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与流程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与流程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治,具体属于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节角卷叶蛾(spilonotarhothia)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是危害番石榴的害虫之一。节角卷叶蛾幼虫可全年危害番石榴新梢及幼果,雌成虫产卵于新梢叶背,孵化后后的幼虫取食并危害组织表皮,-d后开始吐丝悬卷新叶或缀结数叶于一处,藏...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治,具体属于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背景技术:1、节角卷叶蛾(spilonotarhothia)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是危害番石榴的害虫之一。节角卷叶蛾幼虫可全年危害番石榴新梢及幼果,雌成虫产卵于新梢叶背,孵化后后的幼虫取食并危害组织表皮,3-4d后开始吐丝悬卷新叶或缀结数叶于一处,藏匿其内取食叶肉,一只虫可有数个巢,且幼虫之间还可共栖或互换,受惊扰时往后推却和或吐丝悬垂逃避,老龄幼虫则做疏松薄茧并化蛹其中,密度高时会有时代重迭现象。被害番石榴新梢停止发育,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除取食新梢叶片外,老熟幼虫还可取食花穗及幼果表皮,危害幼果表皮,致使果面产生大片褐色疤痕并诱发果实病害,严重影响果品商品价值及产量。2、在农业生产上,通过喷施化学农药可以防控番石榴上的节角卷叶蛾,比如50%毒死婢乳油2000倍液、40%丙溴磷乳油2000倍液或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2000倍液等。由于上述药剂重复大量使用,节角卷叶蛾对其抗性水平逐渐升高,进而导致现有多种药剂对节角卷叶蛾的防治效果逐年降低,同时抗性问题也在逐渐加重。因此,筛选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新型高效复配剂具有重要意义。3、啶虫丙醚,又称三氟甲吡醚,是由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研发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虫,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有研究表明,啶虫丙醚的作用与昆虫卵巢细胞的抑制作用高度相关。将不同把农药品种复配,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筛选合理的农药复配,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药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发明人通过对啶虫丙醚与其他农药品种复配的研究,发现啶虫丙醚与乙酰虫腈、大黄素或戊吡虫胍复配时对节角卷叶蛾具有增效作用。目前还未见有啶虫丙醚与乙酰虫腈、大黄素或戊吡虫胍复配的相关报道。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其选用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进行叶面喷施,同时对番石榴果实做套袋处理,可以有效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有效成分i与有效成分ii二元复配而成;所述有效成分i为啶虫丙醚,所述有效成分ii为乙酰虫腈、大黄素或戊吡虫胍;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1-100:100-1。4、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ii为乙酰虫腈,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3:15-1。5、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ii为大黄素,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20:20-1。6、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ii为戊吡虫胍,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5:10-1。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剂,包括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已知杀虫组合物成分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辅助成分可制备成不同剂型的杀虫剂。其中,辅助成分可选自湿润剂、分散剂、填料、防冻剂、消泡剂、崩解剂、溶剂、粘结剂和防腐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8、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控番石榴节角卷叶蛾中的应用。9、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具体为:每隔7d喷施一次所述的杀虫剂,连续2次;同时对番石榴果实做套袋处理,并使袋口紧密黏合果梗,以减少节角卷叶蛾幼虫潜入危害番石榴果实。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1、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选用杀虫组合物进行叶面喷施,同时对番石榴果实做套袋处理,可以有效防控番石榴节角卷叶蛾。其中,杀虫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时,对番石榴节角卷叶蛾具有增效作用,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提高对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防控效果,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另外,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特征: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有效成分i与有效成分ii二元复配而成;所述有效成分i为啶虫丙醚,所述有效成分ii为乙酰虫腈、大黄素或戊吡虫胍;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1-100:1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ii为乙酰虫腈,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3: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ii为大黄素,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20: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ii为戊吡虫胍,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为1-5:10-1。5.一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控番石榴节角卷叶蛾中的应用。7.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7d喷施一次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虫剂,连续2次;同时对番石榴果实做套袋处理,并使袋口紧密黏合果梗。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一种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由有效成分I与有效成分II二元复配而成;所述有效成分I为啶虫丙醚,所述有效成分II为乙酰虫腈、大黄素或戊吡虫胍;所述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的质量比1‑100:100‑1。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选用杀虫组合物进行叶面喷施,同时对番石榴果实做套袋处理,可有效防控节角卷叶蛾。其中,杀虫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时,对番石榴节角卷叶蛾具有增效作用,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提高对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防控效果,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另外,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岸,欧景莉,潘祖建,周海兰,陈豪军,宁琳,何江,莫永龙,黄雪梅,朱杨帆,陈燕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一种防治番石榴节角卷叶蛾的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