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水稻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多年的历史,大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作物,所产大米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将水稻秧苗转运到田地中,以...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背景技术:1、水稻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大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作物,所产大米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将水稻秧苗转运到田地中,以进行移栽种植。2、现有的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在转运时通过安装有育秧盘的移动车体来对秧苗进行转运,但现有的育秧盘一般与车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使用时不能根据秧苗的高度来调节育秧盘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同时对涨势不同的秧苗转运,并且也不便于拆卸,拿取秧苗时,盘体之间空间较小,从而阻碍种植人员拿取秧苗,降低栽种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3、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且矩形卡块有多个,所述支撑架内部且相对于矩形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限位滑块且相对于卡接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杆,且螺纹连接杆贯穿支撑架延伸至外侧,所述螺纹连接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手扭端头,所述支撑架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育秧盘,所述育秧盘面向矩形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矩形卡块相适配的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块面向卡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杆相适配的卡孔。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滤杂板,所述储水箱内部底端设置有吸水泵。5、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泵出水端互通连接有送水管,且送水管贯穿支撑架并延伸至支撑架顶端下表面。6、进一步地,所述送水管下表面互通连接有多个喷头。7、进一步地,所述育秧盘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透水孔。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轮。9、进一步地,所述手扭端头表面包覆有防滑套。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架、矩形卡块、手扭端头、安装槽、螺纹连接杆、限位滑块、卡接杆、育秧盘、矩形卡槽和卡孔,转运时,根据秧苗的高度将育秧盘放置在支撑架内部的所需高度,并将育秧盘一侧通过矩形卡槽与支撑架内侧的矩形卡块进行连接,并将其放置水平,通过手扭端头顺时针扭动螺纹连接杆,使得螺纹连接杆顺着支撑架向内侧移动,并带动安装槽内测的限位滑块在安装槽的限位架带动卡接杆向安装槽外侧移动,并与育秧盘上的卡孔进行卡接,以此件育秧盘固定在支撑架上,方便秧苗转运时满足不同涨势的秧苗进行转运使用,并且反向操作即可将育秧盘拆卸下来进行育秧或者对育秧盘上的秧苗拿取栽种,结构简单,有效满足秧苗转运栽种使用需求,有效提高育秧效果;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水箱、滤杂板、吸水泵、送水管和喷头,在秧苗转运时,通过吸水泵吸取储水箱中的水体并通过送水管输送进喷头中,通过喷头喷洒向育秧盘上的秧苗,以此避免秧苗缺水而死,确保秧苗转运时的成活率,并且通过滤杂板能在储水箱注水时对水体进行过滤,去除水体中的杂物,以此避免喷水时造成送水管以及喷头堵塞,确保喷水效果,有效在秧苗转运时对其进行保护,提高秧苗转运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6),且矩形卡块(6)有多个,所述支撑架(4)内部且相对于矩形卡块(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13),所述限位滑块(13)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4),所述限位滑块(13)且相对于卡接杆(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杆(12),且螺纹连接杆(12)贯穿支撑架(4)延伸至外侧,所述螺纹连接杆(12)外侧固定连接有手扭端头(10),所述支撑架(4)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育秧盘(3),所述育秧盘(3)面向矩形卡块(6)的一侧开设有与矩形卡块(6)相适配的矩形卡槽(15),所述矩形卡块(6)面向卡接杆(14)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杆(14)相适配的卡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内部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滤杂板(17),所述储水箱(5)内部底端设置有吸水泵(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泵(18)出水端互通连接有送水管(7),且送水管(7)贯穿支撑架(4)并延伸至支撑架(4)顶端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7)下表面互通连接有多个喷头(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3)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透水孔(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扭端头(10)表面包覆有防滑套。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大棚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且矩形卡块有多个,所述支撑架内部且相对于矩形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限位滑块且相对于卡接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结构能在秧苗转运时根据秧苗的涨势将育秧盘固定在不同高度,以此实现育秧盘之间高度的调节,方便同时对不同涨势的秧苗进行转运,并且方便拆卸,方便在栽种时直接拿取,省时省力,提高秧苗栽种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刘越,刘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上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4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油茶树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基于定向强声技术驱鸟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