多,加之降雨较少,高温干旱,为促进鞭芽分化,分配全年浇水量的40%,11月~12月雷竹笋生长需水量较大,分配全年浇水量的36%,通过合理的水分供应来提高肥效。在肥料分配方面,根据三次施肥的促生目的以及雷竹林1年生竹出笋少而2年生竹出笋多特点,在4月、7月、10月3次施肥中1年生竹和2年生竹施肥量分别按照1:1、1:2、1:2的分配比率施加,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施肥方法方面,本专利根据雷竹根系的分布区域设置了施肥区域和正方形沟施肥法,缓解了因肥料均匀施加造成的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总之,该专利利用雷竹林水肥耦合机制、笋芽发育和生长机制以及竹林资源分配机制,合理的分配肥料和水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复合肥的使用量,有效缓解土壤面源污染,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有效降低竹林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土壤微环境。19、3、本发明施肥方法培育的雷竹笋品质相对于现有施肥技术有显著提升,其中草酸含量降低24%,纤维素含量提升8.7%,蛋白质含量提升4.5%,可溶性糖含量提升11.3%,维生素c含量提升20%,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分别提升19.5%和28%,总氨基酸含量提升19.1%。主要原理是,本施肥方法提高土壤中氨基酸和有机质含量,氨基酸可直接或通过螯合作用间接被雷竹吸收,促进雷竹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调节雷竹生理酶活性,促进了光合作用等植物生理代谢过程,提高了竹笋中维生素、可溶性糖及纤维素的合成和积累。另外,化肥施肥量的减少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提高了土壤ph,减低了竹笋中酸类物质的积累,提升竹笋的口感。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腐殖酸水溶肥的雷竹林施肥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