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古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尤其涉及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属,计余种,而我国就有属种,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古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尤其涉及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背景技术:1、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古茶树30余棵,占全国的40%以上,100亩以上连片古茶园面积达20余万亩。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在野外采集保存古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者来说,平时到野外,例如山上采集种质资源时,需要采集古茶树的种子、枝条叶片以及树根带回研究,但是古茶树较高,采集枝条及叶片较为困难,很多时候需要爬树采集,比较麻烦且易发生危险,而且容易造成枝条芽叶损伤,枝条不完整,导致扦插成活率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携带的可在低处采集古茶树枝条的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携带的低处采集古茶树枝条装置的技术问题。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包括空心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滑动插接于空心杆内,所述伸缩杆位于空心杆外的一端设有固定切刀,所述固定切刀靠近伸缩杆的一侧面铰接有活动切刀,所述固定切刀设有靠近伸缩杆的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活动切刀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切刀远离固定切刀的一端设有拉力绳。4、技术方案的原理:自然状态下,弹簧的支撑作用,使得固定切刀和活动切刀的刀口处保持打开状态,采集高大古茶树枝条时,根据枝条的高度将伸缩杆的长度升长至合适的高度,使枝条位于固定切刀和活动切刀的刀口处,通过拉动拉力绳,拉力绳的拉力作用到活动切刀的一端,在杠杆力的作用下使得固定切刀和活动切刀闭合剪切,从而将枝条从古茶树上剪断,而松开拉力绳,在弹簧复位的作用下使固定切刀和活动切刀的刀口处又保持打开状态,且伸缩杆可收纳至空心杆内,便于携带。5、进一步,所述空心杆一侧的顶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共同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套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两个第一固定板均滑动连接,所述拉力绳与第一滑轮滑动连接。6、通过第一滑轮、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转轴的配合设置,使得拉力绳收到的拉力方向固定,使得转化为活动切刀作用力也得到稳定,可更有效的将枝条剪断。7、进一步,所述固定切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活动切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第一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位于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内。8、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配合设置,可确保固定切刀与活动切刀运动轨迹稳定,不易发生晃动而影响对枝条的剪切效果。9、进一步,所述空心杆一侧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共同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套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两个第一固定板均滑动连接,所述拉力绳的自由端与第二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有l形杆。10、通过第二滑轮、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转轴的配合设置,既能可更有效的将枝条剪断,又能对拉力绳固定和收纳,不会出现绳子过长而打结的现象,使用更方便。11、进一步,所述空心杆的长度为0.7-0.8米,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范围为0.7-3.5米,所述伸缩杆可完全收纳至空心杆内,所述固定切刀的长度小于等于0.2米。12、伸缩杆完全收纳至空心杆内时,装置总长度不超过1米,更便于携带。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4、1、适用于在野外进行高大古茶树资源的考察采集,携带方便;15、2、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不伤树体等优点;16、3、剪切下的枝条芽叶不易损伤,枝条完整,使得扦插成活率高,能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就地保护,还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异地保护及创新利用。技术特征:1.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杆(1)和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滑动插接于空心杆(1)内,所述伸缩杆(2)位于空心杆(1)外的一端设有固定切刀(3),所述固定切刀(3)靠近伸缩杆(2)的一侧面铰接有活动切刀(4),所述固定切刀(3)设有靠近伸缩杆(2)的弹簧(5),所述弹簧(5)的自由端与活动切刀(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切刀(4)远离固定切刀(3)的一端设有拉力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杆(1)一侧的顶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7),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7)共同设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套设有第一滑轮(9),所述第一滑轮(9)与两个第一固定板(7)均滑动连接,所述拉力绳(6)与第一滑轮(9)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切刀(3)设有第一弧形槽(10),所述活动切刀(4)设有第二弧形槽(11),所述第二弧形槽(11)与第一弧形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位于第一弧形槽(10)和第二弧形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杆(1)一侧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板(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2)共同设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套设有第二滑轮(14),所述第二滑轮(14)与两个第一固定板(7)均滑动连接,所述拉力绳(6)的自由端与第二滑轮(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一端设有l形杆(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杆(1)的长度为0.7-0.8米,所述伸缩杆(2)的伸缩范围为0.7-3.5米,所述伸缩杆(2)可完全收纳至空心杆(1)内,所述固定切刀(3)的长度小于等于0.2米。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古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包括空心杆和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滑动插接于空心杆的,伸缩杆位于空心杆外的一端设有固定切刀,固定切刀靠近伸缩杆的一侧面铰接有活动切刀,固定切刀设有靠近伸缩杆的弹簧,弹簧的自由端与活动切刀固定连接,活动切刀远离固定切刀的一端设有拉力绳。本技术适用于在野外进行高大古茶树资源的考察采集;具有携带方便、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和不伤树体等优点;剪切下的枝条芽叶不易损伤,枝条完整,使得扦插成活率高,能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就地保护,还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异地保护及创新利用。技术研发人员:胡双玲,陈清华,梁金波,罗鸿,张强,崔清梅,马会杰,周洋,向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0504技术公布日:2024/3/31

一种古茶树的枝条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